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古名相出动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古名相出动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4-09 18:10:20 来源:顶点小说网

“生命不息,政斗不止,都这个局面了,武后还能折腾……”

送走徐内侍后,李彦回到屋内,手轻抚小黑暖绒绒的柔顺皮毛。

联合来恒、暗通丘英、布局漕司。

武后终究是武后,同样知道抓大放小, 要么不出手,出手都是关键。

征西大军确实即将回归。

自从吐谷浑复国,弘化公主和青海国主重新开启统治,后来小王子也带着大批的仆役和商队回归,根据这位弟子每月从不间断的书信来看,国内局势逐渐稳定。

实际上这种奴隶制国家,就是看天吃饭,吐蕃之所以发展壮大,与其气候适宜,这百年间粮食产量可观是脱不开干系的。

而吐谷浑前些年受灾,这一两年倒是风调雨顺,再加上唐军位于边境,威压吐蕃,使得各部落臣服,甚至从吐蕃国内还有不少人逃往吐谷浑,可谓风水轮流转。

藩国屏障已定,征西军队终于班师回朝,裴行俭、安元寿、丘英、黑齿常之等将士凯旋。

但在高原环境待久了, 回到平原地区后,还发生了醉氧,引发恐慌, 不得不修整一段时间,算算时间,再过半月,就要抵达洛阳。

别人还好说,丘英回来,贾思博封口一案确实要有个结果。

李彦目光闪动,沉吟片刻,暂时放下这件,专注于另外两事:“请怀英来府上一晤。”

狄仁杰很快出现,挺着个小肚子,步伐很沉稳,入席后不顾品茶,凝声问道:“六郎招我来此,可是江南之乱又生波折?”

李彦道:“怀英放心,江南目前起不了大祸,依旧是小范围的动荡不休,倒是太后有意与来侍郎走动……”

狄仁杰一点就透,有些啼笑皆非:“不想太后对臣倒有信心。”

李彦道:“太后的眼光自不必说,来侍郎也是先帝特意选出,用来平衡地域局势的,正常行使宰相之权还好,一旦临危受命,立刻出纰漏。”

“此次先由神绩审问尚宫, 从其口中得到江南之乱的线索,后来又擒住阿史那环,得到了各大山寨匪贼所在, 情报为先,朝廷已经占据了全面的主动,结果还闹到这個地步……”

“那我也不客气了,举荐你出面。”

狄仁杰听得有些古怪,自己好像变成了大杀器,却也感受到浓浓的信任,拱手一礼:“请六郎放心,下官定尽全力,平复乱象,周全各方!”

李彦正色道:“怀英,我请你来正是要说清楚,此行以平复乱象为主,至于周全各方,尤其是给来侍郎面子……不需要!”

狄仁杰行事沉稳,有些担忧:“来侍郎终究是宰相,何必与之交恶,还是适当予以安抚为好。”

李彦摇头:“世事往往两难,我知怀英能力,在平复江南乱局的前提下,依旧能顾全别人,可你是一番好意,来侍郎却不会领情。”

“德不配位,本就患得患失,你此行只要成了,无论怎样替他遮掩,此人都难免愤慨,太后再有所示意,他会作何选择,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何况身为江都人,此人虚言瞒报,不顾家乡安定,致有此乱,难道现在要因其颜面,再让江南继续受苦?”

狄仁杰微微点头:“确是此理。”

李彦道:“梅花内卫明阁领仍在江南,这位倒是能明进退得失,可以依仗,怀英此去只管好好巡抚江南,我会为你免除朝中的后顾之忧。”

狄仁杰心头一定,露出熟悉的慈和笑容:“好!好!”

有了具体实施方针,狄仁杰更能大刀阔斧,施展拳脚,他品了口茶,突然又问道:“江南安定,漕司才会正式启动,六郎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似乎远超之前的科举糊名?”

李彦目光闪了闪:“在我的计划里,科举糊名是初步试探,漕司的设立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此事,怀英你怎么看?”

狄仁杰心想又来了,只是这次不是案件,而是关系到天下大局,他这些日子本就有了许多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缓缓开口:“依下官之间,漕司关系到的不止是漕运,转运使一职,更能参与到地方州县的职权中。”

李彦笑道:“不愧是怀英,知我所想。”

“士农工商,国之石也,以士治国,以农为本,这不能变化,否则会引发动荡,但是各地物产不均,也是一个天然的问题,互通有无是必须要进行的,商业行为有其重要的意义,陆路受限于山川地理,水路漕运将越来越重要,漕司的设立就有了其根基。”

“而但凡一个新职能的出现,总是不可避免地分割原有部门的权力,运转使想要正常行使其权力,更是必须对各州县的权能进行干涉,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好的现象。”

“各州县如今的吏治,被地方望族把持,盘根错节,办事效率低下,可谓一潭死水,朝廷任命往往都无法见效,县令县尉必须是本地望族所出,若是朝廷空降,得不到吏员支持,就寸步难行,空有虚名。”

狄仁杰深以为然:“确实如此。”

别人不说,他自己曾经就是遭到地方吏员排挤陷害,遭受牢狱之灾,若不是阎立本搭救,那时从政不久的他,就被整下去了。

李彦接着道:“想改变现状,一定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大运河是水路流通,漕司则可为吏治流通。”

“朝廷的能臣,在地方为刺史,造福一方百姓,在中央任转运使,在确保财赋的同时,也可以巡抚各地。”

“如此才能在改变现状的同时,又最大程度的消弭各方面的抵触与阻力,至于最终完成度如何,就要看个人的才干,怀英,我最信伱!”

“你这位江南巡抚使,也是先驱者,为百官表率,给陛下信心,完成前人未成之事,开拓后人可行之路!”

狄仁杰为之动容,郑重行礼:“定不辱使命!”

李彦起身还礼:“拜托了!”

早先他在纸上圈出的两个字,就是漕司。

漕运的官职从唐玄宗开始设立,职能很重,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北方遭到战事破坏,生产衰落,不少藩镇的赋税根本收不上来,朝廷的财政就几乎靠着江淮的赋税盐利来支撑,江淮转运一跃成为朝廷的命根子。

等到了北宋前期,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赵光义于各路正式设转运使,称“某路诸州水陆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

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的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到了宋真宗时期,这个职位就基本是一路最高的行政长官,权力过大,所以后来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来分割转运使的大权。

当然,转运使会膨胀成后来的程度,有很多历史因素的推动,并不是必然,如今唐初设立,肯定到达不了那个局面,所需的仅仅是合乎体制的破局手段。

京官瞧不起地方官员,地方官吏又抱团僵化,中间需要一个桥梁,才能逐渐缓解对立,同时进一步打破地方豪族的垄断。

当然,完全打破不可能,完全解决吏治僵化更别指望,李彦的目标很清晰,现阶段要做到再发生天灾时,不能出现局势都严重到那般程度,各地还有大量阳奉阴违的情况。

而他培养出的人才,可以先入漕司锻炼,外放各州县,再回中央时,就都是足以独当一面的真正大才。

这一切需要开门红,第一炮如果都没有打响,后面的计划得再好,也只是计划了。

所以他派出了自己最放心的人。

朝廷的政令很快下达,圣人采纳各方建议,任命了多人赴江南稳定局势。

狄仁杰是其中官职最低的,但有李彦的全力保举,他获得了江南巡抚使的位置,特赐旌节,即刻动身。

三日后。

长夏门外。

李彦、丘神绩、郭元振、安神感等人全部来相送狄仁杰。

不仅是相熟的内卫,大理寺上下也都来了,众人纷纷给予祝福珍重。

等送别的人群散去,狄仁杰却没有立刻离去,反倒是掉头远远眺望城门,轻轻抚须。

管家狄秋:“阿郎,你看什么呢?”

狄仁杰缓缓地道:“我还记得四年前入长安,走的是通化门,那是官方迎送,百官饯别的地方,以我那时的官品,其实应该走春明门……”

狄秋记性很好,点头道:“我也记得,但我们是前一晚是在长乐驿休息的,正好顺着官道一路过去,才没有绕道往南啊!”

狄仁杰笑道:“话虽如此,其实也是我心中所盼,如今洛阳饯别,倒是遂了昔日心愿,不禁有些感慨,有明君圣主,有名臣赏识,真是生当逢时,我岂能局限于此等小愿?”

狄秋看着自家阿郎身穿的崭新绯袍,很是赞同,却不知狄仁杰此时的理想志向又有改变。

完成前人未成之事,开拓后人可行之路!

壮哉!壮哉!

狄仁杰斗志昂扬,一甩缰绳,策马奔腾:

“驾!”

(sdingdiannn/ddk56895872/72349190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