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四百三十四章 灭国!灭国!

从李元芳开始 第四百三十四章 灭国!灭国!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4-23 18:10: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金智照脸颊肿起,回到了自己的寝院。

婢女们看着她脸上的巴掌印,赶忙围过来:“公主,你没事吧?”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她们还是很喜欢这位公主的,虽然人土了点,观念老旧了些,但心地还是不错的,至少把她们这些出身四头品的婢女当人看,所以她们此时的担忧是发自内心。

金智照摇摇头:“放心吧,这又算什么呢……”

换成最初回来,挨了一个**兜,会对她的心灵造成伤害,现在则习惯了。

毕竟相比起在新罗的所见所感,她真的不觉得父王狂怒下抽了自己一巴掌能算得了什么,毕竟国家马上就要没了。

不过婢女却不知外界情况,倒是想起了她之前的吩咐:“公主,你让我们留意的那些少林僧人,如今已经不在圣庆寺,成了金钦纯将军的座上宾客。”

金智照看着悬挂在不远处的佩刀:“辛苦你们了,但此时已经没用,现在王城内属于唐人的眼线,肯定不止那些少林僧人,就算把和尚全部除去,也挽回不了大局……”

婢女不太明白,却又为公主的杀气腾腾感到震惊,低声道:“公主,僧人是佛祖于世间所化的尊者,岂能杀害?”

金智照道:“我不信佛,只信手中的刀,你们退下吧,我要一个人静静。”

婢女纷纷行礼:“是!”

不过静静没来,太子倒是驾到了。

金智照缓缓起身,看着步履略带匆忙的太子走入,很不客气地道:“是父王让兄长来安抚我的?”

金政明看着这位妹妹,叹了口气:“小妹不要怨父王,父王是很疼爱你的,特许你入席列位,你却那般涨敌国威风,灭自己士气,到底是为了什么?”

金智照道:“我从没有怨怼之意,只是将所知所想告诉父王,唐国远强于我们,不可触怒,可他正如檄文中所言,从己私欲,贪天至功,如今我新罗落得这般下场,是谁之过?”

金政明勃然变色,手掌抬起,准备再抽一巴掌上去:“大逆不道!你怎敢说这等话!”

然而金智照淡淡看过来,那眼神令他一悸,手又缓缓放下,想起刚刚金法敏的关照。

金仁问的谍细被一扫而空,如今最了解大唐情况的就是这个妹妹,关键在于她的背后还有一股强大的势力。

金政明强压怒火,缓缓地道:“小妹,你还能联系上你的师父么,现在正是在大唐内部起事的大好时机,不容错失!”

金智照了然:“前隋杨广征高丽时,国内杨玄感起兵造反,逼得唐军不得不退兵……”

“可今时不比往日了,唐国新皇登基,国泰民安,如何造反?”

“你们还不了解那内卫李元芳,有他在大唐内部就乱不起来,此人如果也来了辽东,那肯定是解决了后顾之忧,我新罗更加凶险……”

金政明皱了皱眉:“你怎可这般没有自信?唐人在檄文里面,连灭国后的府州名字都已经定好了,是鸡林道都督府,归安东都护府管辖,可见一向的骄狂自大!他们昔年灭高丽,就是大张旗鼓的来,灰溜溜地离去,若不是我新罗相助,岂有它的安东都护府存在?”

金智照冷冷地道:“唐人确实骄傲自大,屡屡犯错,但他们能错得起,我们却错不起一回,这是关系到存亡延续的大事,你身为储君,岂能将自己的国运,全部寄托在敌人的犯错之上?”

金政明闻言滞了滞,神情明显烦躁起来:“那你说该如何?”

金智照其实不想问了,但叹了口气,还是忍不住道:“现在前线战报怎样了?”

金政明道:“如今探得的情报,是李谨行领兵进阿达城,刘仁轨领兵进七重城,唐军有十数万之众,其中过半是在海东调集的民夫,实际兵力应该只有六万左右,并不比我新罗强。”

金智照对于兵力倒不是特别关心,听到两位将领的名字,脸色就惨然起来:“李谨行……刘仁轨……都是老将啊!”

李谨行出身粟末靺鞨族,也是大唐名将,父亲是蓍国公,高丽亡国后,反抗军就是由此人镇压的,那一战新罗也在其中挑唆,被打得大败。

此后李谨行拜右领军大将军、积石道经略大使,如今再度领兵,进取阿达城。

阿达城,位于新罗北部边境临津江流域,与高丽故地接壤,往北就是大唐安东都护府辖境了,属于新罗面对大唐的桥头堡。

七重城也是类似的要地,刘仁轨更是老熟人了,想当年镇压百济反抗时,新罗也有数千兵众受其调配,然后连粮道都保证不了,不知道是真的那么废物,还是故意拖大唐后腿。

金智照喃喃低语:“如果唐人所用的,是不熟悉我海东之地的将领,那此战还有几分转圜之机,如今李谨行和刘仁轨全是久经辽东战事的将军,还怎么打?”

金政明其实心中也有些数,但正如他最先所言,此时不能涨敌人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低声道:“小妹不必担心,父王已经写了《乞罪书》,即将上表唐皇……”

历史上金法敏先写《答薛仁贵书》,再写《乞罪书》,通篇都在极力奉承,大唐是“圣朝”“天兵”,自己则“顿首死罪”,单看书面文章,足可成为后人写《检讨书》的范本。

金法敏求饶起来绝不含糊,用这一套哄骗宗主国,但他完整的外交策略却是挑衅——战败——求饶——得到宽恕——再挑衅——再战败——再求饶……

在这样循环往复中,新罗实际控制的国土,在不断增大。

并非大唐愚蠢,老是倒在同一个招数下,而是当时吐蕃渐渐成为大患,颇有几分无可奈何。

毕竟相比起并无可能跳出半岛,威胁到大唐本土的新罗,吐蕃才是始终头顶上的利刃,军事力量不容小觑,轻则丧师,重则失地。

而这一切要归结于李治当年的战略失策,老是盯着辽东的高丽,坐视吐蕃侵吞吐谷浑,于高原上真正崛起,等到灭了高丽,转过头来吐蕃成了大患,再对付吐蕃时,辽东半岛这边又不老实,新罗窃夺高丽百济的国土,壮大统一半岛,最终顾此失彼,两头都没讨得好。

现在吐谷浑复国,将吐蕃堵死在高原上,大唐转而往东,甚至没出全力,新罗就承受不住了。

金智照对于父王写《乞罪书》倒是没有意见,别说写点卑微讨饶的话,让他磕头磕死在地上都行,只要能将国家保住:“不光是《乞罪书》,还要有赔罪的财物,越多越好,唐人讲礼节,好尊荣,我们做足了蕃属国的姿态,还是有一分退兵可能的。”

金政明声音低了下来:“这恐怕不行,这几年国内的收成很差,谷贵人饥,我们便是想要赔偿唐国财物,也拿不出手……”

金智照怔了怔,又长长叹了口气,她自从回到新罗后,不知叹了多少气:“大唐关中大灾,可以由其他地方输送粮草,而我新罗国土贫瘠,如果粮食歉收,子民就只能挨着,不如降了吧……”

金政明听不下去了:“你就不能说些实用的?”

金智照看了看他:“好,我确实还有一言相劝,父王和祖父身为真骨,能成为新罗王,是因为圣骨血脉断绝,但这同样是违背骨品制,朝中贵族私下对此多有不满。”

金政明沉声道:“那依你之见呢,是要在这个时候查臣子?”

金智照摇头:“当然不行,真骨臣子虽有异心,但面对亡国之难,他们是骨品获利者,不会贸然投降,底层的官吏较为麻木,不需要在意……”

“我担心的是晓川(五级官员)、豆善(六级官员)、良臣(七级官员)、山世(八级官员),这个阶层的官员既有了一定的眼界,又不满足于自身的地位,是最可能投靠大唐的。”

金政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我知小妹之意,然我新罗并无唐人的内卫,根本无力盯住那些人,贸然为之,反倒会将之逼反……”

金智照露出自嘲的笑容:“我其实也明白这点,只是内心深处,终究也不希望承认我新罗的弱小,有心无力啊!降了吧,让我族子民少些伤亡,他日若唐国内乱了,还有如吐谷浑般的复国机会。”

金政明恼羞成怒:“降降降,你就知道降!你是不是去了大唐后,心已经不在我新罗了,老是想着当唐人?”

金智照再也不理这个兄长,徐徐起身,将悬挂的佩刀带着,往屋内走去。

她一袭白袍,长发披肩,边走边以祭祀的语调高颂:“若有背盟,二三其德,兴兵动众,侵犯边陲,明神鉴之:百殃是降,子孙不昌,社稷无守,禋祀(祖宗)磨灭,罔有遣余……”

这是当年新罗与大唐结盟时的誓言,意思是新罗将来若有背弃盟约的地方,就将应其中的毒誓,如今唐军的檄文里也引用了部分。

此时说出,伤害极大。

金政明暴跳如雷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安敢如此!安敢如此!好好将这贱人看住,以防她通敌卖国!!”

……

嗣圣二年。

唐军入新罗。

进阿达城,拔之。

进七重城,拔之。

进石岘城,拔之。

进赤木城,拔之。

进买肖城,拔之。

而每一座新罗重城的沦陷,都伴随着多名中层官员的倒戈投降,喜迎王师。

唐军进攻的节奏不急不缓,既不像灭百济时直捣黄龙,也没有特意拖延。

历时三月,两路大军齐聚新罗王城,金城之下。

灭国!灭国!

(sdingdiannn/ddk56895872/7213555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