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四百四十八章 国之柱石,定海神针

从李元芳开始 第四百四十八章 国之柱石,定海神针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5-12 18:10:23 来源:顶点小说网

“陛下还没来?”

当武后、皇后带着一群命妇入场,看到空着的主位时,前者目光微微闪烁,后者的脸色则控制不住地变了。

政治人物是必须时常露面的,圣人为九五之尊,一国之主,更是要现于人前,如果自始至终都不出现,群臣难免恐慌,甚至会生出圣人已崩,秘不发丧的可怕猜想。

不过由于种种礼仪的耗时耗力,除非那种精力特别旺盛的,一般也不会全程陪同。

实际上,想要知道皇帝身体如何,看他们开不开朝会,在大朝会上能陪同多久,就能窥知一二。

李弘近来基本停了朝会,献俘盛会比起大朝会更加重要,却迟迟不露面,身体状况自然很糟糕。

武后想到这里,端坐在席位上的腰背更加挺得笔直,望去精神焕发,威仪十足。

群臣的视线,先是望向脸色难看,坐立难安的皇后,然后下意识聚集在这位面无表情,气场全开的太后身上。

不得不说,这两位一经比较,确实高下立判。

且不说高台上的暗流涌动,下面的节目表演也是一场接着一场。

等到天色暗下,灯火点起,金法敏父子领衔起舞的大曲奏到**时,通报声终于响起:“圣人至!!”

群臣立刻起身,武后和皇后也站了起来,看着远处一座高大封闭的帝辇被抬了过来。

李弘从太子时期,就得李治赏赐帝辇,往来宫内一直坐在里面,但相比起以前,这次的御辇遮起了帘布,只能隐约看到一道身影端坐在其中。

“你拒绝我的帮助,现在与昔日端坐在御幄内的先帝,又有什么区别?”

武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扫了眼随行的李彦,眼神顿时凌厉起来:“不信任家人,却相信外臣,真是糊涂!”

李彦的感应何等敏锐,立刻回望过来,目光中倒是没有什么厉色,依旧是往常的平和淡定。

武后冷哼一声,收回了视线:“李元芳,你现在能宠辱不惊,且看你能维持到几时!”

有皇帝的支持,即便是自己这位太后,也奈何不得这位大权在握的臣子,等最予以信任的皇帝没了,再来较量不迟!

眼见帝辇被抬到宽大的主位上,李弘似乎是强自振作的声音从里面传出:“诸位免礼,此番与公同心,共襄盛举,乃我大唐之幸!”

群臣齐齐高颂:“吾皇万岁!大唐万年!”

这本是准备好的礼节,可此时说着,总隐隐透出几分言不由衷的感觉。

甚至连舞台之上的金法敏父子,都感受到了异常。

金政明与父亲把臂同舞时,就低声道:“父王,这大唐皇帝显然要不行了,他只有一个独子,年纪还很小,乱兆已现啊!”

金法敏仰天看向漫天星辰,许下心愿:“大唐人亡政息,朝局混乱,我新罗复国的机会就来了,真是天助我也!”

父子俩觉得看到了希望,拼命压抑心中的狂喜,是真的以满腔的热情在舞蹈,甚至将不少臣子的目光都吸引过去。

李彦就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这新罗人别的不行,跳舞确实有天赋。

以后每逢大节日,就让新罗男团上去热舞,也是靓丽的风景线。

其他臣子就没他这么好的心态了,一场本该欢欣鼓舞的盛会,以一种并不圆满的姿态落下帷幕。

等到圣人坐着帝辇回宫,群臣告退,刚刚出了宫城,不少人就朝着李彦这边聚了过来。

狄仁杰、丘神绩等内卫亲信是毫无疑问的,苗神客、元万顷等以昔日北门学士为首的寒门官员,也毫不迟疑地跟了过来,就连原本处于武将队列中的薛楚玉,都和兄长薛讷低语几句后,同样朝着这边靠拢。

薛楚玉虽然年轻,但如今薛仁贵得到起复,以那位老将军在军中的威望影响力,他的表态是不容忽视的。

其他臣子不禁为之侧目,神情变得凝重。

以前不觉得,只是认为这位李阁领能力强,又深谙为官之道,才能得两朝天子的信赖。

可如今看来,他不仅自身光芒万丈,在如此年纪轻轻的阶段,就已经聚拢了这么多能臣,哪怕完全不考虑出身,也俨然是朝廷里举足轻重的一股中坚力量了。

李彦感受到了各方注目,并不以为意,现在确实不是低调的时候,带着众人回到李府之中,进正堂入座。

茶水奉上,众人先润了润喉咙,调整好状态后,李彦开门见山,抛下一枚重磅炸弹:“就在刚刚,陛下有意让怀英入阁,补来侍郎之位。”

丘神绩笑了笑,他之前不就是这般想的么,没想到圣人居然与他所见略同?

狄仁杰脸色则是剧变,不喜反惊,刚要开口,李彦已经道:“我替怀英婉拒了,陛下善于纳谏,并不强求。”

狄仁杰松了一口气,诚恳地道:“六郎知我!多谢六郎!”

李彦笑道:“也就是怀英你了,换成别人,恐怕就算知道不合适,也会狠狠心动,那毕竟是宰相啊!”

苗神客情不自禁地点头:“是啊,我等的毕生心愿也是成为宰相,哪怕有几分操之过急,但一想到那个位置,还是忍不住会心动,狄运使真非常人也!”

狄仁杰苦笑:“苗郎中谬赞了,我亦有此平生大愿,只是骤得荣宠,恐有负于社稷,怀英万死亦难辞其咎!”

众人生出敬意,但想到圣人迫不及待地越级提拔狄仁杰,背后展现出的缘由,不禁心头发寒。

丘神绩眼见气氛不对,干脆代表大伙儿的心声,问出最关键的问题:“六郎,圣人龙体抱恙,到了何等地步?”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双目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位,李彦并没有故作迟疑,直接道:“如今还是未知之数,我也不敢打包票,只能说尽力挽回。”

众人怔了怔:“未知之数?尽力挽回?”

圣人自从勤政病倒,不再早朝,其实大家就有准备,只是不能准确确定时间。

毕竟先帝也早早病倒,后来又拖了十几年才驾崩,圣人哪怕从小病弱,毕竟年纪很轻,才二十五岁,还是能拖一拖的。

他们其实询问的,就是会不会是近期的时间,没想到得到这么个回答。

李彦不能仔细解释,他虽然相信在场的人,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李弘的身体没有真正好转之前,这个口风是不可透的,却也叮嘱道:“如今朝中人心思动,尤其是那些本就不务实事,只知争权夺利之辈,更是以为窥到了机会,各司其职,尤其是漕司转运使,关系到各地州县的行政效率,不可半途而废!”

众人稍稍沉默,脸色都有些难看,参差不齐地应道:“是!”

李彦正色道:“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我只知道大家都难免担心这点,陛下一旦病重,改革之策必定遭到反复,诸位如今在漕司之上花费的心血,会付之于东流!”

“但实际上,人不亡政也息的情况依旧很多很多,每一项改革的推动,本来是苦难而艰巨的,我们甚至不能奢求短时间内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那根本不现实,唯有脚踏实地,每每进步一点,都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让我大唐盛世变得更加名副其实。”

“当然,这也不免有几分空话套话的意思,事实上我也担心至今所做出的改变,在将来的某一日同样是毁于一旦,历史又回归到了相似的轨道中,并不以人力意志所转移。”

“但若是全都是这般想法,或许我们至今还是分封制度,连郡县都不复存在,那是大秦始皇帝做出的改变!”

“一千年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度至今如此,再过一千年,恐怕也不会改变!”

“秦历二世而亡,却又经万世而存,因为它推动的变革代代相传,大秦的精神以另一种方式活跃在这片土地上!”

“所以!”

“近了说,我们最终的成果,若能影响到几代人,已不负来世间走一遭!”

“远了讲,我们如今的作为,所有改革者做出的积极改变,都如大秦的郡县,代代相传,永不断绝!”

“诸位以为如何?”

狄仁杰目光明亮,苗神客等人亦是深受感染,堂内众人齐齐起身,诚心实意地道:“有李阁领在,我等的心便定了,愿唯李阁领马首是瞻,改变这世间的不公,代代相传,永不断绝!”

李彦举杯:“恰恰相反,是有诸位实干之人,才是我大唐之幸,天下万民之幸!我敬诸位!”

众人举杯共饮,气氛变得安定下来。

他们平日里都是实干之人,相信自己的承诺,而非空口承诺。

可经此一役,才猛然发现,有一位领头者,对于稳定人心是多么重要。

只要这位最年轻的内卫阁领,忠武将军回到了洛阳,信心就油然而生,工作起来也有了干劲,对于未来也有了指望!

有这位国之柱石,定海神针在,大唐就不会乱!

(sdingdiannn/ddk56895872/72064448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