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五百三十八章 你怎么敢的啊?

从李元芳开始 第五百三十八章 你怎么敢的啊?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5-30 18:10:3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十一哥,你坐啊!”

“儿臣不敢!”

“儿臣是什么称呼?你若是与老身不亲近,就自称臣,若是认老身为母,就该自称为孩儿……来,坐到老身边上。”

“孩儿谨遵娘娘之命。”

福宁宫中,向太后依旧端坐于御榻,赵佶却首度坐到了她的边上,娘儿俩拉着手说话,一副母慈子孝的亲密。

向太后眼神里,确实是流露出淡淡慈爱的,她一生无子,唯一的女儿,从小聪明伶俐,可惜十二岁就病逝,当年悲伤到几乎崩溃,神宗辍朝五日,与之亲自为爱女送葬。

而后不是自己亲生的哲宗登基,与之关系就很冷淡,多有压制之势,直到如今惨祸发生,她反倒从赵佶身上,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母子亲情。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公孙昭和任伯雨走入殿内:“臣拜见太后!拜见官家!”

赵佶立刻收声,沉默下去,向太后见了十分满意,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掌,以示鼓励,然后威严地道:“免礼!”

苍老的任伯雨率先起身道:“老臣有事要奏!”

汴京的消息传播极快,不仅是宫内往外传,宫外的也会传入宫中,向太后此时已经知道任伯雨的目的,淡然道:“准奏!”

任伯雨长袖微振,平日里因为清苦而显得佝偻的背部挺起,顿时平添一股正义感:“臣等伏闻,开封府衙判官公孙昭,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奸恶隐匿,专以危言为自谋计,又施妖策以博上宠……”

向太后面无表情地听着,左耳进右耳出。

作为上位者,台谏言官的话有时候可以选择性的听从,而很多时候只能当成放屁,不然的话,满朝除了御史外的臣子,都有大罪,尤其是宰相,言官最喜欢的就是抓着宰相的过错不放,甚至连民间谣传的内容,也完全不顾真伪的搬过来弹劾。

相比起来,公孙昭能享受到言官的弹劾,说明他地位提升了,不再是那个末流小官,这种改变无疑是她这位太后的赏识带来的。

向太后打量起公孙昭来。

昨日情绪翻腾激动,一时冲动给予了赏赐,等到平复下来,向太后也不禁后悔,万一此案有什么波折,那折损的可就是她这位太后的颜面,但赐下去的绯袍又不可能马上收回,所以借任伯雨敲打敲打,倒正合适。

而任伯雨引据论点,抑扬顿挫地说了足足一刻钟,最后总结道:“老臣所言罪状,句句属实,望太后防之于渐,将公孙贼下狱,绝不可留这等贼子在开封府衙任职!”

向太后正好问道:“公孙判官,你有何话要说?”

在她的预期中,这开封府判官应该诚惶诚恐,叩首请罪,自己宽宏大量,驳斥掉任伯雨的弹劾,然后这判官再发下毒誓,速速破案擒凶,一套流程就走完了。

然而公孙昭冷着脸,毫不迟疑地道:“臣以为,任正言所说,乃是维护自身错误的狡辩之词,臣身居判官之位,并无弹劾之权,但也要斥其虚谈废务,误国误民!”

殿内猛然安静下来。

向太后怔住,任伯雨呆住,就连榻上原本事不关己的赵佶,都看了过来。

言官是何等凶悍的一群人,你区区一个开封府衙判官,居然反过来弹劾他们?

你怎么敢的啊?

第一個跳起来的,毫无疑问是任伯雨,他指着公孙昭的鼻子,张大嘴巴怒斥:“贼子,你怎敢?你怎敢!!”

公孙昭退后一步,避开那喷过来的口水。

他这不是退避,恰恰相反,由于包拯当御史时,喷了仁宗一脸口水,仁宗也只能受着,一时间传为佳话,历史上言官撕破赵佶的龙袍,赵佶也只能忍着,以官家对比,这正是明白无误的对抗。

我的口水,天子都受着,你凭什么避?

任伯雨气得浑身发抖,公孙昭则冷冷回视这个老者。

他最不可接受的,是任伯雨弹劾时,那股发自内心的语气。

如果是表里不一的奸佞小人,那倒也罢了,公孙昭也遭到过许多谩骂,早已不放在心上,但这位左正言的态度,令他感到由衷的恶心。

明明是自己错,凭什么理直气壮的颠倒黑白?

向太后到了这时才完全反应过来,局面似乎要失控,想到这些台谏在士林里的声誉,她的第一念头是退缩,将这件事压下去。

但正要开口,却发现一道目光看着自己,那是坐在边上的赵佶。

向太后张了张嘴,又迟疑起来。

而就在这片刻之间,公孙昭已经禀告道:“臣有案卷呈上,事关永阳郡王遇害的真相,还望太后详查!”

内侍将案卷呈上,看到那厚厚的一沓,向太后蹙眉道:“公孙判官不如直言,里面写了什么?”

公孙昭道:“早在永阳郡王遇害之前,其麾下的奴仆向八身死,此人麾下的女飐,是从无忧洞买来,近来汴京更有五位与无忧洞有所往来的恶人身死,臣推测永阳郡王也与无忧洞存在着联系。”

向太后的脸色变了,无忧洞可是汴京女子谈之色变的地方,声音尖锐起来:“吾弟一向纯良,岂会与那贼窟有关?”

公孙昭抿了抿嘴,没有辩驳郡王人品到底如何,而是继续说下去:“如今郡王遇害,根据种种迹象推断,凶手很可能是出自无忧洞,此前京中种种案情正是预兆!”

向太后神情凝固,一字一句地道:“你的意思是,老身的弟弟原本是有救的?”

公孙昭道:“臣不敢断言,只是或有可能改变,如果此事引发重视,而不至于被任正言匆匆驳回的话!”

任伯雨怒气还在勃发,闻言瞳孔猛然收缩:“你说什么?你敢将郡王之死的责任,推脱到老夫身上?”

公孙昭道:“下官有没有推脱,难道任正言不清楚么?事发之前,下官入府拜访,呈上案卷,任正言可曾认真看上一遍?”

向太后夹杂着悲伤与愤怒的眼神立刻望过去,任伯雨面色数变,终究还是冷哼道:“老夫一生清名,岂会如你这般贼子扯谎?不错,老夫确实未曾细看那案卷,只因你妖言惑众,以无为有,以虚为实,这是皇城司的一贯手法,老夫根本不信你所言!”

公孙昭冷声道:“我蒙先帝看重,入开封府衙为判官一职,至今已有八年,任正言不顾我八年判官作为,只看早年皇城司出身,如此偏私,又何谈清名?”

任伯雨勃然大怒:“一派胡言,你早年为皇城司爪牙,利欲熏心,岂会改变,八年判官也是包藏祸心,静候时机,你这般心机深沉的贼子,老夫更是容不得你!”

公孙昭怒极:“我心所想,你又如何知道?我为判官八年,兢兢业业,从无怨言,怎的到你嘴中,就变成了包藏祸心,静候时机?”

“行了!”

两人的争吵眼见着就要变成怒骂,内侍宫婢都暗暗侧目,看向那个敢跟言官针锋相对的勇者,直到向太后厉声高喝下,才停了下来。

任伯雨脸色发青,呼哧呼哧喘着怒气:“恶贼!恶贼!!”

公孙昭则道:“是非曲直,自有太后和官家论断!”

向太后喝止之后,看着两人,又陷入迟疑。

情理上她是支持公孙昭的,也意识到是公孙昭对,但为了一个开封府衙的判官,得罪庞大的言官群体及其背后的士林风向,似乎太不值得。

但如果支持任伯雨的话,一想到阴阳两隔的弟弟,向太后眼眶发红,又是悲伤不已,喃喃地道:“原来老身的弟弟,本不该被贼人所害,他好冤枉啊!任正言,你身为大宗正丞,事关郡王安危,为什么不仔细看一看案卷呢?”

任伯雨的心沉了下去,太后竟然只念着自己的弟弟,而全然不顾公理道义?

想到自己明明是来弹劾公孙昭的,居然被这贼子反过来攻讦,这位左正言双目凛凛,陡然大喝一声:“奸贼妖言惑众,迷惑了太后,老夫一生清清白白,岂能受此污名!”

话音刚落,他就迈着苍老的身体,往旁边的一根柱子上撞去。

以死明志!

“啊!!!”

殿内一片惊呼,赵佶目光一闪,暗含期待,向太后则放声尖叫起来:“快拦下!快拦下!”

言官一头撞死在柱子上,那朝野还不炸了锅,史书会怎么记她,简直不敢想象。

反应最快的无疑是武功最强的公孙昭。

换做以前,他会视若无睹,眼见弹劾不成,就要一头撞死,完全是输不起,为何阻拦,但亲身体会过这些人卖直邀名的丑恶嘴脸,想到此人这样死了反倒会被吹捧为大宋忠臣,他立刻出手,飞扑了过去。

他的路,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面对这群霸道的言官,也照怼不误!

但同样的,为人处事讲究方法,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才能更好惩奸除恶!

这是兄长教给他的,既要坚定信念,又要灵活变通。

于是乎,在一片混乱中,公孙昭将任伯雨按倒在地,如愿以偿地听到身下的老头哭出了声:“放开老夫!老夫一生清名,岂能被污!岂能被污啊!”

公孙昭垂着头,悄悄发出嘿然的声音。

冷面判官,第一次笑出了声。

(sdingdiannn/ddk56895872/7165283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