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尊教慕强,拜明王不如拜“佐命”?

“冬至来了!”

继天宁节的纷纷扰扰,惨淡收场后,整个汴京再度因为过节而欢腾起来。

对于古代来说,冬至无疑是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冬至一阳生,这天的到来,代表了世间阴气渐收,阳气转盛,又是一年循环的开始。

正因为这样,朝廷中安排了明堂大典,自从仁宗年间,每三年还要固定举行郊天之礼,被称为“三岁一亲郊制”,是泰山封禅之后,国家最重大的祭天典礼。

民间更是热闹,百姓们纷纷穿着新衣裳上街,哪怕穷困潦倒的贫寒子弟,也会花去微薄的积累,甚至是向人借贷,在这一天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稍有余财的,更是庆贺往来,享用美食,大如年节。

看着杂技队伍敲锣打鼓,行走街上,再见各种关扑开办,行人涌入,岁安医馆的孙掌柜收回目光:“林医师和安医师,今日是不会来了。”

几个伙计也确定了学徒们的动向:“其他人也去街上庆祝,我们可以祭拜明王了!”

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他们的眉宇间明显流露出虔诚之色,孙掌柜点点头,亲手从药柜的暗格里,捧出了一尊精致小巧的木像,放到台前。

那木像乍一看上去,就是普通的佛像,两尺高大,宝相庄严,慈祥示人,只是色泽稍显古怪,双手一黑一白,佛像身上又有四条诡异的纹路。

黑白是暗合摩尼教的明暗二宗对立,通过由明转暗,从暗归明的斗争,还原太初天地未开之际,明暗各自独立存在的平衡情况,由此明王降世,带给世间纯净的光明,再无任何邪恶。

四条纹路则是明王赐予凡人的清静、光明、大力、智慧四种力量,也是信徒所能祈求的庇护。

此时汴京其他百姓在祭祀先祖时,明尊教徒同样在举行对明王的祭拜,孙掌柜带着五六个他亲自发展出来的信徒,拜倒在明王像前,口中喃喃低语,发出不同的祈愿:“愿明王赐予我全家光明之力,无病无灾,寿福永享……”“愿明王赐予我儿智慧之力,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相比起清闲自在的“清静”和擅于习武的“大力”,“光明”和“智慧”更受普通人青睐,尤其是孙掌柜,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好不容易求了个嵩阳书院的入学名额,那可是天下八大书院,若能得明王保佑,考中进士,让他再供奉多少钱,都是心甘情愿的。

不过一想到这里,孙掌柜的眉宇间不禁浮现出一抹阴沉。

近来林医师来医馆的时间少了,安医师也不再天天坐诊,听说是去了另一座同样是以岁安为名的书院。

而没了这两位,尤其是看病速度极快的林医师,医馆的收入陡降,供奉给教中的钱顿时少了,上次交接之人就明显表达出不满,孙掌柜心中也是又气又急。

“哗——”

正想着怎么让两位医师专务正业,让医馆的收入恢复前几个月的水平,外面突然传来喧闹声。

孙掌柜赶忙起身,将明王像收回柜中,伙计则踮着脚到了窗前,往外看去。

片刻后,他们放松下来:“原来是贼人巡街!”

孙掌柜舒了口气,想到上次巡街还是无忧洞的贼子,被愤怒的百姓打死的场面,笃定地道:“得明王开眼,无忧洞才能扫平,此次肯定又是明王降罚,令贼人被抓!”

话音刚落,伙计们的脸色却变得古怪起来:“你们听见那捕快的呼喝声没有?”“听……听到了……那被抓巡街的,是我教中人啊!”

孙掌柜脸色剧变,三步并作两步到了窗前聆听,果然就听到开封府衙的快班弓手,对着两侧的百姓高呼:“今擒获明尊教贼子,巡街示众!巡街示众!”

“我教弟子,得明王庇护,怎会被开封府衙擒住?”

孙掌柜先是不可置信,然后五官扭曲起来:“明王定会降下神罚,惩罚这些罪人!”

伙计们的脸色更是极为难看,主要是兔死狐悲,他们可不想成为被巡街中的一员,下意识地看向药柜,生怕那明王像被搜出来。

孙掌柜其实也有恐惧,但心中的神明被触犯的怒火,压过了对自身安危的担忧,咬着牙道:“入教者皆是兄弟姐妹,他们在受苦,我们岂能躲在一旁?”

说罢,他推门而出,在一群伙计敬佩的注视下,向着街边而去。

但凡游街,无论是好的进士游街庆贺,还是坏的犯人游街示众,都会汇聚海量的人群,再加上今天本来就是冬至,街上人潮汹涌,都往这边挤了过来。

孙掌柜汇入人群时,那押送囚犯的队伍都看不见了,只能听到周围人的议论:“这些明尊教徒怎么穿的那么古怪?”“是啊,个个衣袍宽大,戴着面具,平日怎么分辨?”“他们以前也是这般穿着么?”

孙掌柜怔了一怔,明尊教徒倒是有穿宽袍的,为了遮掩身材,以防被抓,但面具是不戴的,教内有身份的高层,会佩戴不同色泽的头冠,象征着明王的赐福。

“莫非不是我教中人?”

他想到这里,不禁笑了笑,往前面挤去。

那巡街的队伍走得极慢,倒是很快被孙掌柜赶上,然后就发现确实如其他人所言,押在囚车里的犯人,个个身穿宽袍,戴着冰冷的面具,打扮出奇地一致。

旁边的百姓替他问出了疑惑:“这些人连长相都看不出来,到底是不是明尊教徒啊?”“哼!公孙判官不在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用无辜者充数!”“嘘!小心皇城司!”

诸如此类的困惑,一直持续到人群里有人突然吼了一嗓子,才得到答案:“这不是之前通缉的朝廷大逆‘佐命’么?”

包括孙掌柜在内的百姓先是一静,然后窃窃私语,眼神交流:“是啊!”“对对,‘佐命’就是如此打扮!”“怎的会有这么多?”

提到“佐命”,就不得不提及之前那沸沸扬扬的弑母传闻,哪怕近来太学舞弊案关乎科举的公正,更加牵动大家的心,但那件事的记忆是不可能轻易淡忘的。

可奇怪的是,“佐命”与明尊教为什么扯到了一起,还出现这么多相同打扮的人?

两侧维护秩序的捕快笑了起来,随意地回应起来:“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些贼人不都是谁更强大更有名气,就扮成谁么?明尊教羡慕强者,扮成‘佐命’再正常不过!”

四周的百姓哦了一声,露出恍然之色:“听说那江湖好汉也是这般,谁的名气大就听谁的!”“没想到这明尊教居然如此追捧‘佐命’?”

孙掌柜脸色凝固,心中狂吼:“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我教有明王降世,是得神明庇佑的,‘佐命’又算什么?这些人根本不是我教中人,都是假扮的!”

那个大嗓门则再度提出质疑:“既然是这般,又怎么知道他们是明尊教徒?”

捕快笑道:“去前面看吧,他们被缉捕时的证物,都在衙门前堆着呢!”

孙掌柜闻言拼了命地往那边挤去,就见开封府衙门前,确实堆了不少箱子,里面正是衣袍面具,更有一尊一人高大的明王像屹立。

换成之前,孙掌柜看着雕像的目光会十分崇敬,但此时与那些箱子摆放在一起,却觉得有股莫名的讽刺感。

四周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也在低声谈论,不时传来轻笑声:“今日可开眼了,一群邪教弟子居然崇拜另一位反贼,齐齐扮成别人的模样?”

“‘佐命’可是大逆,相比起来,这明尊教又算什么,和无忧洞的贼子一样,躲躲藏藏的老鼠罢了,可不羡慕人家么?”

“真是可笑!”

这里毕竟是汴京,去大相国寺崇佛的人和在各大道观信道的百姓很多,明尊这种被朝廷明令取缔的信仰并不根深蒂固,出了这等事情,反倒令他们油然生出一股自豪感。

而不仅仅是孙掌柜,还有不少明尊教信徒被吸引过来,怔怔地看着这一幕,吕师囊麾下的卓万里同样藏在人群里的,惊怒交集地听着旁人的议论,恨不得撕烂他们的嘴。

但随着议论和嘲笑声越来越多,他再想到汴京内传播消息的速度,脸色已是惨变:“大哥,这次我们怕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令他安慰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官府的说辞:“这些犯人全都戴着面具,到底是不是邪教徒?”“是啊,你们不会抓了别人冒认吧!”

自从公孙判官一事出了后,众人对于开封府衙的信任一降再降,怀疑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可等到人群围得足够多了,丁润走出衙门,先是对着四周抱了抱拳,然后干脆了当地一挥手:“将他们的面具揭开!”

捕快们上前,把面具揭下,人群陡然一静,之前怀疑的人顿时闭上了嘴。

因为面具下的一张张脸庞,嘴里都缠着布帛,但只要是清醒的人,眼神都极为凶狠,那种一旦恢复自由,马上会点火焚烧身躯的决绝,绝对不是抓了无辜百姓冒领功劳,而是真的被朝廷明令禁止的邪教中人!

没错了!

同样确定的孙掌柜双腿一软,哆嗦着向后退去,因为他甚至看到了自己认识的几个人,其中一位还是收了供奉的上使。

朝廷没必要为了污蔑明尊教,特意准备这么多衣服和面具,那么看来是真的了,教内的兄弟居然如此崇拜“佐命”,就因为那位大逆风头更甚么……

而他的脑海中浑浑噩噩,似乎还听到洪亮的声音远远传来:“……不错,杀害太学生的凶手,极有可能是明尊教中人扮成的……这些贼人唯恐天下不乱,大伙儿一定要明辨是非……我丁润身为开封府判官,也将秉公断案,将这群贼人绳之以法!”

“啪啪啪!”

在百姓们的欢声叫好中,孙掌柜失魂落魄地回到医馆,一群伙计们纷纷围了上来:“掌柜,怎么样了?那些是教内兄弟么?还是府衙随便拿些人充数?”

孙掌柜张了张嘴,惨笑一声:“那些人是真的,但不是我们的兄弟,他们不配信奉明王!”

伙计们见他脸色苍白如纸,不敢言语,退到了一旁,就见孙掌柜怔怔地呆立片刻,突然道:“那些人对明王不忠!明王像在医馆不安全,必须得藏好!藏好!”

说罢,他来到药柜前,哆哆嗦嗦地抱起了明王像,然后就听“啪”的一声,明王像砸在地上,一条狰狞的裂缝,顿时在那宝相庄严的佛面上绽放开来。

(sdingdiannn/ddk56895872/7126169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