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七百五十四章 吴用:这才是一位合格的军师所为!

“大哥和军师以为如何?”

时间紧迫,高俅和蔡京到位后更要整合各方,李彦仅仅在聚义厅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告辞离去,骑上狮子骢北上沧州。

但就是这短短的半个时辰,给予吴用的触动极大。

除了韩锦孙心不在焉外,其他人也露出思考,刚刚送走了这位,立刻围到晁盖和吴用面前询问。

晁盖张了张嘴,一时间好像清楚了许多,但又说不出来,看向吴用:“军师以为如何?”

吴用放下羽扇:“林公子考虑的是两国战争的大局,所言也皆出于此……”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具体翻译:“此番辽国南下,无论是打着何等旗号,都是主动撕毁盟约的入侵之举,所图的莫过于占据河北河东之地,再搜刮财富!”

“若是那位新登基的天祚帝自大狂妄,或许还想打到汴京城下,完成昔日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未能实现的愿景!”

“辽人铁骑最利,擅长野战,不擅攻城,北军必定驻守于各大城池堡寨之中,抵挡辽人进攻,无暇顾及城外,那大名府以北,自然沦为契丹的狩猎场,粮草补给全从其出。”

“所以单单截断辽人的运粮路线是无用的,当年二十万大军孤军深入千里,一路打到澶渊之下,也补给无碍,正因为他们肆虐整个河北,搜刮三尺,屠杀无数。”

“在此局势下,林公子训练乡兵团,显然是抓住了重点。”

“各大重镇若能军民一心,守城无碍,辽人再在乡间受挫,势必进退失措,此战就赢了。”

“若是北军无胆,据守城池都能出错,乡兵团就得临危受命,承担起军事重任,此战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听到这里,晁盖不解:“如果北军都溃了,区区乡兵能成大事么?”

雷横也道:“怕是不如我等绿林好汉悍勇吧?”

“关键是纪律的约束。”

吴用道:“或许少量厮杀,乡兵确实不如我等绿林中人悍勇,可面对正规的军队,绿林强人散漫,就是乌合之众,乡兵却要容易训练得多……最妙的是,林公子先训练沧州乡兵。”

朱仝奇道:“这又有什么说法?沧州不是边境么?”

吴用提醒道:“沧州地势低,洼淀纵横,足以阻挡辽人铁骑的南下**,但也正因为这样,沧州的人口是河北州县最多的,辽人此番南下,绝对会去那里掠夺粮食。”

晁盖恍然:“面对少量敌军,乡兵才能发挥出优势,如果一冲即溃,士气大丧,也就谈不上练兵了。”

吴用点头:“不错!百年和平,一朝开战,不能对士气期望过高,如果一开始就败了,往往就是一败涂地,再无挽回的可能,唯有以战养气,才能让战意愈发高昂!”

“而有了沧州乡兵,可以再练雄州、霸州、保州、定州,乃至往河北腹地发展。”

“我们绿林也是如此,辽军进攻河北,定是走三关、定州、保州一线,如果往河东去,则要走雁门关,无论是哪条路线,我们切忌与主力大军对上,而是要迂回狙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前期必须要取得胜利,才能壮大信心,号召各地绿林遥相呼应,最终形成大势,与辽人抗衡!”

如果李彦听到吴用的总结,也会欣慰地点头,因为这正是他来此的核心目的。

他知道晁盖会带领绿林好汉迎击辽军,却要防止这些绿林好汉嗷嗷冲上去,一波浪送。

晁盖原本还正有这番打算,好好痛击辽狗,扬我威风,此时才熄了念头:“那我们所做的,是和乡兵一样,发挥地形优势,围剿小股辽军?”

吴用原本只有战术变化,现在则有了清晰的战略意图:“不一样,乡兵是以守代攻,以保护家乡,防备辽军的掠夺为主,我们则是以攻代守,以游击的形式,与辽人周旋。”

李彦强调的大局战略,没有具体到详细的战术,因为他知道吴用知兵,果然吴用一点就透了,知道如何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游击战在中国是自古有之了,早在春秋之时,吴王阖闾准备攻打楚国,就采纳了伍子胥提出的先疲楚后决战的建议,派出部分兵力到楚国以游击战形式袭扰,长达六年之久,致使楚军疲惫不堪,然后再派主力入楚决战,大败楚军。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往往也是与官兵打游击,避实击虚,声东击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的游击战法,使得官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作为匪贼来说,更是天生熟悉这一套。

而等到众人纷纷点头,吴用再接着道:“如果辽军打不进来,那自是最好,一旦辽贼攻入河北腹地,后方也必然有许多抗辽的义士,这些人同样是我们争取的对象,只要他们在后方打出旗号,给予辽人腹背受敌的威胁感,自然能助正面军队减轻压力,这是开辟敌后战场……”

随着他的讲述,聚义厅内众人终于明白,却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想了想才明白,怎么自家神机妙算的军师,成了别人的传话筒?

雷横有些不忿:“军师神机妙算,怕是早就看出来了吧?”

晁盖也道:“林义勇终究不知我绿林之力,军师还有什么修正的?”

吴用稍稍沉默后,缓缓地道:“我没有什么补充,临时战术随机应变便是,大局之策林公子已经分析清楚,时间紧迫,请大哥具体实施吧!”

晁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这位军师略带颓然地接受别人的全盘意见,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安慰,只能给一众兄弟使了个眼神:“那我先去联络各大山寨了……”

晁盖起身,雷横朱仝、蔡福蔡庆也跟着他纷纷离去,只留下吴用坐在椅子上,轻轻凝眉。

他最感到颓丧的,还是清楚对方说出了绿林所需,不可能将所有打算和盘托出,从中也看出了彼此的差距。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他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无法把握主动,只能根据情势而被动应对,事到临头,虽然每每能想到解决之法,但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甚至万劫不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气度影响格局,我欠缺的正是林公子的气度与格局啊!”

这一刻,看向走在最后面的韩锦孙,吴用有些后悔起来。

他赚韩锦孙上山,看起来是神来一笔,但也将相州韩氏得罪死了。

如果想要走招安路线,这就是很愚蠢的行为,当然他也能让韩氏抄家灭族,可那样整个士大夫都容不下他们了,岂会有好下场?

这就是格局小的体现,虽然看似有了一个大的目标,但所作所为并不是为那个大目标而服务,反倒是南辕北辙,图一时痛快,做事不留余地,最终葬送了兄弟们的未来!

吴用暗叹一声,决定加以补救:“二当家,请留步!”

韩锦孙哆嗦了一下,缓缓转过身来,垂着头道:“军师有何吩咐?”

吴用目光闪烁,已经有了主意:“二当家可知,京中对于某个谣传,又将有新的变化?”

“原先民间都在传,太后驾崩是官家所害,为了害怕阴谋暴露,更害了简王……”

“如今辽国南下入侵,恐怕大家才知道,是异族在京师内散播谣言,污蔑官家,此乃敌国处心积虑的阴谋,万万不可相信。”

这个看法和蔡京不谋而合,家丑不可外扬,哪怕在时间上有许多说不通的地方,至少在对敌辽国的期间,大宋官家绝无弑母之行!

韩锦孙却不明白吴用为什么要跟自己说这些,他根本不关心官家如何,他只在乎自己沦为千夫所指的对象,死后恐怕都不能入族谱。

吴用见他没有悟透,也就直言了:“二当家入我山寨,也是辽国来犯之际,如今我等绿林好汉要保家卫国,其中是否有你的一份功劳在呢?”

韩锦孙猛然怔住,颤声道:“军师……军师之意是?”

吴用重新轻摇起羽扇:“二当家忍受千夫所指,入草为寇,只为了在家国有难时,团结绿林好汉,虽然晁天王早有此意,却也深受感动,因为抬韩公子为二当家,称为‘公子王孙’,此事传扬出去,在士林中亦是一段佳话!”

说到这里,吴用顿了顿,微笑道:“当然,绿林好汉发挥的作用越大,也代表二当家的牺牲越是值得……”

韩锦孙浑身颤抖起来,一下子扑到吴用面前:“请军师放心,我一定联系家中,让他们给予堡寨全力支持,共抗辽狗!”

吴用颔首:“如此便好!”

绿林好汉在河北战局中派上用场,他这位“公子王孙”才能洗刷恶名,必定鼎力相助,而以后韩氏不想落得个忘恩负义的骂名,也不能对白沙坞过河拆桥。

做事留有余地,这个局稍稍转变,顿时活了。

而峰回路转之下,韩锦孙的眼神同样活了过来,泪水狂涌而出,深深拜下:“多谢军师大恩!!”

(sdingdiannn/ddk56895872/70708509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