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七百七十七章 入云龙上二仙山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七百七十七章 入云龙上二仙山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8-18 19:31:3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公孙昭知道,兄长让自己来,第一是因为自己出身蓟州,宋辽两国为盟时,这点或许不算什么,但此时两国开战,倒是正好运用籍贯优势。

第二则是公孙昭这个名字,在大宋通缉榜单上曾经长期占据第一,相信在辽国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不过当耶律得重询问姓名时,公孙昭心思略动,却是故意换了个名字。

丁润发现朝堂局势容他不下,要逼他回蓟州时,就说过要改名换姓,此时用上,反倒能取信对方。

“此人明明就是受宋廷通缉的‘冷面判官’公孙昭,据说南朝天子弑母,与此人的揭发也有关联,偏说是公孙胜?呵,又能瞒得过谁!”

“不过受通缉之人改头换面,倒也寻常,怪不得由朝廷官员换做道人打扮……”

辽国十分注重谍细情报,对于公孙昭有着相当的了解,而对方掩饰的行径,更让耶律得重暗暗得计,此时眼见辽地在望,更是大喜,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归南院。

然而公孙昭却在此地停下了。

他先是看向远处的蓟州家乡,想念数年未见的老母同时,又隐隐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特感应。

琢磨片刻后,又转向东边,那里正有一队人马疾行而至,到了路标石碑前。

几名男子都是身材魁伟,孔武有力之辈,还有一位眉粗眼大,膀大腰圆的女子骑在马上,看模样竟是能作主的,嗓门很高:“要奴家说,早该决断,现在去曾头市,若是已被乡勇团拿下,我等岂不尴尬?”

这等彪悍的女子,正是顾大嫂,而听了妻子埋怨,孙新则道:“林义勇再是神威,辽军也有数万,我们现在去,肯定不会迟的,娘子放心!”

就连解珍解宝也笑道:“姐姐莫恼,小小耽搁并无关系,也不能就在这几日之间,辽人就被全部荡平了吧?”

顾大嫂瞪了他们一眼:“你们莫不是以为是打猎么?那是打仗,这般随性,如何能成事?”

三人瞬间闭上了嘴。

“此事宜早不宜迟,确实怨我……”

为首的汉子开口,正是栾廷玉的师弟孙立。

此时的孙立还不是登州兵马提辖,只是县内一员小小的步兵都头,孙新顾大嫂夫妻俩也没有靠着这位的官位,在登州城外开设酒店,杀牛放赌。

再加上顾大嫂还将自己的两位表弟,解珍解宝一起叫来,眼见弟妹家如此相助,孙立觉得挺不好意思,解释道:“主要是晁天王遭辽军破了寨子,我迟疑着是不是要去河北相助,才拖延到了现在……”

顾大嫂面色微变:“河北的辽狗反扑了?”

孙新也担心道:“应是林义勇来了山东,才被辽狗找到了机会……可惜林义勇只有一人,顾着我们山东了,就顾不上河北!”

解珍和解宝齐声道:“若是河北彻底沦陷,山东也危险,我们离沧州近,是该先去支援晁天王啊!”

孙立道:“不必担心,晁天王已经无碍,根据我最新探得的消息,乡兵团重新击溃了辽军,又将丢失的寨子夺了回来,我们可以放心去加入乡勇团,打曾头市了!”

顾大嫂松了口气:“那还等什么?驾!!”

孙立等人一路策马疾行,很快离开了公孙昭道术所能听到的范围,但这番交谈之中,倒是让他了解到不少关键的消息。

“托塔天王”晁盖那边居然被辽军反扑,攻破了寨子!

公孙昭对于晁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整顿绿林,聚拢匪贼,在国家危难之际与辽人抗衡,乃是英雄人物。

可惜这位的毛病也不少,更多的还是绿林风气,兄长再三嘱咐骄兵必败,万万不能小觑辽人主力,恐怕他还是没有听进去,才会遭到辽兵反扑,险些酿成大祸。

不过就算这次是有惊无险,也给公孙昭提了醒:“河北终究是辽军十多万主力所在,哪怕乡兵团的实力越来越壮大,真要与之硬拼,恐怕会死伤殆尽……这绝对不行!”

他此时的改朝换代之念,已经异常坚定,事实证明一个迁都南逃的朝廷,更无力保护中原百姓的安危,所以在官兵连连后退的情况,是绝对不可以用乡兵团的牺牲,去换取昏君在江南的太平享乐的!

眼见公孙昭神情变幻,耶律得重却以为他在迟疑,是否要将自己真的带回辽国。

对这位宋廷通缉犯,耶律得重并不了解其具体性情,也不敢贸然开口许以承诺,以免起到反作用,只有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所幸沉吟片刻后,公孙昭主动开口道:“你此次全军覆没,回到燕云之后,又当如何?”

耶律得重淡然一笑,刚想说并无大碍,但想到辽军兵分三路,攻河北、河东和山东,由他这位“御弟大王”统领的山东一路,居然真的全军覆没了,那种话实在说不出口……

他目光闪了闪,干脆叹了口气:“此事至今想来,都有种恍若梦境之感……那林冲确实是盖世猛将,还文武双全,竟能领着一群乡勇败我辽军,我契丹中无一人有这般能耐,只怕南朝更是容之不下啊!”

公孙昭脸色微沉,道袍猎猎作响。

耶律得重察言观色,觉得自己找到了切入点,又赶忙接着道:“南朝皇帝率百官南逃,已到江南之地,我主大军目前虽于大名府之前,却随时可至河南开封,破了汴梁,宋人人心自散,此番南下,道长以为是谁胜了?”

公孙昭冷笑一声:“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林义勇将河北乡兵团和山东乡勇团合兵一处,趁着辽军在河南掠劫时,从后方杀出,辽帝有没有被生擒活捉的可能?”

耶律得重还真的考虑过这个发展。

辽人军纪涣散,骄狂自傲的缺陷,已经暴露无遗,他在山东这几场败仗,其实都是基于这两点上。

没道理山东的辽军是如此,其他两路就变得完美,恐怕还会更加严重,一旦到了南朝的首都劫掠,恐怕收拢都难,到时候出现了万夫莫当的无敌林义勇,天祚帝又岂会没有危险?

但这也恰好衔接上面的话题,耶律得重继续铺垫:“且不说我大辽国泰民安,军力强盛,阁下未免小觑了陛下身边的斡鲁朵……倘若林冲真要成此不世之功,在河北河南山东各地广受军民敬仰,南朝朝廷岂能容得下他?这等英雄人物若是被污蔑残害,连本王都看不下去啊!”

公孙昭冷笑一声:“呵!你倒是好心,怕是恨不得南朝自毁城墙吧!”

耶律得重进入正篇:“道长切莫不信,我大辽敬重强者,相比起南朝那个弑母怯懦的昏君,本王也更敬重林义勇这样的人物,他若是想要称王建制,乃至开国定都,完全可以与我大辽结盟,就如同西夏……”

顿了一顿,他语气里带着深深的恳切和诱惑:“到时候如道长这般英雄人物,不欲与南朝苟且,完全可以投入林义勇麾下,一展才华!”

公孙昭心里明白了:“怪不得兄长大败此人,还对其相当重视,这耶律得重确实比起那好大喜功的天祚帝,手段阴险狡诈太多了!”

耶律得重知道,在宋辽开战的关头,劝告对方直接投靠契丹人,是很容易遭到拒绝的,但如果以如今最富盛名的林冲为领头者,相信对方的接受程度就好多了,而提出这个建议的自己,当然也要好生对待,送回辽国。

当然,他这番话语也不完全是脱身之策。

如果林冲真的能割据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南朝分裂,国力大衰,和新建的王朝还要实施旷日持久的战争,正如之前与西夏大战一样,再来一场长达数十年的较量,必然要互相争取辽国的支持。

到那个时候,辽国在战略上就成为了真正的赢家,包括西夏在内的南方小国,日后都要对契丹人摇尾乞怜,岂不美哉?

“白日做梦!”

公孙昭心中自然是将这种行径直接否决,改朝换代不仅是要将赵宋的土地全部囊括,被辽人侵占了太久的燕云之地,乃至于辽国的草原、西夏青唐吐蕃所占据的河西走廊,前唐的领土都要回归。

正如“佐命”前辈所言,重开日月承尧舜,再造乾坤接汉唐!

不过对方既然这般算计,他倒也不妨接下,目光中闪烁起来。

虽然没有从对方脸上看出直接的狂喜之色,但冷面判官如果那么容易被说得喜形于色,那反倒有问题了,对方在思索,其实就意味着心动。

耶律得重心头大喜:“远的不说,本王还是得天所佑的,此番几经波折,总算要安全了!”

果不其然,公孙昭沉吟片刻后,大袖一卷,将他带起:“走吧!”

神行法再度启动,耶律得重强忍痛楚。

相比起原著里面戴宗的神行甲马带人,公孙昭的神行术带人实在是太折磨了,但现在耶律得重顾不上挑剔,越快回到燕云之地,他的心越能踏实下来。

一路风驰电掣,不知过了多久,公孙昭身形一顿,将他放下:“蓟州到了!”

耶律得重哇的一下吐了出来,胸腹处剧痛,五官扭曲地抬起头,眼中露出狂喜之色:“本王终于回来了!”

然而很快,看着城门口处长长的灾民队伍和怨声载道的哭喊声,他的喜色缓缓消失。

公孙昭冷肃的语气里,也压抑不住愤怒:“这就是阁下所言的国泰民安?”

再度确定了一下,这里确实是蓟州,耶律得重的脸色沉了下去。

毋须问原因,他也知道这副惨状,肯定是被前线粮草压力逼迫的。

汉民的死活,他丝毫不关心,哪怕死十万百万,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

但燕云十四州的汉民活不下去,官逼民反,导致这片疆域虽然不大,但对于辽国亦是至关重要的地盘动荡,那他的眼皮子就要疯狂跳动了。

“陛下不该御驾亲征……”

可思来想去,耶律得重还是只能发出与萧兀纳类似的感叹。

燕云之地的民不聊生,关键就是两点。

第一是河北乡兵的崛起,让辽军习惯性的当地取粮计划,遭到了强大的阻碍。

第二就是天祚帝耶律延禧御驾亲征,尤其是带上了数量庞大,又好享乐的斡鲁朵,一下子给军队的粮草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就算没有第一点,辽帝亲征后,单靠掳掠都不够用了,必须从辽国境内调粮,有了第一点后,这份压力就更大,然后全部压在燕云的汉民百姓身上。

两国交战,这也是必然而然的事情,一国百姓奋起反抗,必然造成另一国的压力更大,总不可能为了让敌国好过,自己选择投降。

而有些国家的百姓也支持战争,那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实属活该,甚至根本不足以赎罪,燕云之地的百姓却根本不想打仗,但汉民在辽国政坛显然不可能对这等大事产生影响,所以他们只能被动的承受……

耶律得重同样早就预料到了这点,如今所见,百姓的惨状比起他想象中还要惨烈,不禁皱起眉头。

该如何解决呢?

难不成叫天祚帝回来?

那是个刚愎自用到拿不下大名府,都能在外面硬耗的人,怎么可能因后方燕云粮草的压力折返?

这里是公孙昭的家乡,他更是看不下去,再度拉起耶律得重,往九宫县而去。

等到了县外,他直接将此人丢下,冷冷地道:“阁下好自为之吧!”

耶律得重眼见这位要走,倒是释去了心中的些许怀疑,如果是卧底,哪有这般直接丢下就离开的,对方有如此法术造诣,又是蓟州治下,更动了收服之心:“道长且慢!”

公孙昭理都不理,继续迈步前行。

耶律得重身体发软,无力追寻,只能遥遥呼喊:“本王要寻道长,该去何处?”

公孙昭眉头微动,看向不远处的一座大山,抛下一句话,然后大袖飘飘,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漫山云雾之中:

“往二仙山,问道于仙!”

(sdingdiannn/ddk56895872/7058102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