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七百八十二章 总教头真乃神人也!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七百八十二章 总教头真乃神人也!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8-22 20:18:1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咚!咚!咚——”

伴随着战鼓喧天,两道身影在阵前斗将。

骑在银鬃马上的,是辽国契丹将领萧永泰,使一杆点钢枪。

骑在玉狻猊上的,则是乡勇军队正孙立,使一杆九刃矛。

两人斗了二十多合,孙立神出鬼没的矛法,杀得萧永泰越来越是心惊,终于撑过三十合,实在没了战意,勒马便走。

但当他朝着辽军阵中奔去时,却看到一片死寂般的压抑。

双方在白沟对峙,斗将是由南朝那边提出的,一向自负勇武的辽国自然不会躲在军中不出。

然而对方并没有派出卢俊义、花荣、索超这样已经崭露头角,在辽国内都有一定声名的猛将,仅仅派出了一群名不见经传的队正。

偏偏就在刚刚,两个猎户模样的小将解珍与解宝,居然将辽军的将领打得大败,还斩杀了一名契丹将领,另一位汉民将领狼狈逃回阵中,萧永泰大怒之下,才请命出战,没想到换上的这个孙立更加难缠!

这南朝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正规军一战即溃,乡兵乡勇里面的猛人却层出不穷?

“可恶!绝不能让南朝之人瞧不起,更不能让燕云的汉将小觑了我们契丹勇士!”

萧永泰知道此时抽身就走,是能归阵的,但那样己方的士气就降到谷底了,立刻选择绕阵而走。

“哪里跑?”

孙立迟入了乡勇团也就数日,曾头市都已打完山东的辽军彻底被剿灭,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建功的机会,岂容错过拍马就追。

“来得好!”

萧永泰心中暗道得计,在马上带住枪,左手拈弓,右手取箭,搭上箭,拽满弓,回头觑着孙立就是一箭射来。

孙立早有防备,却故意慢了一拍,在那箭到胸前时,才把身往后便倒,箭矢险之又险地擦着身上飞过。

从萧永泰的角度却看不真切,见孙立倒在马上,大喜过望,勒转马头:“宋将还不束手就擒!”

说时迟那时快,他拍马上前,刚要来个生擒活捉,大涨己方威风,就见孙立的两腿猛然用力,从马上倒着挺立过来,大喝一声,一矛刺了过来:“辽狗受死!”

萧永泰大吃一惊,知道已是避让不过,干脆发了狠劲,点钢枪往孙立胸前尽力搠来。

孙立不慌不忙,挺起胸脯,枪尖到甲,略侧一侧,那枪尖就从肋窝里探了过去,萧永泰则是惨叫一声,被九刃矛刺开甲胄,插入胸腹。

孙立左手再往腰间一探,拔出一根虎眼钢鞭,朝着萧永泰的脑袋上就是一鞭。

啪!!

那头盔都被打得凹下去一块,顿时间红的白的糊在一起,这位契丹将领身躯晃了晃,尸体跌落在马下。

孙立哈哈大笑,拍马而回。

来时总教头对他有叮嘱,萧永泰的武艺弱于自己不少,又是契丹人,可以当场格杀,如果换成汉民将领,则尽量留下一命。

之前的斗将也是如此,在双方的武艺有一定差距的前提下,都是契丹人打死,汉民将领留下。

眼见一猛将一队正的交锋尘埃落定,分出胜负,辽军阵中,战鼓声歇,雅雀无声,显然是难以接受,宋军阵中自是欢声雷动。

除了嗅着银鬃马的味道跑回阵中的狮子骢,觉得有些可惜,李彦都对孙立的实力表示赞赏:“精彩!”

孙立的排名在原著里也是颇有争议的一点,登州八人组里面,孙立武艺最强,功劳最大,结果排在了地煞,没什么存在感的解珍、解宝却在天罡里面排名最末,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眼见孙立展露锋芒,得胜而归,之前解珍解宝已是显过威风,正常下应该轮到孙新了,但顾大娘技痒难熬,来到李彦面前请战:“总教头,奴家愿往,也斩下一颗契丹狗头来,为三军扬威!”

且不说跟着顾大嫂一起来到阵前的扈三娘小身子雀跃,激动不已,众将也为之侧目,同时露出饶有兴致之色。

别看顾大嫂用年轻女子的自称,这位彪悍的女子近来也显了不小的威风,大家绝不会认为她没有这番请战的实力,只是如果辽人将领真的打不过一位女子,那就有好戏看了。

李彦也笑道:“顾队正好勇气,不过你去请战,那辽军恐怕要鸣金收兵……不妨一试!”

顾大嫂半信半疑,提着雌雄虎头刀,拍马上了阵前,高喝一声:“顾氏在此,无胆契丹,可敢一战?”

辽军一阵骚动,彻底受不了了。

“欺人太甚!妇孺之辈也敢来叫阵?”

“末将愿往,打不死这贱婢,提头来见!”

“打死这妇孺也算不得甚么本事,我们还是不要出头了……”

耶律得重看着契丹将领人人愤慨,踊跃参加,再看汉人将领则眼神交汇,并不出头,脸色就沉了下来。

契丹人的心性终究不比汉人玲珑,这般受到激怒后不管男女,率先打死的态度倒也无可厚非,并不是欺软怕硬,但汉人将领畏缩的态度却令他颇为不悦。

再想到营州、平州和滦州失陷后,将辽军在前线战败不利的消息传扬,然后驱赶汉民去蓟州,等到他们反应过来阻止时,已经在燕云之地传开。

如果是单纯的宣传战败消息倒也罢了,南院也反应迅速,立刻派人宣扬宋人皇帝无能,前线不利,只能让皇城司的谍细,在后方造谣生事。

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燕云之地的汉民会偏向于后面一种,但有个前提,那就是将近在咫尺的梁山泊军赶出去。

毕竟吹嘘得再好,结果敌人就在眼皮子底下嚣张跋扈,那傻子也知道不对劲,可在面对林冲亲自率领的大军时,耶律得重又不敢分兵过多,思来想去,只能安排了心腹干净,再从后方调派了两万人马,结果至今还没有将三州收回……

本来想等着辽军主力回归,却又得到准确军情,陛下居然真的对于燕云遭到攻打不管不顾,继续南下深入了!

这一个个坏消息纷至沓来,耶律得重的眉宇紧锁,再面对众将的请命,思忖再三,还是不敢冒险。

对方折了一员女将无关紧要,己方若再败一员将领在女将手里,那就是晴天霹雳了,他只能摇了摇头,下令道:“宋人擅长阴谋诡计,派出女将,就是要不择手段,坏我军士气,不可中此诡计,鸣金收兵!”

“总教头真乃神人也,辽人所作所为,尽在掌控之中!”

当顾大嫂拍马回归,眼见辽军真的垂头丧气地缩回营里,众将心悦诚服,更是请命。

李彦道:“耶律得重在山东大败,已经没了取胜的心气,只想着一味防守,阻止我们北上。”

“但辽国尚武,契丹人崇信武力,他又无法拒绝斗将再经历几番惨败,借着顾队正的女子身份,故意罢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过斗战虽胜,倒也不可小觑这数万辽军的威胁。”

朱武皱眉:“是啊,这耶律得重是知兵之人,调派的辽军一味防守,占据地利优势,我们想要攻破,恐怕打到最后,也是惨胜。”

正如柴荣在收复莫州和瀛州时,顺带将两州北部的瓦桥关和益津关同时拿下,又设立了淤口关,从此构成了互相协防的三关,辽国在白沟那边也有类似的关卡要塞,用来阻挡宋人的进攻。

所以只要统帅靠谱,哪怕在士气方面,辽军确实落于下风,但至少没到哗变啸营的地步,那么接下来的攻坚战就依旧惨烈。

而辛辛苦苦将乡兵团和乡勇团变成如今这般规模,别说朱武将之看成接下来改朝换代的军事根基,其他将领也不希望用手下这些士兵与辽人兑子搏命。

李彦自然更不会浪送:“等时机密回来后,让他来营中见我,诸将随时做好夜间袭营的准备。”

众将领命:“是!”

“兄长,我回来了!”

时迁很快回归,取出一份长长的名单奉上:“这些都是燕云汉民将领,目前我们接触的人还很少,只有一成不到,其他人根本连信件都不看,直接拒之门外。”

李彦拿过,看着上面标注的出身家庭、性情爱好、具体接触时间,扫了几眼后了然于心:“做得不错,不过直接劝降的话,现在确实不易办到。”

时迁道:“不仅是现在,接下来恐怕都难以策反,这些被提拔的汉民,对于辽国的忠诚度都很高,否则也不会在那样的官场中脱颖而出。”

李彦早有预料:“在敌对国家的所谓同族,只要是上位出头的,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必然要对同胞举起屠刀,古往今来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了。”

“不过宋辽两国的情况又有些特殊,自从签订了澶渊之盟后两国和平了百年,小的摩擦肯定有,大的方面还真的谈不上多么敌对。”

“如果官家没有那场风波,又遇上了天祚帝这么个好大喜功,做事不计后果的辽帝,这场战争不会爆发,相信燕云之地的汉民将领也不希望两国开战……”

时迁缓缓地道:“兄长之意我明白了,这些人从小受到辽国南院管辖,对于大宋没什么归属感,一上来就让他们倒戈以降,那自然会遭到拒绝,但劝说以和平,效果就会好很多。”

李彦颔首:“你只管投信,只要他们接下,就是大功。”

时迁有了思路:“兄长,那我去了!”

整个过程,朱武、卢俊义、花荣都在边上,朱武听了后若有所思,后两者则有些不解。

卢俊义道:“汉民将领固然期待两国和平,但我们现在都要北上燕云了,与和平怎么沾边呢?这个道理他们不会不明白吧……”

花荣也道:“如今天祚帝不回,甚至孤注一掷,举兵南下,已是定事,难不成还能让那位好大喜功的辽帝回去?”

李彦笑了笑:“曾头市一败中,你们还记得耶律得重犯的错误么?”

卢俊义道:“当然,他忽略了契丹与女真之间的矛盾,我们又佯作攻城不利,再宣扬契丹人是靠女真的堡寨得以活命,激化两者矛盾,最后引得他们自相残杀,坐收渔利……”

李彦道:“契丹和女真的矛盾,是统治阶层和受剥削阶层的矛盾,如果把女真换成燕云之地的汉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较大的改变?”

花荣想到这几日的斗将里,光杀契丹将领,放过汉民将领性命:“哥哥是准备故技重施?”

卢俊义觉得更糊涂了:“契丹和女真,契丹和汉民,确实都是统治与剥削!但有了曾头市这么惨痛的教训,耶律得重肯定会加以防备啊,哥哥当时又为什么让公孙判官故意放此人离开呢,燕云之地如果换一位其他的都统,不是更容易中计么?”

李彦悠然道:“这次不同,我要的不是耶律得重中计,恰恰是他不中计!”

“忽略矛盾固然是一大错误,但知道矛盾,如何解决往往也是一大难题,甚至容易矫枉过正。”

“辽国统治燕云之地一百七十多年,契丹贵族与燕云汉民之间的关系也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彼此间的统治关系确实形成了习惯,但习惯不代表没有反抗。”

“先是粮草压力弄得燕云怨声载道,再到营州、平州和滦州的丢失,逐渐暴露出辽军外强中干的虚弱,现在阵前斗将契丹将领又被打压……”

“换位思考,我如果处于耶律得重的位置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调解矛盾,总不能将双方强行分开吧……”

“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得重如果发现汉民与时迁的人接触,无论讨论的话题是两国和平,还是倒戈以降,曾头市的惨败正在眼前,你们觉得耶律得重会怎么做?”

……

“亏得我大辽给予信任,这些汉民居然还敢不安分!”

听到亲卫禀告,早就疑心大起的耶律得重拔出腰间的佩剑,眼神坚定下来:“只是林冲未免小觑本王,本王岂会在相同的地方摔倒两次?”

(sdingdiannn/ddk56895872/7056157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