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八百四十一章 乡军:尽占中原精华,接下来不知道怎么输!

“西军完了!”

当机密营的情报文书,以最快速度摆放到乡军将领的案桌上时,众人传阅了一遍,面露感叹,啧啧称奇。

索超道:“蔡知府说时,我还不信,朝廷就剩下这一支强军,那还不得全力支持?结果真是一人可当百万兵,有此昏君在位,大宋国祚岂能不终?”

栾廷玉倒是有些可惜:“我看那西军久战,并无传言中强横,我们若是败了西军,那放眼天下,都是威风八面,敌人要闻风而逃了!”

花荣摇头:“兄长有言,西军的威慑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取代的,乡军若是胜了,自然可以打破他们的强军形象,但在天下大部分人心中,我们也无法一跃取代,到时候各地的动乱,就绝对不止如今的程度了,盗贼四起,烽烟处处,苦的是还是百姓……”

“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栾廷玉听到这番话,只能点头附和,但心里还是遗憾于没了战功。

花荣看了看他,乡军最重百姓,兄长在书院里教学时,也是反复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但终究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觉悟,所以又有言,自古论迹不论心,无论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只要保境安民,带给治下太平就好,毋须要求每个人都是仁善之辈。

相比起花荣的关注,朱武却更关心另一件事:“各州县的赋税收纳汇总上来了么?”

柴进和蒋敬对视一眼,笑着取出账簿:“刚刚好,正要给众位将军看。”

众将接过翻开,看了没几页,都大为称赞起来:“不愧是蒋主簿,如此记载,不仅条理分明,更是赏心悦目啊!”

蒋敬微笑:“本就是兄长教得好,还不仅是我一人的功劳,更有所带的学员,大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

柴进道:“蒋主簿谦虚了,若非有你们,单靠我们原本的吏员,肯定是弄不清楚参军家属享受的减免、阵亡将士的津贴补助还有书院助学贷款,那么多条条框框的!”

蒋敬道:“其实也不难,兄长所设立的这些,都是在一半赋税的基础上,再进行的福利制度……”

燕云实施了一年的不纳粮政策,完成了当初的承诺后,开始正式缴纳赋税,数额是之前辽国对燕云百姓征收的一半。

这并不少,因为河北和山东向大宋朝廷缴纳的赋税,大概也是这么多。

这其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考虑,李彦不会让治下各地有太大差距,都是统一征收。

而众所周知,大宋的苛捐杂税已经很是沉重,虽说北方的压力较南方轻,但真的不少了。

由此可见,原本契丹人对汉民的剥削有多狠,如今乡军不仅减免了燕云一年的赋税,让他们的家中有了余粮,接下来还只收取一半,与赵宋境内一视同仁,他们自然欢欣鼓舞,热烈拥护。

实际上,最初还有人谏言,在各地推行仁政,永久性地降低赋税,但李彦并未采纳。

因为宋朝百姓的赋税重,但另一方面,并不如唐朝府兵般,整日出去打仗,影响收成,这确实是优势。

在唐朝时算过一笔账,打仗的耗费不仅是供给大军的粮草,还要考虑到这群士兵原本不参战,在家种田的产出,这样一进一出,战争的负担就极为沉重了。

而宋朝由于将兵源与普通百姓彻底分开,士兵就专门负责打仗,百姓则能全力以赴地种田交税,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还真的很难说哪个朝代百姓过得更苦……

好是不可能的,古时候的各个朝代百姓的日子都是普遍艰苦,相对可以的是盛世和治世的时期,其他时期都不行,恰恰宋朝没有盛世,所谓治世其实也挺水,因此理论上百姓只需要专注劳作,但实际上靠近边境的,受到辽人侵扰,靠近京畿的,被贼匪掠夺,都是苦不堪言。

如今河北和山东的太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兵戈不起,各地的贼匪在梁山的出击下,也被连连剿灭,百姓真的能专心务农,日子才好过起来。

所以李彦并不准备现在调整税收,而是设立福利制度,在收获更长远的拥戴同时,还能改善一些社会现状。

比如给大宋朝廷当兵,是贼配军,被人看不起的羞耻事情,但给乡军当兵,在河北山东的家人却觉得与有荣焉,这固然与光复燕云、驱逐辽人的战绩有关,也与安排的福利宣传有关。

改变人们的偏见印象,本来就不是喊口号强行纠正能够办到的,而是要从方方面面的细节做起。

花荣关心兵源:“如今乡军有正式兵员五万人,预备役兵员两万,如果再算上河北山东的武馆学员,已经逼近十万,按照兄长所言,短时间内不用再往上招募,要精兵良将,不要冗兵废员,以这些赋税养现在的兵员,够了吗?”

朱武已是喜上眉梢:“何止是够,这些赋税不仅足以供养军队器械粮草,更能维持各衙门日常运作,乃至修建长城、兴修水利、储粮备灾……燕云终于正式进入良性治理了!”

乡军不在燕云纳粮,给予此地百姓喘息之机的同时,所需的供给自然从其他地方来。

辽人还在时,尚且有相州韩氏、卢员外、柴家庄等支持,后来就是乡军从各方面东拼西筹,如岁安酒楼,目前已经开办的岁安医馆和岁安书肆,都是为了供养乡军所做的努力。

那其实是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只是被上下一心的众志成城给掩盖过去,如今想想实在是一个奇迹,却不能总靠奇迹过日子,所以看到赋税的收缴,才让朱武落下心头大石。

其他人则觉得有此大治理所当然,徐宁就道:“那些自愿到官府门前献粮的百姓,又不是我们找人假扮的,是真心实意地不希望乡军离开,如今一年之期已到,他们当然愿意缴纳赋税!”

柴进却冷哼一声:“只可惜燕云佛寺太多,那些僧人不事劳作,全不缴税,不然的话,还要再多出许多!”

吴用淡淡地道:“不急,佛门信仰广众,我们暂时不要与之为难,看他们还能吸民膏血到什么时候!”

相比起朱武的速度,卢俊义哪怕跟着卢员外学了不少,但直到这时才算了清楚,倒吸一口冷气:“我终于知道朝廷为什么那般富裕,舍得将大把大把的钱财,给异族买平安了!佛门可以往后等等,但河北和山东的赋税,也该由我们乡军来收取!”

众将精神一振,李应开口道:“我乡军保境安民,让百姓得以安稳劳作,结果让大宋朝廷拿走赋税,确实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当然,将一地的赋税拿走,恐怕还要任免一下官员,那就是正式的造反了,并且一下囊括两境四路,如此气吞万里之势,令众人既是兴奋,又难免有些紧张。

只是事实证明,有些人不仅不紧张,要的更多。

吴用就道:“如今西军已不足为虑,我们在取河北和山东时,为何不将河南也一并收服呢?”

众将先是一怔,然后呼吸粗重起来,朱武更是目光亮起:“此言大善!”

他们原本没有那么敢想,是准备先将河北和山东拿下,毕竟乡军由河北乡兵团和山东乡勇团招募而成,如今再加上燕云汉民的踊跃参军,用总教头的话来说,这就是乡军的基本盘,自然要先将这片地区稳固。

但此时见到朝廷如此折腾西军,才生出了一步到位的奢望。

如果能尽得河南之地,不仅占据了赵宋原本的京畿,燕云、河北、山东、河南更是足以连成一片,重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了。

从历史结局来看,同为北方的两大强国,最终北齐被北周所灭。

实际上,从基础条件来看,北齐尽占中原沃土,得的是精华,军马鼎盛,北周占据的关陇地区固然也不算多差,与之一比,差距则极为明显,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北齐压着北周打。

可之后北齐的政策执行大多出现错误,对百姓压榨到极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放任官员的贪污,再加上统治阶级虽然不至于全员神经病,那是被后世网络过于放大,但的确问题重重,最终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反被北周灭了……

那是稳定下来的国家兴衰,如果改朝换代时,能拥有这样的地盘,简直能笑醒!

说句不谦虚的话,将这片中原精华之地占下来,都不需要国泰民安,人人安居,只要治理得勉强合格,接下来就不知道怎么输了!

想到这里,众将齐声道:“我等向总教头谏言如何?”

安道全之前插不上话,直到此刻才低笑道:“这个时辰,兄长怕是已经睡下了,近来他睡得都挺早……”

“那不急,明日再问也是无妨!”

众人闻言也不失望,反倒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并许以深深的祝福:“总教头操劳了,早生贵子,早生贵子啊!”

(sdingdiannn/ddk56895872/70339167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