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九百零九章 赵宋:明明是四方的争霸,为什么我没有姓名?

“请!”

大帐之内,川蜀使者孟越、李助坐在客位,方腊坐在主位,由厉天闰、司行方等一群将领陪同,共进晚膳。

在军中,膳食并不讲究,这点倒也罢了,但看到上至方腊,下到每位将领,都滴酒不沾,孟越是真的震惊了。

赵宋军队长期存在着饮酒的问题,借酒生事,酗酒斗殴,伤民害命,屡禁不止,朝廷对此颁布了禁令,但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因为虽然有禁酒的律法,却仅仅适用于士兵及低级将领,高层将领带头饮乐,纵容下属不说,甚至就连赵宋官家本身,都将允许喝酒,当作笼络武人的手法之一。

结果就跟宋朝律法禁赌博一样,禁了和没禁一样,军中恶习可想而知。

连岳飞早年都“使酒不检”,曾因醉酒逼迫部下比武,结果差点把对方给揍死,“飞在洪州,与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饮,大醉,击秉渊几死”,捡回一命的赵秉渊说什么也不愿再在岳飞麾下,养伤数月后投奔刘光世去了,赵构为此专门告诫岳飞,“飞自此不饮”。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方腊的军纪就太让人惊异了。

孟越却不知道,在许多中下层将领看来,已经找到招安的下家,自然能最后忍上一忍。

等到晚宴结束,他与李助回到帐内,却是低声议论起来:“幸亏我主雄踞川蜀,外人不得入,否则荆州之地有这位圣公在,当真是如芒在背啊!”

李助将腰间的宝剑取下,轻轻擦拭:“孟兄所言有理,但我却在想,这样的强军居然还止步于襄阳城下,那能光复燕云,逼迫辽军纳贡的燕军,又该是何等实力?”

孟越却没听懂言下之意,赶忙道:“反正还是蜀地安全,我们不可久留,找个机会回去吧!”

李助沉声问道:“回去后孟兄准备向天王谏言,不要理会荆襄之争?”

孟越这才听出他话里的不认同,低声劝道:“你我出使,已是担了大干系,若是回去劝说天王出兵,万一败了,日后川蜀之地,哪里还有立足之地?无过就是功啊!”

李助沉默下去,暗暗皱眉:“这不过是等死之道罢了,如今不主动出击,等到燕军统一天下,单凭川蜀一隅之地,定是久守必失!”

原著里的李助,是王庆麾下第一猛将,曾遇异人授以剑术,绰号金剑先生,王庆造反后不仅作为军师出谋献策,剑术使来还如掣电般迅捷,就连卢俊义都抵挡不住,最终被公孙胜用法术打落剑器,才被擒拿。

如今的李助没有等到投靠王庆,就已经入蜀挑战各路高手,无一人能在他手下走过十剑,被杨天王赏识重用,但绕了个圈子,他还是被入川的王庆劝说,并且自己也觉得川蜀之地不该被动等死,应该在合适的时候主动出击,才会一同出使。

不过这样的主战派,在川蜀是少数,所以李助第一个要说服的目标,就是孟越。

孟越是杨天王的同乡好友,与其一同造反,深得信任,类似于王寅与方腊之间的关系,只是孟越的能力远不如王寅。

这也是优势,像王寅那等人一旦决定的事情,往往难以动摇,而孟越只是不想承担责任罢了,李助准备静候时机,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改变对方的念头。

机会很快来了。

第二日清晨,孟越还想亲眼见识一番方腊军队是怎么攻襄阳城的,是不是和对方打得有来有回,然后就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方军抓住了一名北燕谍细?”

陪同的郑彪道:“这是常有的事情,燕军喜用谍细,燕廷有都督府,下设四部,其中机密部就是专门窃取各方情报,比起昔日宋廷的皇城司可利害多了!”

孟越恭维着:“再厉害不是也被贵军擒拿了?”

郑彪露出骄傲之色:“那当然,若不是有圣公在,那些北方蛮子还不知怎么瞧不起我们南方人呢!”

孟越听着有些不舒服,但毕竟如今跟燕军抗衡的,确实是方腊,只能干笑两声。

郑彪却兴奋地发出邀请:“孟使臣想要旁听一下审问么?看看那些谍细在我等面前,是如何丑态百出,哀声求饶的!”

“好……好吧!”

有了前面的铺垫,孟越不好拒绝,否则蜀人岂不是太没胆,只能叫上李助,往审讯的营帐而去。

“啪——啪——!!”

“不要打了,我已经交代了,你们还要我说什么?”

刚刚到了帐外,就听里面传来哀嚎求饶声,那口音明显是河北人,郑彪立刻露出讥讽之色:“这些北人不过如此!”

入了帐内,就见亲自审讯的,居然是四大将里面的庞万春,而这位啪的一鞭子抽了上去,将一个遍体鳞伤的汉子打得哀嚎起来,厉声道:“少跟本将军装傻充愣,你们各军要搜刮多少钱财,说!”

那汉子颤声道:“小的已经交代,威远军要供奉上百万贯,别的指挥使,小的也不清楚啊!”

庞万春又是啪啪几鞭抽打,怒喝道:“少装蒜了,燕军十大指挥使,你既然知道威远军,其他的又岂会不知?到底是一视同仁,还是亲疏有别,军中自有议论,似你们这些打听情报的,最是了解不过了!”

孟越在旁边聆听,却对燕军的制度并不了解,实在好奇道:“这威远军是?”

郑彪低声解释道:“燕军有十大指挥使,分掌十军,威远军是秦明所掌,此人是山后开州人,也是你们蜀地出去的……”

孟越听得倒吸一口冷气:“这燕军竟如此凶残!每军都要搜刮百万巨富的话,十军岂不是要千万贯……等等,这秦明是我川蜀之人,未来定会对我蜀地不利啊!”

这倒是没错,正如呼延灼是河东人,就让他领军平定河东一样,什么出身的将领去平定相应地区往往会受到奇效,未来攻蜀,秦明必然是大将之一。

但接下来这个谍细所言,让孟越万万接受不了:“小的不是特意探听的消息,而是听闻蜀人肚里有虫,好奇那秦指挥是不是如此,才会特意关注……”

孟越先是愣住,然后脸色猛然涨红,大怒地跳出来:“你这丘八!胡言什么!”

破防了。

宋朝年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闽蜀同风,腹中有虫”,蜀是四川,闽是福建,这两个地区隔了千山万水,却被一同歧视。

这个说法,最初应该是从文字上面体现出来的,“闽”“蜀”二字的结构,都带有“虫”字,中原士大夫就常常用“闽蜀”暗讽朝堂里的闽人与蜀人,将他们看得低人一等,章惇也是福建人,都是属于肚子里长虫的。

这本是读书人的一种讥讽,渐渐传开后,就成了更普遍的歧视。

准确的说,古代的地域歧视,其实比起后世更加激烈,北人觉得南人奸猾,南人嫌弃北人横蛮,然后各个地区都贴有标签,都看对方不太顺眼,也觉得对方看自己不太顺眼。

所以方腊之前以南楚自称,又特意称燕为北燕,就是希望这种南北对立的民间情绪,能帮他整合人心,让南方将士团结到自己身边。

现在孟越就很受冒犯,尤其是从一个阶下囚口中说出“蜀人有虫”的话,更让他拉不下脸,愤然而出,李助看了看,眼角微微一扬,快步追着离去。

等到两位川蜀使臣离去,庞万春立刻将那个汉子扶住,低声道:“受苦了!”

孟越不知道自己被骗,忿忿不平地回到帐内,退一步越想越气:“北方蛮子,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李助知道机会来了,趁机道:“就怕五年之内,统治我们川蜀的,就是那些视蜀人生虫的北方人啊!”

“五年?”

孟越变色:“此言夸大了吧!”

李助道:“若论天险,川蜀之地自是固若金汤,可燕军擅于谍细渗透,若是派遣细作入川蜀,挑唆当地反对者,里应外合,又当如何?”

孟越抿了抿嘴。

这其实就是考验杨天王的统治是否稳固。

如果是一年前,他还挺有自信,百姓拥护,官员投降,俨然是一副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但自从打下地盘后,这位杨天王就飞速堕落起来,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贪图享乐,骄奢淫逸,对于珠宝尤其喜爱,连便器都镶嵌了七宝,到了极为夸张的地步。

而蜀中久安,有了新的主人后,权贵阶级又开始宴乐成风,百姓再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孟越虽然不是什么王佐之才,也喜爱珠宝享受,但看着方腊上下军队的克制,再对比一下蜀地,实在难有底气,说蜀军真的能够固若金汤,不会重蹈后蜀六十六天被灭的覆辙。

可他想了想,又叹了口气:“我俩便是回去劝大王出兵,他肯定也是不愿,此行不过是敷衍一二罢了!”

李助早就考虑好:“若是让蜀军出兵,与燕军抗衡,大王或许不愿,但我军可以顺流而下,困住襄阳燕军,让方腊腾出手来,北上与燕军交锋,这便是坐山观虎斗了,如何不乐意呢?”

孟越一怔:“方腊不会答应吧?”

襄阳是一枚钉子,这座城池在敌方手中,就相当于自家门户敞开,任人进出,现在这枚钉子拔不掉,却可以将它围起来,截断与燕军的联系,方腊军队再北上主动出击。

不过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将腹地的要害换了个人交托,如果杨天王的军队起了恶念,是可以直插荆湖,夺方腊基业的。

所以孟越觉得方腊不会接受。

李助淡淡地道:“这就要看方腊有没有这份胆量气魄了,他如果在荆湖得民心,也不怕大王短时间内侵夺基业,而他被燕军压制,早晚是个死,不如争取这个反败为胜的关键机会!”

孟越琢磨了片刻,觉得这个法子相当不错:“这倒是可行,方腊胜了燕军,我们川蜀一起得利,方腊被燕军所败,我们也能由江上退兵,返回蜀地,总是不吃亏的,这样的结盟出兵,大王才会同意!”

李助道:“孟兄认可,那我便去游说!”

孟越拱手行礼:“拜托了!”

“磨”了三天,李助带回来好消息:“方腊同意,但请大王称蜀王,他称吴王,蜀吴联盟,共抗中原燕廷!”

孟越眉头扬起:“这是好事!”

什么王世充与窦建德,那岂不是太晦气了!

分明是蜀吴联盟,再演赤壁之战,让雄踞中原的强大曹魏折戟沉沙!

……

“方腊称吴,与蜀地结盟,将我们朝廷置于何地?”

宋军大营内,收到信报后的章惇、折可适、种师道和宋江统统沉默了。

论地盘,赵宋目前也就局限于江南一代了,他们才是吴,现在居然被方腊抢去了王号?

不对……

他们才不是吴,赵宋是正统啊!

明明是四方势力的争霸,三伙反贼打得挺欢,凭什么我们不能有参与感?

“如果川蜀的杨贼真的率兵来增援,这就是南方对燕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

而相比起方腊,章惇的判断更加清晰:“如果此战功成,还能遏制对方南下的势头,争取南北共治的机会,若是此战失败,那两年之内,天下必定再度一统!”

折可适和种师道沉声道:“章公,我们应该做什么?”

章惇没有贸然下决定,看向宋江:“北方的消息收集的如何了?”

自从上次误判了燕军攻取襄阳的目的后,章惇就意识到宋廷再也不能维持睁眼一抹黑的状态,与方腊军一停战,就派出大量斥候前往北方。

而宋江这个曾经被“佐命”擒走又放回的将领,却负责情报,可以说是信任非常。

此时这位忠义黑三郎,赶也将最重要的情报汇总呈上,章惇仔细看了两遍后,喃喃低语:“燕京正在科举,省试即将结束,那位燕王,要在王宫里面见他的第一批门生了么?”

说到这里,章惇眼睛亮起,拍案而起,斩钉截铁地道:“待燕军与方腊交锋,这便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直取汴梁!”

(sdingdiannn/ddk56895872/7008644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