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九百七十七章 登基称帝

从李元芳开始 第九百七十七章 登基称帝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25 18:13:59 来源:顶点小说网

“陛下!!陛下啊!!”

听着帐内皇后恸哭的声音,西夏皇帝李乾顺有些烦闷,以前这位辽国公主还用辽帝来称呼旧主,这次干脆直呼陛下了,那哀嚎声好似自己驾崩一样。

但当上京发生的惨剧传过来时,他也着实震惊了,立刻召集亲弟,商讨何去何从。

大将军察哥的意见十分明确:“金人残暴无德,不可为盟,我们退兵吧!”

宋辽两位君王的身死,不仅是激发了本国子民的仇恨,也让旁观者认定金人只知宣扬武力,不知统治精髓,自然对这种横冲直撞的愣头青敬而远之。

李乾顺也是这般认为的,却又有想法:“那完颜阿骨打的二子完颜宗望,还在我军营之中?”

察哥道:“在,他想要离去,臣弟未敢放行……陛下之意是?”

李乾顺道:“燕王即将登基称帝,正好将此贼拿了,着使臣送入燕京,表明我西夏愿为藩属国的态度!”

察哥倒是没想到这位立场大转变,更做得如此决绝,但稍加沉吟后,倒是点头道:“陛下英明,这不失为一种缓兵之策!”

李乾顺点点头,苦笑道:“说是缓兵之策,实则是无奈之举,大燕国力雄厚,兵锋强盛,能压得金人抬不起头来,而朕本以为我军能与金人一战,可如今所见,唉……”

“如今朕只有借助外部力量,来整顿内部民心了,此事只要促成,当回国后大肆宣扬,言明我国已是大燕藩属,用以震慑各部,唯有我大白上国的军队重新强盛起来,才能保住国祚!”

“完颜宗望一定要好好拿下,千万不要被其走脱!”

察哥领命退下,雷厉风行地抓人。

幸好有这个叮嘱,察哥又一向是谨慎之人,当完颜宗望察觉到危机,还真的突破了两层守卫,甚至都骑上了马,又被套马索硬生生地绑了下来,押到了李乾顺面前。

李乾顺看着这位年纪轻轻,已经能独当一面的金国王子:“你金人残酷弑杀,现在朕借你项上人头一用,你可不服?”

“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夏帝陛下若要如此为之,外臣无话可说!”

完颜宗望眼中也涌现出恐惧之色,却没有说出半个字的求饶,保持着仪态,被拖了下去。

“也是人杰,只可惜与朕一般,都生在了小国的皇室……”

李乾顺感叹一声,吩咐起使臣:“押送入燕京的路上,不要对此人施加折磨,但燕廷实权人物一旦示意要诛杀此人,你们直接代劳,一定要表现出恭顺的态度,明白了么?”

使臣还是头一次听这么直白的旨意,知道这位陛下是生怕自己领会不到,赶忙道:“臣领旨!”

做完这一切后,疲惫的李乾顺才来到帐内,抱住皇后:“你不要太过悲伤,朕已经拿了完颜阿骨打之子,为辽帝出一口恶气!”

皇后张了张嘴,终究没有说出去攻打金人之言,依偎进怀中:“多谢陛下!”

这对西夏最尊贵的夫妇拥在一起,眉宇间同时浮现出戚戚然之色。

……

“回来了!”

当耶律得重带着长长的队伍,通过长城边境的审核,踏足燕云的土地,不禁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曾几何时,他还是南院大王,坐镇燕云,管辖着这片辽国最富饶的土地。

但也有着巨大的压力,要给契丹贵族源源不断地送去米粮,必须苛责麾下汉民,苛捐杂税,沉重至极。

为此他经常巡视,就是看那些子民的承受是否到达极限,会不会官逼民反。

只要受得住,就拼命压榨,最好勉强活着,又疲惫得没有力气多想别的。

他曾以为这是最好的统治之法,直到现在深入燕地,正好到了秋收之时,一路所见,都是盈车嘉穗,五谷丰登,那燕云百姓的脸上,弥漫的也不再是茫然与麻木,而是由衷的丰收喜悦,才不禁有了新的认识。

“可惜我契丹人没有这么多肥沃的土地,不过听说汉人的中原范围,也没有到达这里,都是逐步开垦的……”

耶律得重看着很是眼热,对着天寿公主道:“趁着这段时间,我族要好好培养一些开垦荒田的人才,西去重立辽国,移民垦荒,才有根基。”

契丹经过这么多年的汉化,早就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了,自然重视这方面的知识,天寿公主却依旧觉得很奇妙:“贫瘠的土地,也能开垦成良田么?那我们大辽的田地,为何始终不足?”

耶律得重道:“不是所有都能开垦,更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我这段时间跟燕廷工部的官员也有交谈,知道现在工部也在推广新式农具,还在研究出新的肥料。”

“宋人本就有了绿肥、水肥、堆肥、泥肥、火粪、灰粪,燕廷更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粪丹’和‘农药’,已经承诺给西辽互市的资格,让我们能够在那里扎根,确保东西方商路的贯通……”

“大唐极盛之时,疆域辽阔至极,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六大都护府,任何一个都能比得上如今中原大地的半壁江山,商路远达极西之地,有着奇特的昆仑奴贩卖过来,燕王想要恢复的就是这条路了。”

天寿公主听了都不禁有些向往:“燕王的目标是恢复盛唐的强大?”

耶律得重道:“燕王的所作所为,与唐朝相似,但制度早有不同,没有恢复昔日疆域之意,并非一味的效仿前人。”

天寿公主有些难以理解,在她看来疆域面积自然是越庞大,才显得越有面子,既然燕国强大,理应一路扩张。

耶律得重笑笑:“你现在还不懂,等你看看金国的下场,就知道了!”

提到金人,天寿公主露出刻骨的仇恨:“弑我辽主,夺我江山,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耶律得重希望如此,却不放无谓的狠话。

自从上京易主,奚王又三度被金军击败,单从军事局面来看,金无疑取代了辽,成为北方的霸主。

但在接受辽国遗留方面,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因为有着大量的人口外逃,以契丹人最多,其他各族也都不少,以致于金军不得不设立要塞阻拦人流。

而燕军由东西两路撤军,就像是两条手臂,先是张开,然后缓缓合拢,护着大量人口回归燕境。

起初耶律得重觉得燕军就这样放弃辽东,实在有些可惜,直到发现源源不断的人涌向长城,才意识到这场争夺的关键:“金国虽然灭了我大辽,但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好处,看似疆域辽阔,实则虚有其表,不仅难以壮大,甚至会拖累兵事。”

“如此灭国的后果是,即便那完颜阿骨打再是雄主,也要十年治理,才可能走上正途,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燕国根本不会给它喘息那么久的时间……”

不过这些话,却是不需要讲得那么明白,虽然有方腊例子在前,也不能表现得太过,这点分寸还是要把握好的。

想到这里,耶律得重轻舒一口气,刚要告诫妹子,亲卫来到面前禀告,他脸上露出既期待又复杂的笑容:

“看来我们要快些了,速速入京准备,见证燕帝的登基大典!”

……

公元1108年。

九月初七。

诸事皆宜,不避凶忌。

卯时刚至,燕京城中百姓早早洗漱,依次走出东门,齐聚于圜丘坛外等待。

此地又名祭天台,由圜丘、皇穹宇、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组成。

最核心的坛,是露天的三层圆坛,尺度十分讲究。

古代把一、三、五、七、九单数称为“阳数”,又叫“天数”,这座的坛圆形三层,最高一层台面直径是九丈,名“一九”,中间一层十五丈,名“三五”,最下一层二十一丈,名“三七”。

四周围绕有九重石块,第一圈是九块扇形板,为一重;第二是十八块,为第一圈的倍数,其后依次按九的倍数递加,至第九圈为八十一块,称九重。

每层四面有台阶,各九级,一层栏板七十二块,二层一百零八块,三层一百八十块,共三百六十块,正合周天三百六十度。

三层露天圆台,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关键是结构设计巧妙,站在第一层台面中央说话时,回声即刻传回,都分不出是原音还是回声,有一呼百应的感觉。

如此合乎礼制又有实用效果的建筑,唯有底蕴悠久的中原王朝才能设计,自从建设完毕后,一直处于封禁状态,不对外开放,直到这一日,才真正向臣民展示。

根据朝廷规定,优先让得到许可的百姓出城,到祭天台外等候,等到百姓就位后,各部官员依次到达,齐齐汇聚。

各部官员之后,又是各国使臣,少了高丽,少了辽国,其他国家的使臣却来得更勤更多,以致于人数不减反增,详加安排。

耶律得重、天寿公主、西夏使臣等皆在其列,看着四周黑压压的人群,却是鸦雀无声,针落可闻,都沉浸在这庄严肃穆的气氛中。

终于,辂车开赴,杏黄色的华盖之下,立着一道英伟挺拔的身姿。

(sdingdiannn/ddk56895872/69861618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