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九百六十六章 走投无路的秦桧与相州的农家孩子

“站住!”

“跑啊!快跑!”

“逃窜者,杀无赦……放箭!!”

“啊——”“别杀小的,小的交代,小的交代!”

当府衙的快班弓手直接射杀,一个个逃窜的贼子化作尸体倒在地上,街上的百姓熟练地避开,发出叫好声。

自从燕廷展开新一轮打击恶霸的行动后,第一批倒霉的,就是豪仆恶奴。

不比唐朝,再得宠的仆役还是仆役,顶多狗仗人势,前宋的奴仆是可以当官的,这批人模狗样之辈,为恶起来更加肆无忌惮。

而他们知道大量主子的恶事,口风更松,以此下手,更好获得罪证,自然率先缉捕。

相比起百姓的拍手叫好,秦桧妻子王氏纱巾蒙面,匆匆走在街道一侧,眼神避开,根本不敢看那一幕。

所幸这样能逃到街上的贼子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当场缉拿,接下来倒是一路平静,到了衙门前。

她警惕地看了一圈,跟着一群同样以纱巾蒙面的女子,看向全新的告示栏。

这一看,心不由地沉下。

因为她夫郎秦桧的名字,正在榜首。

还有通缉画像,画得十分传神,一股奸佞之气跃然纸上。

罪名简短直接:“阴与虏结,投敌卖国,数典忘祖,罪大恶极!”

秦桧的旁边,还列有王氏的名字:“其妻王氏,出身名门,同流合污,罪不可赦!”

王氏身体哆嗦了一下,唯一庆幸的就是自己没有画像。

也确实不会有,因为上街的女子都是纱巾遮面,少有以真容示人者,画了也无用。

之所以将王氏列于其上,还是为了缉捕时,不能被其以妇人身份走脱。

除了秦桧夫妇,连万俟卨也位列榜上,依旧是同流合污的罪名,画像也描绘出了特征,让王氏暗暗恐惧,朝廷查得实在太清楚了,他们真能逃出生天么?

正在这时,吐字清晰的声音从不远处的公告处传来:

“朝廷彻查恶霸,绝不敷衍了事,但凡举报罪行,真实无误者,当记录在案,家人入学参军,都有优待;”

“然若因私怨,捏造不存在的事情,一旦查清,同罪处罚,诬告别人什么罪名,也要受到相同的罪罚,大伙儿记住,不可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审查案犯,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会审,御史大夫公孙昭,昔日为开封府衙判官,熟知刑律,处事公正,不徇私情,受君上之命全权负责,请各位乡亲父老放心!”

这是吏员大声宣读《燕律疏议》,目前着重强调在举报恶行的同时,也不准为求奖赏,故意污蔑栽赃的行径。

聚在一起聆听的百姓,最初十分谨慎,毕竟以前赵宋朝廷说一套做一套的事情太多了。

何况到底是实证还是诬告,执法者给予公正的审理,这点谁都说不清,万一与当地豪绅沆瀣一气,反咬他们一口,那岂不是完蛋?

可当听到此次的执法者是公孙昭,大伙儿立刻如蒙大赦。

“是公孙阎罗,公孙阎罗回来了,御史大夫是什么官?”

“就是御史台最大的官儿,所有言官都受他管,再也不怕被狗官害!”

“君上圣明!君上圣明啊!”

相比起高青天之名在于助燕云光复,后以莫须有之罪入狱令天下不平,丁润的声名在于杀狗官快意恩仇,军中与江湖最是服气,公孙昭的口碑在八年的判官生涯里面,一点一滴聚集起来的,根基最是牢固。

正如昔日的包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执法严明,不徇私情,有这样的好官在,就不怕判案不公,当声名和官位形成最好的互补,更能稳定民心。

不同的人执法,带来的效果确实完全不同,众人立刻朝着刑部的检举地涌去,让吏员不断高叫:“一个个来!一个个来!不用急!”

京城内汇聚着全国各地之人,通过他们的检举确定大致范围,再去当地进一步审核,最终将地主豪强里为非作歹的恶霸,统统揪出。

这无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但也正是趁着改朝换代,新的政权处于权威鼎盛之际,才可以将这些腐肉速速刮出。

等再过一段时间,腐肉重新与新的躯体长在一块,遮掩在皮肤下,外表看不出来,想要再动,就是千难万难了。

“公孙兄那般实干之士出头,这个世道终于不同了!”

此时同样在场的大理寺官员里面,一位穿着绿袍的臣子露出笑容,正是昔日公孙昭的助手丘仵作。

如今的他已是大理寺丞,想到公孙昭被通缉,自己曾心灰意冷,浑噩度日,而后十年不到的时间,已是改换朝代,天下气象一新,不禁大为感慨。

但目光扫视一圈,落在王氏身上,丘寺丞又隐隐觉得此女的表情有些奇怪。

“不好!”

王氏原本看得咬牙切齿,却极为敏锐,发现被注意,立刻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和其他妇人般好奇地张望,时而低声交谈。

丘寺丞的视线凝视片刻,不想失礼,这才移了开去,她暗松一口气,随着人流走动,等到远了,才快步离去,最终更是近乎仓皇逃窜。

此次出来本来就是看朝廷的反应,喜登通缉榜,又被关注后,再也不敢乱走,王氏一路回通惠河边。

通惠河就是燕京这段运河的正式名称,此时码头边一个个漕工吆喝着搬运货物,挥洒汗水,由于京师的建设,近来漕工已经成为了增长数目最多的工种,而码头也是城中管理相对最乱的地方,每天船只川流不息,南来北往,各色人都有。

王氏穿着朴素,打扮得就像是农妇,并不起眼,来到了一艘船前,跳了上去。

帘布揭开,万俟卨露出小半边脸,看到是她,才松了口气:“嫂嫂快进来!”

秦桧斜斜躺在船舱内,面色发白,腰间有伤口,透出淡淡的血腥味:“如何?”

王氏低声道:“朝廷通缉告示发了,那些金人定是被抓住,你们都在,奴家的名字也位列其上……”

秦桧叹了口气:“不出意料……不出意料啊……”

山海关士人投敌事件还未发生,秦桧就说服了完颜婆卢火,转移地点,暗暗分散。

理由很简单,这次士大夫北上不是结束,恰恰是一个开始,要细水长流。

而完颜婆卢火虽然对这种坑害同胞的手段,愈发地看不起,却也渐渐依仗,选择相信秦桧的安排。

这一安排,金人进去了,秦桧夫妇却逃得一难,在缉捕过程中,金人武士悍然反扑,吸引了大部分火力,秦桧夫妇趁机钻了狗洞逃离,辗转到了此处。

现在听到三人都以通敌卖国之罪,登上新朝通缉告示,他五官扭曲起来,深吸一口气道:“万俟兄,是我们夫妇连累了你……”

万俟卨心里其实恨秦桧夫妇入骨,语气里也掩饰不住恨意,干脆道:“秦兄莫要如此言语,是燕王重武轻文,要重现五代乱政,不给我等儒生活路!”

秦桧叹息:“我们都被燕王利用了,定是他早就想要对士人下手,却苦于没有借口,如今借势发作,真是暴君暴行!”

王氏则恨声道:“朝廷如此嗜杀,岂是治国之道?且瞧着吧,接下来定是四处烽火,乡绅豪强不会坐以待毙的!”

万俟卨更关注于如何脱身,提议道:“我此前联系了几位士人,都是前朝有官职的,一名杜充,字公美,相州人士,一名刘豫,字彦游,河北阜城人士,两人与西军将领刘延庆有旧,也有投金之意,或可送我们出境。”

秦桧奇道:“这两人为何要投金?”

万俟卨道:“他们都是哲宗年间的进士,本有大好前程,却被吏部考功刷下,苦求高俅不得,深恨之,如今朝廷更要赶尽杀绝,自是同仇敌忾!”

秦桧思索起来,缓缓地道:“经过山海关一事后,边境守卫肯定更为严密,现在出境太凶险了……我们反其道而行,南下去投相州韩氏如何?”

万俟卨不解:“韩氏?秦兄莫不是还希望他们念旧情?”

秦桧摇头:“我此前就与韩氏往来紧密,我若是在韩家中被抓出,那他们可就百辞莫辩了,只要处理好,他们反倒会帮我掩饰!等这段时间风头过了,再看金国如何,若是那群女真人能在北地站稳脚跟,再去投靠也不迟!”

万俟卨琢磨了一下,倒是觉得有理:“秦兄高见,与别处相比,还是韩氏最为安稳!”

秦桧露出疲惫之色,伤口作痛起来:“那便请万俟兄助我们夫妇一行了……”

万俟卨知道真要投靠金人,还得这位出面,只能出了船舱,吩咐起下人,很快船只驶出通惠河,往南而去。

到了大名府,他们上了马车,一路颠簸,秦桧伤口不敢给医师处理,又发了两场烧,昏昏沉沉的,不知白天黑夜。

这一日马车缓缓停下,外面传来说话声,他迷糊地醒来,轻声唤道:“夫人!夫人!”

王氏很快进来,露出喜色:“夫郎,你终于醒了!来……喝水,吃食!”

秦桧吃了食物,稍稍有了些精神:“这是何处?”

王氏低声道:“已经到相州了,在汤阴县中,我们正想办法联系韩氏……”

秦桧叮嘱:“要慎重,韩氏在此地有百年根基,我等要小心被灭口!扶我……扶我下去!”

王氏将他扶下了马车,相比起京师的繁华和拥挤,开阔的田地能让人心境为之一阔,但秦桧却没有半分感触,他现在走投无路,哪有心情欣赏风景,目光一转,落在不远处的屋子前。

一个壮实的农家孩子正好奇地看了过来。

(sdingdiannn/ddk56895872/69889938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