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 第三百八十三章 点拨

陈图甥舅处理完毕,番禺县令的位置空缺出来,蓝田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对姚歧说道:“陈县令不日就要离任,番禺不可一日无长,请姚公暂摄此位。”

“卑职感谢府君信任。”

姚歧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成了最后的获利者,旁边陈图看他的眼神变得奇怪起来。

蓝田从不做过于冒险的事,本可以借这契机更换南海的官员,但他选择了缓和的处理方式,蓝田的思路是以点带面,用榜样的力量辐射四方。

蓝田到任交州后,首先在苍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是因为这个郡人口最多,还因为苍梧的地理条件也好过郁林郡,再加上零陵郡与苍梧接壤,已经在交界处造成了前序影响。

等苍梧郡在改革中发生较大变化,那时候再向郁林和南海复制经验水到渠成。

蓝田见堂下几家欢乐几家愁,他语重心长地说:“平心而论番禺商行取利合理,甚至在价格上还有些让渡,这样做买卖的确是聚财之道,但不是什么财富都要赚尽,岂不闻‘伐冰之家,不蓄牛羊’?”

“卑职受益良多,此后当善加教导。”陈图是读书之人,他终于明白蓝田动怒的原因,自己的外甥错在与民争利。

王示听不太懂,只是站在那里点头附和。

给了大棒再给甜枣,是常规的用人手段,蓝田对着王示勉励道:“我看你很聪慧,就给你点拨一二,广州城建成后会大兴贸易,到时天南海北的商队会齐聚在此,若想脱颖而出就得另辟蹊径。”

“请府君为草民解惑。”王示商业敏感性极强,听蓝田这么说他马上来了兴趣。

蓝田意味深长地回答:“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这十六个字就是窍门,交州的物产相比中原不及,若想出众就需要从外部想办法,若能效仿张骞出番邦带回不一样的东西,那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听闻西凉兵祸不断,哪有人敢再往西域去...”陈图满脸担忧。

“府君的意思是出海?”王示试探问道。

蓝田点点头,“孺子可教也,海上虽然有风浪,但好在没有兵祸烦扰,交州以南就有些番邦,不过航海远行靠的是经验,越早就越有优势...”

陈图、姚歧还满脸茫然的时候,王示敏锐听出了蓝田的画外音。

虽然海运风险大但是收益高,现在番禺商行没有陈图的庇佑,转型去搞海上贸易的确是条出路,这一刻王示听得心动了。

“多谢府君赐教。”王示连忙称谢。

蓝田提醒道:“海上能走多远全靠船,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我省得了。”

处理完菜农事件后,堂外已经完全黑暗,姚歧与陈图欲设宴款待蓝田、高顺,但被蓝田要回驿馆陪妻儿为由婉拒。

直到蓝田淹没在夜色里,陈图绷紧的神经才松了下来,他叹了口气说道:“此事若非姚公从旁周旋,恐怕我甥舅两人要遇上大麻烦,府君比卫旌、士武厉害多了。”

姚歧笑盈盈说道:“同僚多年应该相互照拂,府君与卫旌、士武天上地下,陈县令你这完全没有可比性...”

“姚公现在才是番禺县令,我去到郁林后前途未知...”陈图黯然摇头。

姚歧摆摆手,“那不过是暂代而已,况且广州城一旦建好,番禺还存不存在都不好说...”

陈图皱眉肯定:“姚公说得有理,不过蓝府君我是真没看透,到底要在交州干什么呢?”

“府君立意高远,非等闲之辈可知也...”姚歧先是附和摇头,突然他想到什么灵机一动,喜道:“我当去请教成国先生(刘熙),他曾官居南安太守又是饱学之士,应该比咱们高明得多。”

“姚公不说我险些忘记,成国先生他今日就在现场,我之窘态尽入其目也...”

“毕竟府君动怒,有些失态也属正常,成国先生有君子之风,必不会轻看你的。”

两人闲聊的话题始终没偏离蓝田,陈图嘱托姚歧此后照拂番禺陈家,姚歧不好拒绝口头答应下来。

蓝田在番禺留宿一夜,初四清晨便作别高顺回广信。

过年期间百姓寻亲访友,官员之间也借此机会联络感情,蓝田虽然不喜欢这些迎来送往,但架不住那些下官的热情,特别是荆州的一些老朋友、老下属。

桂阳太守习珍拜访拉着李扬同行,零陵太守郝普则拉上了蒋琬。

蓝田还在零陵主政的时候,书报署行政级别位列郡级衙门之首,但郝普到任后不敢领导蒋琬,毕竟书报署这种机构郝普掌控不住。

郝普与蒋琬到广信除了拜年外,主要想确认书报署的级别与归属,这算是蓝田在零陵郡留下的尾巴。

正月初六,蓝田在广信接见郝普、蒋琬。

一番寒暄后,郝普将半年的情况作了汇报,因为坚持遵从原来的施政模式,所以郝普过得比桂阳更轻松,免不了一堆恭维吹捧的话。

蒋琬则因为人员大幅抽调苍梧,书报署的运转相对变得缓慢了些,他提议将长江报独立出来成为专属衙门,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团队的管理效率。

蓝田听后非常欣慰,当时书报署是给泉陵学堂的学子留去处,现在在交州的人手本就不够,确实可以解放教材抄录的人员,是时候掏出雕版印刷术了。

“公琰言之有理,此次回零陵可将不涉及长江报的全停了,以后泉陵书报署专心做长江报。”

“那以后泉陵学堂的教材?”

蓝田:“先让儒科的学子自行誊抄,回头从学堂刮摩科挑些擅雕刻的匠人,我一并解决教材与报纸的誊抄问题。”

“雕刻匠人?府君难道有什么妙计吗?”蒋琬满脸疑惑。

蓝田点头解释:“用印章的方式印书、印报,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员,长江报现在一年十二期,只需要阳刻十二个模子就行了。”

蒋琬目瞪口呆:“府君奇思妙想,真乃天下之奇人也...”

蓝田尴尬一笑,借用古人的功劳实在脸红,但是他是在推动科技进步,厚颜无耻也值得。

(sdingdiannn/ddk32323987/72483576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