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 第八百一十九章 孙权毒计助魏国

“你不会告诉孤,曹真也中瘟疫败了吧?”孙权激动地问。

胡恪摇头回答:“刘备军正月攻克陈仓、占领长安后,曹真后率大军从陇山道绕行长安,结果被黄忠、魏延挡在渭水,两军对峙期间,张飞率部击退凉州刺史张既,夺取了望垣、冀县等天水郡大城,曹真因为街亭粮道中断,不得已退到安定去了...”

“呵呵...”孙权发出奇怪的笑声,然后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曹丕在西线部署的都是什么废物?孤记得张既也是魏国名臣,为曹操平定雍凉做出了很大贡献,可据城防守还敌不过张飞?刘备在关中究竟多少人?驻守潼关的兵马不懂出关牵制?”

“呃...张飞虽然兵力不多,但他麾下有几个破城的内应,加上有威震西凉的马超在,天水功曹梁绪、主簿尹赏等人全部临阵倒戈,太守马遵、望垣守将赵渔皆战死,张既最后兵败退守陇西郡,另外魏将朱灵曾出潼关策应曹真,可惜被赵云挡在了华阴...”胡恪声音越来越小。

内应,叛变?孙权又联想到陆逊,心说幸好孙布逃了回来,否则江东可能也要出大事,刘备一方怎么这么喜欢玩煽动?

“曹真退守安定,张既退守陇西,赵云挡住潼关朱灵,刘备不就在关中立住了么?只要关羽能牵制住曹休,雍凉早晚都要丢掉,刘玄德来势汹汹,这是要挡不住了?”孙权眉头紧锁。

“魏国在雍凉以杀止战,所以羌胡氐人造反不断,如今张飞占据天水,以马超在羌胡人心中的威望,彻底打下凉州只是时间问题...”胡恪点头附和。

“不行...不行...”孙权站起来原地踱步,刘备的强大让他坐立难安。

因为魏国内部叛乱不断,加上有长江天堑、江东精锐水军,所以孙权不怎么担忧魏能灭吴,反之刘备一方厚积薄发,现在同样占据长江之险,如果与东吴彻底决裂,他担心抵挡不住。

“孤要帮帮曹丕,否则唇亡齿寒...”孙权下定了决心。

胡恪好奇地问:“江东将士新败淮南,最近又在进行防区调动,恐怕没有余力去帮忙吧?”

“交州有什么动作没?孤指的是陷阵军怎样了?士家轻易就丢了交趾,蓝田不会让陷阵军歇着吧?”孙权把话题引回蓝田身上。

“据广州回来的商船提起过,陷阵军上个月在番禺港登船,船队顺着郁水去了北方,也许是支援荆北战场去了。”胡恪回答。

“一定是的。”孙权嘴角轻轻扬起,然后信心满满地说:“三年前关羽和曹操南阳大战,蓝田就派陷阵军去支援过,关羽现在的压力可不比上次轻松,特别是曹仁淮南所部去支援的情报,即便蓝田不想出兵,关羽恐怕都会写信去求援,刘备现在关中自顾不暇,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蓝田。”

“想来应该是这样,但曹仁毕竟病故了,淮南的兵马也没参战,咱们是要趁广州空虚,集结兵力攻打广州城么?”胡恪说完后好奇地追问。

孙权微微摇头,“蓝田这厮太狡猾,孤这一次不能失败,所以要等等荆北战场演变。”

“呃...那...”胡恪不知所措。

“则诚你先等孤一会,孤修书一封送给曹丕一计,如果他能大胆的采用,一定能打败那红脸贼,还有可能留下陷阵军。”

说罢将衣袍一甩,孙权跪坐在案前准备写信,胡恪做人做事极有眼色,见状立刻跟过去递纸、研墨,他想知道孙权有什么计谋,竟然口气如此的大。

孙权提起毛笔疾书,胡恪看了书信内容心惊肉跳,心说曹丕真敢用他的计,还真有可能取得胜利,只不过曹丕能不能同意不好说。

孙权建议把淮南染疫的士兵,全部派到荆北前线去送死,通过战争把瘟疫传给对方,因为染疫将士战斗力低下,为了成功传染给关羽军,曹丕要舍去相当数量的正常士兵,以两败俱伤的方式结束战斗。

魏**队士兵比关羽多,只需控制同等数量的伤亡,荆州军团就能彻底崩溃。

“则诚,你认为怎样?”孙权指着信纸得意地问。

“大王此计太壮烈,魏国也会因此实力大减,曹丕未必会采用...”胡恪抱拳回答。

孙权皱眉严肃地说:“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曹丕连这点魄力都没有,他拿什么去击退关羽、刘备?魏国迟早败在他手里,要是孤遇到这种问题,绝对不会有丝毫疑虑。”

胡恪表面上点头附和,心里却是一阵唏嘘,总之站着说话不腰疼,曹丕如果让你去拼,恐怕就是另一种口吻了。

案上的书信墨迹干后,胡恪折叠装入信封,只听见孙权嘱咐:“则诚,你尽快派人将信送至洛阳,暗中联系陈群促成此事,我们不能看着刘备坐大,陈群若是遮遮掩掩不愿帮忙,你就以司马兄弟相威胁,咱们替他照顾得够久的了。”

“呃...末将正想请示,因为长期待在解烦卫里,没时间监督司马兄弟,他们现在已渐渐长大,留在余氏商行会误人子弟,两人身上背负血海深仇,其实可以调到营中历练,他日用来伐魏可做急先锋。”胡恪抱拳说道。

孙权捋须回答:“司马家仇人必在魏国,而且曹氏宗主的嫌疑最大,则诚的提议相当不错,注意给两兄弟灌输仇恨,也不枉吃江东几年米粮。”

“唯。”胡恪说完又补充,“司马兄弟出身名门,现在虽没有到弱冠之年,但既然提前让两人从军,末将建议可给他们表字,以显示大王对他们的爱护。”

“善。”孙权点头肯定,随后自言自语:“只不过师、昭两名,该表什么字呢...”

“呃...”胡恪欲言又止。

孙权指着胡恪吩咐,“则诚如果有好的建议,不妨说出来一起参详...”

“经过末将这两年与之相处,司马兄弟虽同出一母,但性格却截然不同,好好培养或可成大器,司马师尚武,司马昭尚文,大王何不以文武表之?”胡恪抱拳提出建议。

“尚武、尚文?”

“武侯、文侯如何?以文武治世而封侯,寓意还挺不错的,陈群应该很喜欢。”

孙权微笑点头,“虽然直白了些,但寓意很不错,就这么决定了,则诚送司马兄弟大礼,他该认你当义父的...”

“司马兄弟出身望族,末将出身寒微何德何能?我会告诉两兄弟,这两个表字是大王赐的。”胡恪连忙摆手。

“则诚别再说什么寒门,江东张家可是大族,如今你已是解烦卫左部督,早晚是张家的脊梁,要抓紧在张家掌握话语权,进而影响到其他士族。”孙权严肃说道。

“唯。”

(sdingdiannn/ddk32323987/70570398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