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 第九百一十五章 司马辣手震洛阳

淮南战场有蒋济的合肥驻军,西北方向有汝南太守满宠所部,正北方向谯县有豫州刺史贾逵的驻军,东北方向有徐州刺史夏侯儒的泰山兵,周边能调动的资源和兵力虽不少,但没有像曹仁那样有能力的大将来统领。

蒋济现在不是要兵马钱粮,而是需要一个大统帅。

曹丕最近十分烦躁,突袭长安的战略失败,洛阳内外又谣言盛行,这次没有涉及钟繇、陈群那样的重臣,反而是些任闲职的小官。

朱铄的人在巡查期间,截获了不少通敌书信,但因其大部分没留下姓名,只能统一交给司马芝处理,并且秘密上报给曹丕。

司马芝的断案能力极强,他根据朱铄提供的少量线索,顺藤摸瓜查出了大量罪证,三天内挖出涉事官员达数十几人,但这些人身后都都有大士族做靠山。

虽然司马芝铁面无私,但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最终只能报天子圣裁,就像曹洪的情况一样。

曹洪欺君罔上的案子,最终由卞太后出面求情,曹洪被削爵罢官贬为庶民,积累了数十年的财富全被没收。

曹丕看过通敌人员名单,很清楚这些人背后都有大树,为了不动摇国之根本,他拿出皇帝的忍耐力,最终选择了冷处理。

曹丕能够坐在皇帝宝座上,离不开河南士族的支持,此时魏国内危机重重,这些人即便该杀都不能自己出手,这一刻他想到了司马家灭门。

暗杀是个低劣的手段,曹丕还在犹豫要不要让朱铄出手时,淮南的坏消息送到了他的手里。

蒋济送来的淮南军情,比突袭长安失败影响还要大,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煽动,摇头叛国的人会越来越多。

去平洪殿商议军机的途中,曹丕看到高瞄身边的司马昭,突然灵机一动冒出个念头,在汉朝传承几百年的时间里,很多皇帝都用宦官牵制朝臣,自己身边有个现成的人选,何不好好利用起来?

曹休、陈群等人已等在平洪殿,曹丕入殿后挥手免礼,一改往日颓废的作风,直接对夏侯尚点将:“伯仁,朕命你为征东大将军,都督徐州、扬州、豫州诸军事,一定给大魏把淮南守住了。”

“呃...末将?”夏侯尚疑惑地指了指自己。

曹丕点点头,“别怀疑自己能力,卿是先帝夸过的人,现在淮南周围能调动兵力,还足足有**万之多,但是缺一能人去统御,文烈要对付关羽无法抽身,朕只能倚仗你了,不会让朕和先帝失望吧?”

“若末将让淮南失守,绝不会活着回见陛下。”夏侯尚等同立了军令状。

“淮南周边之兵马,以俊林(夏侯儒)的泰山兵最强,你们兄弟要好好配合,那蓝田新得扬州立足未稳,但这么快就向淮南发难,看来也是急功近利之人,也不知统兵作战能力怎样,倒是那个甘宁是个狠角色,卿到还是依托合肥防守,朕不信孙权在合肥数战数败,蓝田就能改变这个结果。”曹丕说得壮怀激烈。

曹休见状提醒道:“陛下不可轻视蓝田,此人虽然没有什么武艺,但三个月时间就能灭吴,说明其威胁未必比关羽低,刘备能让此人独镇一方同理,孙权大概就是败于轻敌,我们要引以为戒。”

“文烈话虽有理,但关羽现在直接威胁宛、洛,刘备在关中又渐渐站稳脚跟,朕不可能再往淮南倾斜军事资源。”曹丕表情沉重。

“陛下说的也是,那蓝田如今坐镇建业后方,以甘宁为爪牙袭扰庐江,估计是想试探我军实力,伯仁在淮南一定要稳住。”曹休好像提醒夏侯尚。

“我省得了。”夏侯尚点头附和。

“好了,你们再议一议,朕有事先回宫去。”曹丕说完起身便走,干净利落让众人起疑。

曹丕移动的脚步很快,高瞄和司马昭小碎步跟着,突然曹丕停下来问:“武侯,你在建业待了两年,江东人就那么软弱吗?随便来个人都可以镇得住?”

司马昭一怔,连忙拱手回答:“陛下从何处听的谣言?江东内部矛盾很严重,就连孙权都制衡不好,您忘了韩综那件事吗?当时闹得鸡飞狗跳似的,奴婢认为蓝田也镇不住。”

“武侯说得很有见地。”曹丕点点头,然后转身对高瞄吩咐:“小高,你去找一趟谢少府(谢奂),司马的品级提为中黄门。”

“唯...”高瞄躬身离去,心说关系户果然不一样,自己当初混到中黄门,足足花了三年时间。

司马昭独自跟随曹丕来书房,曹丕先把司马懿拿出来夸了一阵,然后再逐步把司马昭引入话题,即利用司马昭与陈群、司马芝的关系,重新调查上次洛阳谣言的事,要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来震慑那些摇摆不定的人。

“奴婢不过十三岁,这么大的事办得好吗?”司马昭装得人畜无害,实际曹丕的做法正中他的下怀,想要快速获得权力,需要无数的机会积累,惩处通敌叛国的罪人,无疑是个好机会。

司马昭变得这么会装,也跟在江东期间的经历有关,因为和胡恪接触得实在太多,他学会了什么叫人有千面、处处示弱才是强,可惜曹丕不明白他的心思。

“武侯放心,朕会相信你,就像相信仲达(司马懿)那样,大胆去办事就是了,朱将军(朱铄)会暗中助你。”曹丕正色说道。

“唯。”司马昭躬身行礼,他低头的时候笑了,如果能跟禁军扯上关系,对查清司马灭门案大有裨益。

司马昭成为中黄门后,对内拉拢结交以高瞄为首的宦官,对外利用与陈群的亲密关系,帮助曹丕开启了通敌叛国案,随后在洛阳掀起政治浩劫,涉及的官员足有六七十人。

司马芝之前查出的通敌者,在这场风波中借司马昭的名义,全部让朱铄暗中逮捕处决,京城内一时人心惶惶,年轻的司马昭遂以辣手声震洛阳。

这场动荡最后波及到高层,太尉钟繇因魏讽案发牢骚被人告发,便在陈群建议下主动致仕,最倒霉的当属尚书仆射杜畿,他被政敌攻讦,说他勾连同乡法正叛国,杜畿为了自证清白,在尚书台用白绫自缢。

洛阳政局波诡云谲之时,蓝田并没像司马昭猜的那样难,他简单与士族们‘搁置争议,共同合作’,江东表面上被本地士族掌控。

蓝田没时间跟淮泗派、江东派玩平衡,分批把淮泗派官员迁出建业后,他和江东士族达成了一个默契,即丹阳、吴郡、会稽三郡参照旧制,政治上放权给本地士族做主,但军事上必须要出钱出粮。

(sdingdiannn/ddk32323987/7021315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