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武侠 > 道起终南 > 第106章耽罗岛

道起终南 第106章耽罗岛

作者:豫州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2-03-21 15:37: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现在,玄阳的计划已经开始执行,阮氏兄弟的水军,也已经在耽罗岛立下秘密基地,整个计划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梁山的下一步就是征伐耽罗岛,全取耽罗岛。

到时候大军出征,玄阳必然要远离水泊梁山,前往耽罗岛统兵坐镇。

玄阳这一去耽罗岛,乃是抢人家地盘,这可不是三五日时间,最起码也要半年一年的。

可是,这水泊梁山诺大的基业无人照看,不仅玄阳不放心,李彰更加不放心。梁山不仅有李氏数百年的积攒,还有李氏复国的希望,数百年来李氏从来没有距离复国这么近过。

李彰本以为玄阳会老老实实的呆在梁山积蓄实力,以待时机。哪知道玄阳战略眼光超乎想象。居然绕过大宋,直接图谋朝鲜半岛。玄阳的战略规划,以及建国畅想,李彰极为的认同,梁山即使再不济,也可以攻下耽罗岛复国。

盘算良久,李彰这才定下心思,前来替玄阳坐镇梁山。

王进和父母上山,玄阳心中大喜,直接在梁山大宴三日。

然后,安排王进进入讲武堂为教习,玄阳也信守承诺,并未暴露王进的真实身份,直到这时王进才彻底放下心中的担忧。一心一意为梁山培养人才。

王进带来大宋禁军成体系的正轨的培养机制,弥补了梁山不少的不足。

梁山好汉的实力经过王进正轨的教导,也提升不少。

而李彰这边,在玄阳的亲自干预下,迅速接管了梁山的一切。

李彰是玄阳的父亲,代玄阳执掌梁山天经地义,而且梁山的中间力量又是李氏旧部,所以,李彰上位毫无阻碍。

而安排好一切的玄阳,有投入到极为繁琐忙碌的支援耽罗岛的准备工作中。

梁山占领耽罗岛一事,非同小可,自然要做好万全的规划。

高丽王朝虽然不在意耽罗岛,但是,作为一个立国百年,疆土千里的王国,被一个贼寇欺负上门,侵占国土,怎会忍气吞声呢?

不要说高丽,任何一个王朝都不会容忍的。

梁山现在的兵力情况是;五团步兵,一团骑兵,两团水军。但是,各部兵马除了水军之外,都不满员。

玄阳首先规划的是水军;两团水军分驻梁山和耽罗岛,并且承担两地的兵马物资运输和守卫。

剩下的五团步兵和一团骑兵,玄阳准备只留下一团步兵守卫梁山,其他的要全部带到耽罗岛。

一旦高丽王朝得知耽罗岛失守的消息,两方终会一战,兵力不足可不行。而此时大宋虽然民间混乱,但是整体局势平稳,梁山也未曾竖起反旗,招惹大宋,短时间内尚无战事。留下一团步兵和一团水军守卫足矣。

四团步兵和一团骑兵,虽然不满员,但也有近四万人马,如何安全运输,到达耽罗岛倒成了大问题。

不过,阮氏三兄弟先前率领的船队,倒是带走了数千兵马,也算是给梁山下一步的给运兵减轻了许多压力。

接下来的几个月,从耽罗岛返程的梁山水军,在锦衣卫和谍报卫的全力协助下,对于黄河沿岸的官员,或威胁,或贿赂,开始大规模运兵。

即便如此,梁山船队数次往返,才完成运兵计划。

政和一年,九月中旬。

在李彰接管梁山后不久,玄阳就随着船队出海,前往耽罗岛了。

这个时代,无论大宋还是高丽或者契丹,对于孤悬海外的领土,并不是那么重视。耽罗在高丽的整个体系中也并不受重视,否则梁山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耽罗郡的官员怎会不知。

不是耽罗岛上的高丽官员不用心,是在是岛上的官吏太少了。耽罗岛对于高丽朝堂来说,就是流放之地,没有那个官员愿意来耽罗岛为官。就和大宋的海南岛一般。

政和一年。12月,梁山运兵行动刚刚结束,梁山大军就在水军的协助下,封锁耽罗岛航道,悍然发动攻击。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梁山就顺利占领,并封锁整个耽罗岛。

耽罗岛面积1845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适宜民居,可养民百万。岛上的原住民并不多,官府户籍中,整个耽罗岛民不到一万户,也就几万人,真正的地广人稀。

占领耽罗岛后,玄阳把整个岛划分为1府18县。然后,任命金剑先生李助为耽罗府太守,卞祥为耽罗府都尉。负责耽罗岛的文武之事。耽罗府余下18县的县令,都是梁山培养数年的文吏,不过大部分都是李氏出身。

玄阳对自己麾下势力的行政规划,仍旧延续倚天世界的政策。州-府-县-乡-保甲,五级。

不过占领梁山占领了耽罗岛,可不代表这耽罗岛现在就属于梁山。耽罗岛还需要梁山好好的消化。而消化一个陌生领地,最好的方式就是移民同化。

大宋这些年天灾**不断,民间有足够的流民,让梁山进行迁徙。

稳定好耽罗岛的局势后,玄阳一方面安排大军开垦土地,就地军屯;一边令船队往返大宋,开始运输早就准备好的百姓。

梁山这些提前准备好移民的百姓都是水泊附近的百姓,但是,八百里水泊虽然不小,可是愿意移民的百姓终究不多。

大宋百姓的乡土情结集中,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根本不会离开时代居住的土地。

其实,这也怪梁山。

玄阳自在水泊梁山立寨以来,便盯上了民间的土豪劣绅,血淋淋的结果告诉这些土豪劣绅为恶乡里的结果。数年下来,导致梁山附近民间大户、官府小吏,甚至是山匪强人都很少敢欺压百姓了。百姓的日子着实好过不少。

既然能活下去,虽然有些清苦,又有谁会背井离乡呢?

水泊梁山周边愿意移民的百姓有限,但是整个大宋愿意移民的百姓,再来几个耽罗岛都养不下。

锦衣卫、谍报卫,在玄阳的亲自指挥下,沿着大宋漫长的海岸线,开始蛊惑百姓,贿赂官员,招募流民和破产的百姓。

一者,这些地方远离大宋中枢,不易被大宋察觉。

二者,虽然讲靠海吃海,但是,大宋沉重的赋税,让这些靠海的居民身无分文。否则,也不会再明教起义时,方腊振臂一呼,从者云集。

(sdingdiannn/ddk36530979/73268979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