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武侠 > 道起终南 > 第64章洛阳

道起终南 第64章洛阳

作者:豫州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2-03-21 15:37: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汉军的剿匪虽然声势不小,但是,仍有不少顽匪积盗难以清除。

警部、六扇门、锦衣卫联手调查,这才发现原来这些匪患背后都有大大小小的武林势力参与。

江湖中无论正邪两道,都跟这些欺压百姓的山贼匪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武林中人本就不事生产,全考供养。

就拿少林寺来说,嵩山脚下的良田、店铺都是少林的产业。

而且少林俗家弟子遍布天下,依靠少林的名山开设镖局,建立帮派等等。甚至有弟子直接落草为寇劫掠商旅,要说这些不法之徒与门派势力没有关系,根本不可能。

汉军本就起于江湖,武林中的那些龌龊,玄阳心中清清楚楚。

只是如今天下未定,汉军暂时腾不出手来,处理江湖中事。不过玄阳还是严令,警部、六扇门,锦衣卫、警卫军配合严打江湖中的不法之徒。

警部负责维持治安,六扇门负责镇压江湖势力,警衣卫负责探听消息,警卫军大军作为后盾。四部配合,清缴天下。

武林中人虽然高来高去,但是,汉军四部中的高手也不少。

比如说六扇门、警部中的武当七侠和原来的明教、全真教的高手。更何况还有张三丰这位天下第一人坐镇。

虽然短时间无法全部清除武林中人为祸,但是,武林中人在汉军治下活动也变得温和许多。各地为恶的小势力更是连根拔起,送入劳改营中,修桥铺路。

元至正十四年底。

汉王府统筹规划,半年时间苦修内功,汉军集团治下虽不说焕然一新,但也是初定根基。大多数百姓已经开始接受汉军的统治。

军政调整完毕。

修养生息半年,御林军,汉军早已是磨刀霍霍,求战心切了。

汉军半年时间的停战,也给了元廷喘息之机。

汝阳王留守大都,从各地抽调兵马,招募人手,整训编练,竟然生生凑齐了二十万大军。

不得不说,蒙古大军纵横天下,元廷虽然风雨飘摇,但是这底子还是很厚实的。

汝阳王果然是柱国之才。

元至正十五年二月。

玄阳以右枢密使范瑶为帅,领两师八万人马出征西南。

以左枢密使杨逍领御林军一师、汉军一师,两师九万人马出征西北。

枢密使殷天正领御林军一师,汉军两师,三师13万人马,出征山东。

当初庐州大战,汉军缴获的军马足有十几万匹。

汉军这半年也是以御林军为主,组建了九万骑兵。御林军三师,每师就有三万骑兵。

当然汉军和警卫军中也有骑兵,只是没有御林军规模大罢了。

三师御林军,两师出征,剩下的一师,则是随扈玄阳,来至洛阳。

玄阳虽然在集庆称王,但是,并未在集庆建都。

玄阳选定的未来首都就是洛阳。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居中而控四方。作为首都最为适合。

洛阳一城,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11个王朝在此建都,可为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更重要的是,洛阳北有黄河天险,背倚邙山坐北朝南,三水五山八大关为屏障。龙盘虎踞,最是适合。

选定洛阳为都城后,玄阳便任命李善长刚刚推荐的工部部长胡惟庸为洛阳令,负责营建新都。

胡惟庸不仅把汉军领地各处的劳改营中服役的匪盗,劣绅,送往洛阳营建新都,就连庐州之战的二十万战俘和汉军攻取天下俘虏的元军也全部送来。

营建洛阳新都的人手整整有近五十万人。

为了看管这五十万人,玄阳亲领一师御林军,两师汉军,坐镇洛阳。

汉军的这十几万人马驻守洛阳,不仅仅为了震慑五十万俘虏、匪盗。还虎视山西,窥视河北,另外还可以随时支援出征山东的殷天正。

洛阳新都规划的极为庞大,共分为皇城,官城、内城和外城。

皇城为宫城,乃是帝王居所。

官城乃是百官居住办公之地,汉军五院皆在官城。

内城乃是汉王府的各种附属机构,比如说;医院、大图书馆等。

当然内外城都是百姓居所,以坊市划分。

汉军除了出征和驻守的洛阳的七个师之外,还有三个师被玄阳派驻到贵州、浙江、江苏。

贵州的一个师,作为范瑶后备,随时支援。同时也协助警卫军,镇守广西、广东、湖南、湖北五州。

浙江的一个师,则师协助警卫军驻守福建、江西。

江苏的一个师,打造船只,该陆为海,同时镇守江苏、AH。

汉军出征的三路大军,除了殷天正的这一路,遭到汝阳王的强烈抵抗之外。

杨逍、范瑶的西南、西北之旅进展极其顺利。

至正十五年(1355)底。

范瑶大军已经全取云贵川西南之地。

杨逍大军也攻下陕甘,正在回兵进攻山西。

经过一年的苦战,殷天正也终于从汝阳王手中攻下山东,虎视河北。

其实,这三路大军中,就数殷天正这一路最为艰难。

汝阳王的统兵之能不在脱脱之下,可谓是当世名将。

若非汉军精锐,殷天正又步步推进,稳扎稳打,说不得要在汝阳王手中吃了大亏。

汉军征战天下,各路义军也是纷纷归附。

这一年来,玄阳记忆中,元末的各路英雄,开始展露头角。

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汤和、冯国勇、傅友德、张定边等等,这些军神名将,开始显露他们的过人之处。

不过汉军早已定下大势,这些人只能为汉军的发展加砖添瓦,再无法搅弄风云。

比如说朱元璋。

元至正12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郭子兴乃是明教麾下,受汉军掌控。

郭子兴这一路义军有汉军在背后支援,发展的倒也顺利。

庐州大战时郭子兴部划归殷野王统领,庐州大战因为玄阳谋划,恶战并不多,所以朱元璋并未在汉军体系中崛起。

战后汉军重组,朱元璋被调入汉军充任营正。

而后大军出征,朱元璋累功升迁为汉军团正,掌8000精锐士卒。

汉军制度完善,即便是豪杰英雄也要一步步升迁。

(sdingdiannn/ddk36530979/6669557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