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李尘李承乾 > 第883章

李尘李承乾 第883章

作者:佚名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4-08 03:36:0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883章

炀帝大业三年四月曾下诏曰:“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激贪励俗,有益风化。“

“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并为廊庙之用,实为瑚琏之资。才堪将略,则拔之以御侮;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以此求治,庶几非远。文武有职事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

上述“十科”中,就包含了武举。只是当时科举取士,科目都是临时规定,并没有像后来那样形成为定制。

唐贞观十二年,李世民更加注重选拔武士,“始置左右屯营于玄武门,领以诸卫将军,号‘飞骑’。其法取户二等以上,长六尺阔壮者,试弓马四次上,翘关举五,负米五斛行三十步者。复择马射为百骑。”

显然,在武则天正式开武举之前,唐代也已有了某些课试选拔武勇人才的成法。

武举制度正式建立应是在武则天当政时。

武则天长安二年,按照明经科考试方法,选拔武艺人才,送于兵部。《通典》又载:玄宗开元十九年,下诏令武贡人与明经进士一起“同行乡饮酒礼”。

能够和进士一同饮酒,这足以见得,李隆基对于武贡人的重视程度。

天宝六载,玄宗再次下诏云:“文武之道,既惟并用,宗敬之仪,不可独阙,其乡贡武举人上省,先令谒太公庙,每拜大将及行师冠捷,亦宜告庙。”武举之制,至此彻底确立下来。

武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有:“长垛”、“马射”、“筒射”、“步射”、“穿劄”、“翘关”、“负重”、“材貌”、“言语”等十个方面。

隋唐创武举制度,在华夏武术史上是一桩绝无仅有的大事。

武举内容的确立,实际上是对武术精炼化、规范化的结果。武举制度的创立,实际上也是对武术本身的推广。

根据记载,唐代大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

仕途之诱,无疑能激发更多人的习武热情,故武举制的影响和意义不可低估。这一面向社会各阶层选拔武勇之才的方法,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袭。

再者,唐代民间的武侠风气十分盛行。

盛唐气魄表现为政治较开明,不设夷夏之防,中央王朝、内陆与少数民族、外国交通联系紧密。这就使得游侠剑客有了自由活动的环境。

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习俗得以向中原渗透,因而为隋末和有唐一代创造了普遍尚武任侠之风。

在尚武任侠之风尚中,唐王室成员身体力行。

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员精通韬略的猛将,据说他曾在战场上手刃千人以上。其兄弟建成、元吉等,皆武艺超群、勇猛善战。

史载李世民手下集有猛将剑士千人,他们在其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立下殊勋,“玄武门之变”一举消灭了政治对手,从而使其登上皇位。

李唐皇族尚武的传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延续着。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载:太子与汉王元昌关系亲密,同好武艺,常分左右两队,二人各统一队,“披毡甲,操竹矟,布阵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

正所谓上行下效,有了李世民的带头作用,唐代民间尚武任侠之风也盛极一时。柴绍“幼矫捷有勇力,任侠闻于关中。””刘弘基“少落魄,交通轻侠。”诸多这样的记载,史不绝书。

唐代诗人写侠客事的极多,诗歌很多也都在讴歌武侠,如李白便有一首著名的《侠客行》,其中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该是何等的功夫?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犹闻侠骨香”,“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潇洒?

(sdingdiannn/ddk72078000/7722658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