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十三章:长安纨绔

养成一个大唐 第十三章:长安纨绔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5 01:4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姜云明坐着程咬金家的马车回到了城外的庄子里,给了车夫点赏钱便让其离去了。李二给姜云明的封户是以田家村为中心的周围七百户以及1000亩永业田。李二知道姜云明在大唐就只有田家村的那个坟头还算是他的牵挂,所以给他的封赏是以田家庄为主。

姜云明本该搬去自己的封地,只是田家庄之前并没有人建府,李二派皇宫的工匠去给姜云明操办了,所以姜云明还是住在原来的庄子里。虽说李二将杜如晦这庄子赐给了她,但是哪有住在别人家地盘上的道理?

姜云明回到书房,将哮喘的病症以及注意事项让管家执笔写了下来。没办法,现代人哪有几个能写好毛笔字的?写姜云明写,但是写的李二能不能看懂姜云明就不知道了。姜云明差人将方子送进了宫。

庄子后的几间屋子原来是放杂物的地方,姜云明让人腾了出来,在周遭的村子里找了一些针线活儿好些的妇女,在此轮班倒的制作棉衣。这些棉衣往小了说是北上士兵们的命脉;往大了说那是关系着大唐万千百姓能不能吃饱饭的关键,是以姜云明很是上心,不吝惜的给了高工钱,让妇女们一定要认真。农家妇女们感恩戴德,保证做出让姜云明满意的棉衣。

姜云明让管家备了车,他准备去长安城里看看调料,为他推广鸡鸭做准备。后世常用的调味料在大唐很多都是被当做药材使用的,人们并没有发现它们还能调味,让食物变得更加好吃。这个时代的食物除了炖就是煮,然后再加点盐就完了,使得姜云明吃的都有些反胃了。

说起大唐的不好姜云明满心怨念。来到大唐一年多了,吃的就那么几样。在田家村天天喝米汤,吃野菜。现在他的用度由李二报销,终于能顿顿吃肉,还都是炖煮的,而且就只有羊肉。猪肉在唐代被称为贱肉,都是穷苦人家解馋的,所以基本买不到,再者是现在的人养猪都是没有骟过的,很骚。牛肉就更别说了,耕牛的重要毋庸置疑,私宰耕牛是犯法的,也就那程咬金家的牛三天两头不是撞死就是摔死的。

姜云明坐在马车里,怀念着后世的生活。在大唐蔬菜就白菜莴苣那么几样,主食就是大米小米和小麦,大豆现在的人们还不懂的怎么制作,只会炒了当零嘴吃。就连拉屎擦屁股都得用竹片片,剌的姜云明屁股疼,对上厕所都有阴影了。

马车很快就到了长安城,姜云明吩咐车夫直接带他去东市药店。姜云明慢慢习惯了长安城这古色古香的街道,哪怕是新建的房子。看着市集上来往的人们,自己不到一个月之前和他们一样,为了生活忙碌。再看看现在自己现在起居有人伺候,出行有人驾车,颇是感慨。

到了药店,姜云明将单子交给了药店伙计,伙计见姜云明要的药材毫无搭配,且需求量极大,急忙去找了掌柜的。

掌柜的不停地和姜云明说药材要注意君臣佐使,还有各种禁忌,不能随意吃的。姜云明听了许久,甚是不耐烦,直接告诉他这不是用来吃的,让他照量给就是了。

姜云明从掌柜的目光中看出了二傻子和败家子这两种意思,但是实在是和他没法说。那不成要告诉掌柜的这些药材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用来做菜的?那估计掌柜的就真的将他当成了傻子。

——————

姜云明将药材带回了庄子,长孙皇后的人迟迟没来找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仓库腾出来制作棉衣了,药材只能放在了书房,闹得满屋子药味儿。本来姜云明闲暇之时还去书房看看书现在也不去了。繁体字虽然不懂但是也能看个大概,国人似乎都自带繁体字识别系统,繁体字虽然不能认识全部但也能理解个**不离十。

大唐的生活很无聊,没有后世的电脑,电视,连电都没有,每当入夜姜云明只能早早入睡。怪不得古时候人们都生那么多孩子,实在是天黑了没事儿干啊。

九月初。农妇们终于是将棉衣全部做完了,姜云明看了看,针脚细密,没有一件漏出棉花的。额外给了农妇们一些赏钱,农夫们千恩万谢的走了。

高昌国归来的士兵带的棉花很多,制成的棉衣足足二百有余。多出来的棉衣姜云明送给了李二,李二说他要好好的收藏,这棉衣意义非凡。

李二给了姜云明手令,姜云明让人将棉衣装车,拉到了军营。李二早已差人告知了程咬金,程咬金就站在营门前等着姜云明。

营门前的程咬金没有往日在姜云明面前大大咧咧的模样,他知道该来的总会来。程咬金得知极北之行后久久无言。他不愿让自己的兵去冒这个险,但是事后巨大的收益让他也无法拒绝。

程咬金带着姜云明来到了特意为那些将士们圈起的营地,本来笑闹着训练的将士们看到了姜云明,再看看后面的马车,都沉默了下来。他们知道自己该出发了。

姜云明上前开口道:“大家,集合吧,该来的总归要来。这次远行各位很可能白白牺牲,但是云明也没有办法。在这之前云明再问大家最后一次,有没有后悔的,这是最后的机会。”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后退。

“好!”姜云明感叹。“本来云明准备让一百人参加这次的行动,但是高昌国归来的同僚们带回来了更多的白叠子,云明会再选百人与你们同行。现已是秋天,马上即将入冬,新选的将士没有时间在训练,路上希望各位互相帮助,砥砺前行。诸位请谨记,如若路上有人冻伤,肢体发黑,一定莫要心软,若不壮士断腕,则有性命之忧!云明与陛下在长安,静候诸君佳音!”

姜云明内心有些复杂。他明白这些将士此行十能存一就已经不错了,白令海峡凛冽的寒风不知道会让多少将士永远的留在那里。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此行回不来的将士都是因为他姜云明的一句话而死的!

姜云明叹了口气,以土代雪,演示了雪屋是怎么建造的。想来因纽特人时代凭着雪屋生活在那北极圈附近,这雪屋多少能让这些将士在那寒冷之地感到暖和一点。

姜云明走了,将士们被安排在了三日之后出发。家离得近的被放回家住两天;家离得远的赶不回来的则让人写信送回。这或许是他们见家人的最后一面,所写的书信都有可能变成遗书。

军营外,长孙皇后的人在等着姜云明,姜云明等了他几天,终于是来了。车夫驾车,回家取了他所写的菜谱。就让长孙皇后的人带着他去了长安城的酒楼。

酒楼名叫醉云楼,很是文雅。处在东市最繁华的地方,想来是长孙皇后精心挑选过的。长孙皇后的人和掌柜的交代了几句,这醉云楼以后便姓姜了。

姜云明亲自到后厨,给厨子做了一遍。鸡肉是炖的,和唐朝的做法没什么不同,只是有了香料的参与味道就完全不同了;鸭肉是红烧的,唐朝没有红烧这一说,所以厨子们很是新奇。

尝过了姜云明做的鸡鸭,厨子们惊为天人,直言这是神仙才能吃到的美味佳肴。姜云明笑,唉,古人的见识真少。

姜云明教完厨子,让掌柜的给他上了一坛三勒浆,唐朝没有花生米,就上了一盘炒豆子。在一楼大堂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炒豆子佐酒,姜云明从未觉得这寡淡无味的三勒浆如此醉人。

忽然间酒楼里喧闹了起来,后厨的厨子们正在尝试姜云明教的新菜,香味儿飘了出来,引起了食客们的注意。姜云明将掌柜的招了过来,吩咐他今日新菜免费,酒水半价。掌柜的宣布这个消息时酒楼里响起一片轰然叫好声。

就在姜云明微笑着继续喝酒时,突然响起了一个突兀的声音。“免不免费的小爷不在意,赶紧先给小爷上菜,就要你们这个新菜。”

姜云明望去,声音是从二楼传来的,一桌四位少年,其中一个站着对楼下的掌柜叫喊。掌柜连连告罪,说是今天的客人都点了新菜,而且东家吩咐过了,所有人新菜都免费。

起身的少年觉得丢了面子,叫喊道:“你知道我是谁么?我是莱国公之子,这一桌全都是国公子嗣,你得罪的起吗?”

姜云明本不欲搭理,他相信长孙选的人若是不能处理好这点事儿的话就不会用他了。但是少年的开口让他准备插手了。

姜云明来到二楼,拉住少年想打掌柜的手,直视着少年。

“你是谁?敢管我的事,不知道我是谁吗?”其实杜荷平日里远不至于如此跋扈,只是今日当着众人的面被拒绝,感觉丢了面子才口出狂言。

“你说你是莱国公之子?杜构还是杜荷?”姜云明皱眉道。

杜荷有些惊讶,在他看来姜云明多少知晓他的身份,那不应该如此与他交恶,警觉的开口:“你是谁?”

“我叫姜云明,回家说与你爹听,看他不打断你的腿!”

五位少年皱眉。他们没听过姜云明的名号,但是国公之子有几个傻子?其中一人拱手,谨慎的说道:“在下长孙冲,家父长孙无忌。这二位是房俊,程处默。今日之事都是误会,杜荷今日酒喝的多了点,长孙冲在此给阁下赔罪。请阁下高抬贵手,此事就此揭过如何?”

姜云明哈哈一笑,“原来都是熟人啊。嗯,卢国公之子,赵国公之子,梁国公之子。三位公子出门还报家门?哈哈。”

姜云明笑话了四人一番,转身对着程处默和杜荷说道:“他们二人也就算了,程伯伯和杜伯伯有你们这样的儿子,怕不是会被气死。”

四人听着姜云明称呼程咬金和杜如晦为伯伯,心头一紧。杜荷低头道:“不知阁下与家父相识,多有得罪。”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与姜云明并不似杜如晦和程咬金那般亲近,所以他对长孙冲房俊二人并没有多大火气。但是姜云明承程咬金和杜如晦的情,程处默和杜荷确实要说一说的。

姜云明转身,离开之时说道:“他们二人我不好多说,程处默与杜荷你们回家和你们的父亲说明今日之事,他日我会亲自去拜访程伯伯和杜伯伯。”

四人面面相觑,程处默和杜荷脸色惨淡。

(sdingdiannn/ddk266608/148765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