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二十章:铁血和仁德

养成一个大唐 第二十章:铁血和仁德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5 01:4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姜云明三进皇宫,感觉自己颇有些像前世加班的样子。

两仪殿里站满了人,姜云明看了看,能上凌烟阁的基本都来了。

“诸位想必都知道了,泾阳之役朕让药师侧翼突袭散逃的突厥士兵。药师果然不负所望,击杀了突厥前锋大将阿史德乌没啜,俘虏千余突厥士兵。朕此番是想让你们想想,这次是颉利背弃盟约在先,诸位有什么想法?”

魏征率先走了出来,这魏黑子从不避讳:“陛下,自是和以前一样,不过这颉利背弃盟约,必定要他向我大唐献上赔礼,作为惩罚,以儆效尤!”

李二点点头:“魏爱卿言之有礼,擅自撕毁盟约,此事不能说说就算了。”

“敢问魏大人,和以前一样是怎么样?我们以前都是怎么做的?”姜云明懒散的靠着大殿上的柱子,丝毫不避讳这是两仪殿。

魏征看着姜云明懒散的样子,心中不满,但还是开口:“自是让那颉利认错,并保证日后以我大唐为尊,岁岁朝拜。”

“哈哈哈,魏大人啊魏大人。”姜云明摇头失笑。“云明不知道魏大人是不是身体不好?”

“何出此言?本官身体一向好的很。”

“那云明那日在早朝之上和太子太师所争吵的,魏大人是没听到?还是年纪大了健忘了?”

没给魏征继续开口的机会,姜云明就直起身子说到:“陛下,臣认为不可。为何颉利会背弃盟约?不仅仅是因为他得知我大唐权利交替,想趁陛下立足未稳之际打陛下个措手不及。更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他知道即使失败了,也会放了战俘,甚至有可能为了召显天子的仁德之心,还会给他们些许财物让他们过冬。为何自古以来北方民族屡屡侵犯,正是因为这所谓的仁德!”

—————

“是以,臣奏请陛下。”姜云明先是朝李二躬身,起身却转向魏征说道:“告知颉利,被俘士兵在大唐徭役三年,三年后才会放回草原,且他们必须以三千头牛羊赎回;至于那被杀的将军阿史德乌没啜。”

姜云明停顿了一下:“告诉颉利,一千头牛羊领回阿史德乌没啜的尸身。不然,挫骨扬灰!以祭死于突厥铁蹄之下的将士和大唐百姓!”

“不行!”魏征目眦欲裂,“死者为大,泾阳伯,你如此做会让我大唐颜面尽失!”

“云明只是个野小子,我只知道大唐百姓现在都难以温饱,我只知道这样做可以让大唐的百姓少交一点赋税;我只知道这样做才能让突厥真正的畏惧大唐。不会再随意南下掠夺。”

姜云明慢条斯理的走到魏征身前,搓了搓脸。

“来,魏大人看看,我这泾阳伯的颜面值几个铜板,云明今日卖给魏大人了。我倒要看看,一张脸能值几个钱,能让几个人吃饱!”

魏征是千古诤臣,他傻吗?不傻。本来怒气满满的魏征,听到姜云明后边的话,魏征满肚子的话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知道姜云明的话不对,却说不出有什么不对。

“臣长孙无忌,同意泾阳伯的看法。”

“臣附议。”“臣附议。”......

传令兵带着李二的圣旨快马出了长安,扬起的尘土带起了大唐第一次以战俘为要挟的序幕。

太平坊,一座说不上破败,但却绝对算的上寒酸的房子。

姜云明四下张望,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国公的府邸。后世记载魏征爱民如子,家无长物,看来是真的。

出了皇宫魏征把姜云明拦了下来,一路带到了这太平坊的“郑国公府”。

“是不是很奇怪?”魏征习惯了第一次来他家的人的表现,很淡定的开口、

“看来坊传都是真的。都说郑国公爱民如子,接济穷人却家中一贫如洗,今日见识到了。”

魏征并没有说什么,煮了一碗茶送到姜云明面前。姜云明摇摇头,把茶推了回去。

“郑国公有话直说吧。”

“听闻泾阳伯刚到封地就免了佃户两年的租子,并且三年之后的租子都是按照大唐最低标准收的;前些日子在朝堂之上又听闻泾阳伯向陛下提议降低佃户的租子,由此可见泾阳伯也是仁慈之人,为何今日所言令人发指?”

“魏大人祖居何地?”

“老夫祖籍晋州。”

“那魏大人可曾去过灵州?可曾见过那突厥掳掠之后的样子?又可曾知道被掳走的大唐女人在突厥过的什么日子?”

魏征没说话,他没见过,但是听过。他听过的都让人不敢去想象,更别说亲眼去看。

“突厥游牧而居,不想我们大唐人,对土地有着深切的情感。草原不能耕种,冬天寒冷,每到冬天都会死人。大唐人讲究尊老爱幼,生而为人,宁肯自己受点罪,也要让老人孩子过得舒服一点。但是魏大人知道吗?突厥在寒冷的冬天睡觉的时候都是男人在中间,向外依次是孩子,女人,老人。突厥人会毫不内疚的拔下已死之人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因为他们死人已经死了,活人还要活着。”

魏征默默地喝着茶,听着姜云明说话。

“突厥,是狼一样的民族,他们从来不会因为顾忌面子而让自己难受。他们生性剽悍,每当难以过冬之时就会南下掳掠大唐,您却想着宽容对待,这不是仁德,这是放纵。魏大人,你是当朝国公,也是尚书丞,直辖尚书府,您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整个大唐的百姓。都说人要三思而后行,而您要六思,九思才行。”

从魏征家里出来已经是午后了。还没走出太平坊,一个人就拦下了姜云明。

“见过泾阳伯,小人奉魏王李泰之命前来请泾阳伯前去参加诗会。”

姜云明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李泰?传说是个死胖子,文采斐然,傻不拉几的和李承乾去争那个位置,把李恪赶跑了,和李承乾两败俱伤,让老幺李治捡了便宜。

罢了罢了,今儿个心情不爽,先回家吧。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李二现在看重自己,李泰算个啥?更别说他以后也没做皇帝,自己也不用巴结他。

回了家,管家王伯又递上一张请帖,说是明日清河、博陵崔氏做东,在醉云楼等他。

崔氏啊,还是两崔一起,终于要和这些世家大族交上手了。

第二天一早雪就停了,姜云明吃着早饭看着外面。这古代还真是麻烦,下雪就不好出门儿了。

姜云明去将作监和火药署看了看,唐朝的人们还是很老实的,干活很卖力。

临近中午,姜云明才来到了醉云楼。这别人在自己家酒楼做东请自己让姜云明觉得挺别扭的,也不知道这算是自己占便宜还是崔氏占便宜?

崔氏的人早就在雅间里等着了,都说世家大族的人做事儿不地道,姜云明没看出来,这人起码看着还是人模狗样的。

“见过泾阳伯。久闻大名,清在下河崔明玉,这是博陵崔明远。”

“见过二位。真是不好意思,今日俗事缠身,来晚了。”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俩人挺有礼貌。

“刚刚调任将作监监正,事务缠身,云明便开门见山了。不知二位今日所为何事?”

“哈哈,泾阳伯不愧是敢在朝堂之上怒斥太子太师和当朝祭酒的人,果然爽快。”二人明显以崔明玉为首。

姜云明双眼一眯,果然这些世家手伸得够长,也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世家扶持的人。

“姜云明乃乡野村夫,不懂规矩,只是承蒙陛下错爱,见笑了,见笑了。”姜云明不动声色的恭维着。

“泾阳伯既然事务缠身,我等也不啰嗦了。听闻卢国公府下的酒坊用的是您的方子?”

“正是,有何不妥吗?”听说清河、博陵二崔把控着大唐的私盐与酒,就连之前李二宫里的御酒都是博陵崔氏出产的,看来是真的了。

“崔氏相与泾阳伯合作,泾阳伯只需拿出这酿酒的方子,别的全由崔氏来出,泾阳伯就可坐收一成利。”

“哈哈哈,一成?”姜云明气笑了。沃尼玛,TM知道这些世家大族不要脸,但是是真的没想到这么不要脸。

“当然了,这一成利相比程家所给是少了些,但是如此泾阳伯便得到了世族的友谊,并且明玉保证,世族会择一五姓嫡女与泾阳伯成亲。怎样,如此一来泾阳伯不是很划算吗?”

姜云明的脸色陡然冷了下来,猛地一拍桌子,将二崔吓了一跳。

“听着,我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世家大族,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在我姜云明眼里你们什么都不是。滚吧,长着人样却不干人事的蠢货。”

“泾阳伯,你可想清楚了。五姓七望同气连枝,你这是在与天下世家为敌。”崔明玉脸色阴沉了下来。

“滚!”

“好,好,你会后悔的!”崔明玉气的风度尽失,甩袖走人了。

“五姓七望,哼哼。”姜云明喝着酒,看着楼下离开的二人。

怨不得后来武则天和玄宗李治都下定决心清除世家,一群垄断牟利的人,真以为掌握了大唐的命脉了?真的是笑死人了。以前的人治不了你们,不代表没人能治得了。

姜云明一口饮尽杯中酒,微醺着出了醉云楼。

(sdingdiannn/ddk266608/14876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