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六百零一章:大战前的准备

养成一个大唐 第六百零一章:大战前的准备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5 01:4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平壤的来信彻底击碎了渊盖苏文的最后一丝幻想。

他解决不了唐军,而且依据眼前唐军的装备和补给情况,他估计即便是他回防平壤也不一定能让这场战争以平局或者高句丽的胜利而画上句号。

别说那么好的结果了,在后面虎视眈眈的程咬金还为解决就回到国都,怕是在等待着他的并不是什么好结果。

古人说君命难违,但也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而眼下的渊盖苏文却只能选择回防,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平壤来信让他回防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在整个军队中都传开了。

久攻不下,而且还在未对敌人造成有效伤亡的情况下损失了大批的士兵,高句丽军中早已经没有了士气,人人都想着回平壤,甚至退军还家。

还是之前提到的那个问题,这个时代的百姓们对王朝真的没有什么爱国之心,因为对他们来说无论是接受谁的统治他们都是那个闲时耕地、战士出征的普通百姓。

况且,按现在的情况来说,可能接受唐朝的统治他们所过的日子要比接受高句丽统治好得多。

现在的大唐正鼎力发展商业,北到草原、室韦靺鞨,南到交趾天竺,西到西域甚至是大食,商人带出去的消息让几乎大唐周边所有的国家都知道了如今大唐的盛况。

百姓们向往大唐能吃饱穿暖的生活,甚至在内心中还期待着大唐来侵略他们。

那样,他们或许就能成为大唐的子民了,也能过上那种吃饱穿暖的生活。

很无情,但是很现实。

就好屁统治者征收百姓们的赋税一样,百姓们也理所当然的向往着更美好的生活。

无奈,在平壤的重压以及士兵们的情绪之下,渊盖苏文被迫返回国都平壤。

“应该是撤离了。”

涢水海峡南岸,程咬金单手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这对岸的敌军营地,一边喃喃自语。

一直以来,程咬金军就在这里和渊盖苏文军隔着海峡对峙。

虽然说是海峡,但其实就是个涢水冲刷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海峡似的入海口,而两岸相距不过两百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下望远镜是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对岸的一举一动的。

营火熄灭,原本高句丽营地上密密麻麻的帐篷仅剩寥寥数顶,看起来似乎像是被损坏之后遭到遗弃的。

结合正面战场传过来的消息,程咬金认为这渊盖苏文所率领的军队应该是回访了,而原因应该是泊汋城破了,高句丽顶不住正面战场的压力了。

不过虽然对局势有了判断,但程咬金依然没有贸然让大军渡过涢水。

战场之上要多想少做,这是程咬金教育自己儿子的话。虽然看起来是撤退了,所有的情报以及局势也都支持这一想法,但也不能排除敌军是在什么地方布好了阵,就等着自己认为他们撤退之后一头扎进去。

反正他此次出征的任务就是将高句丽和与之来往密切的百济之间的联系切断,对于程咬金来说眼下这个局势就已经是完成任务了,不用再去画蛇添足地做更多。

除非正面战场上有命令传来,而且还得是李勣、姜云明甚至是皇帝李世民的命令才行。

不过仅仅半天之后,程咬金就收到了正面战场通过战船传过来的军令。

在尽可能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朝着高句丽国都平壤推进!

渊盖苏文才刚刚撤走不到半天的时间,所以在正面战场的李世民三人并不知道这一情况,因此才下达了“在尽可能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推进”这种命令。

程咬金知道,对高句丽的这场战争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了,但越是如此就越是要小心才是。

除了那些读书读傻了的酸儒,在所有人的眼中战争都是一场不在乎手段、不在乎过程、只在乎结果的事情。

如果在这种劣势下敌人有意要投降,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就不用打了,而如果敌人不愿意就此束手就擒,那么接下来的战争才是最危险也最难打的。

后世有一个词放在这里其实还挺实用的,那就是水鬼。

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之下往往能够爆发出远远超出他们真实情况的实力,而本来大势已定的战局往往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改变。

而古人则是用“哀兵必胜”这个词来形容。

……

“父皇,还是要小心一点,我们如今已经是胜券在握,但御驾亲征的您是我们唯一的弱点。”

萨水边,已经挺进至此的唐军在这前隋士兵亡覆之地扎营休息,等待最后朝着平壤城的挺进。

听着自己女婿的话,李世民一脸的MMP。

朕出来是给你们鼓舞士气的,怎么到你这就变成了拖累了?

其实就是有些话不太好说罢了,眼下的李世民御驾亲征对于唐军来说还真的就是一种变相的拖累。

历史上李世民的御驾亲征算得上是一种被逼无奈,因为那时候没有红薯土豆,甚至连玉米都没有,粮食产量极低,像之前那场蝗灾那么大的天灾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所以总得说起来那次的御驾亲征算得上是李世民的无奈之举,因为他需要去鼓舞士气。

但这里面肯定是有着他自己的想法的,因为现在唐军的士气根本就不用愁,可他依然要御驾亲征,这就是单纯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了。

在士气正盛的军队中,领导者就是最大的弱点,若是敌人实施像斩首战术并且得以成功,那么本不需要皇帝御驾亲征来鼓舞士气的军队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为什么古人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原因就在于此。

“知道了知道了。”李世民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虽然不太愿意听,但他也知道这是事实,因为他和姜云明和李勣的身份不一样。

在这种情况之下高句丽唯一的赢面就是奇兵制胜,虽然李勣还未到,但在真正发动总攻的时候战场上其实是有着两个指挥官的。

李勣和姜云明。

所谓出奇制胜,除非高句丽能够一举将这两人同时拿下,不然的话他们要面对的就只有唐军更为猛烈的进攻。

但他的身份很好的为高句丽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他是大唐独一无二的皇帝。

(sdingdiannn/ddk266608/20038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