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公子凶猛 >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秋

公子凶猛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秋

作者:堵上西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11 00:51:52 来源:顶点小说网

转眼距离大夏三年长安的那场大朝会过去了月余。

十一月的观云城已经开始降下了雪来,长安城的树叶才开始变黄。

这里的冬天比观云城和金陵城暖和许多,从观云城过来的官员们觉得很是神奇,准备的木炭居然没有用处,觉得这地方挺不错。

傅小官坐在御书房里,手里捧着春秀送来的一盅燕窝正在大口的吃着。

他的视线却落在书桌上,书桌上是内阁筛选之后送来的重要折子。

总体而言,新旧权力的交接还算顺利,燕熙文宁玉春和秦墨文三人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进步很大,这一来是他们曾经在地方从政累计的经验,二来也离不开卓一行等人的倾囊相授。

像卓一行、南宫一羽和孟常平他们三人,对于权力的交接没有任何私心,他们是真的担负起了幕僚的责任,想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让燕熙文三人适应新的角色。

但底下依旧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那些被免去的官员心里多有失落,这不是什么大事,过些日子自然也就好了。

“春秀,”

“嗯?”

作为曾经傅小官的贴身丫鬟,一跃而成而今的秀妃,春秀的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她没有别的理想和愿望,一心求的是相公的安全和安康。

所以在十个娘娘中,春秀是唯一信佛的那一个,傅小官不在宫中的日子,她经常去观云城外的寒灵寺里拜佛烧香,或者请慧能**师为相公和其余的姐妹们诵经祈福。

而今来到了长安,这里没有了寺庙,幸亏相公在宫里,不然春秀恐怕会觉得日子难熬。

“呆会你给赵厚吩咐一声,叫他带些人把颐养殿收拾收拾。”

春秀一怔,“要搬去颐养殿里住?”

傅小官抬起头来笑道:“不是咱们住,是从金陵来的燕北溪燕老,还有秦秉中秦老哥,另外还有董书兰的父母们。”

“颐养殿那么大,就让他们都住在那里,咱们去看他们也方便,生活什么的也能照顾得到。”

春秀一喜点了点头,这些人她都认识,尤其对秦秉中最为熟悉。

他们都是曾经金陵的人,春秀便会觉得更亲近几分。

“想不想西山了?”傅小官放下燕窝盅问了一句。

“有时候……你没在宫里的时候会想起,想着那时候总是觉得不太真实,我至今都记得宣历八年五月初一那一天,你估摸着都忘记了,就是、就是你被兰妃娘娘的手下给伤了醒来的那一天。”

春秀看着傅小官想了想又道:“那天你醒来,我总觉得你变得好陌生,可你依旧是那个你呀,那种感觉很是奇怪,可自那以后你还真就像变了个人儿似的。”

“那你觉得是以前那少爷好,还是现在这相公好?”

春秀羞怯的低下了头,“当然是现在的相公好了,现在的相公可是万民称颂的伟大皇帝!那之前的少爷……说句不该说的话,那时候就连奴婢也觉得你实在有些、有些……”

“有些混蛋?”

春秀没敢吱声,可这确实是她那时候的想法。

傅小官一把抓起了春秀的手来,“人啊,总是会变的,你不也是一样?从曾经的那个黄毛丫头,变成而今懂事的秀妃娘娘,还给我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说说吧,你有什么愿望?趁着现在相公还是皇帝帮你实现了。”

春秀摇了摇头,却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她又点了点头,“我、我想这长安城里能够有一间寺院。不需要多大,哪怕供奉一尊菩萨也行。”

傅小官深吸了一口气,这算什么愿望?

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春秀就是这么懂事!

“好,明儿个我就叫工部去选一个地方,距离这皇宫近一些的地方,咱们建造一座皇家寺院!”

“可别劳民伤财,那样菩萨不会喜欢。”

“我知道,你放心吧。”

“那好,我回去了,你也悠着点,可别累坏了身子。”

春秀抽手,端着燕窝盅冲着傅小官一笑,欢喜的走了。

傅小官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对侍候在一旁的刘瑾说道:“你去将工部尚书秦成业叫来。”

刘瑾应声退了出去,傅小官走出了御书房,站在了外面的花园里。

花园里种了许多的菊花,放眼过去金灿灿一大片。

看着这满园的秋菊,他想起了尚皇后。

当年在金陵皇宫的后花园里,尚皇后曾经也种过许多的菊花。

她种的菊花品种更多,花色不一,各有姿态。

这御书房花园里的菊花却全是金黄色的。

他忽然想起了一首诗来,许久没有抄诗了,他转身回了御书房,提笔在纸上落了下去: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来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大名鼎鼎的黄巢在长安科举落榜之后写的《不第后赋菊》,能将菊花写的如此霸气,也难怪这厮能够成为农民起义的首领。

当时关东大旱,农田颗粒无收,可官吏们却强迫百姓缴纳租税,还要服徭役,走投无路之下,黄巢振臂而呼,老百姓纷纷响应。

无论是曾经那世界的历史,还是这个世界的历史,每一个朝代的灭亡,无不是从老百姓走投无路开始的。

所以一个国家之重,在于民!

大夏而今就真的做得很好了么?

从内阁递上来的折子里面有一份来自越山北道崇州柑岭县的报告,这份报告是御吏台出的。

崇州多山,下辖八个县郡其中有六个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大山深处,至今也未能通大路。

柑岭县是这六个县郡中的其中之一。

今岁夏,柑岭县大旱,那些本就开垦于山野之上的梯田颗粒无收。

时任越山北道的道台言希白上报给了长今城总督樊天宁,樊天宁征调了数十万担的粮食去救济受灾最严重的那六个县郡。

按理,有这么多的粮食,足以让这六个县郡的老百姓平安渡过荒年,然而在今年夏末御吏台的监察中才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

那些粮食从总督府发出,却被层层盘剥,到了县郡的手里其实依旧是够的,但其中有两个县却饿死了不少人。

柑岭县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县叫千山县。

当地官府和粮商勾结,将赈灾之粮食便宜的卖给了粮商,没有发放给灾民!

这一幕像极了曾经虞朝的赈灾贪墨案。

这就是人性,当了官,想的就是发财。

所以,而今大夏还有那么多偏远的地方,御吏台的人手有限,没可能监察到每一个县郡,那么还有多少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傅小官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那满眼的菊,似乎也变得萧索了起来。

(sdingdiannn/ddk265604/212870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