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年 > 287章 捐款一千块

重生1983年 287章 捐款一千块

作者:爱喝葡萄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10-27 08:02:3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大章,这里还有一付猪小肠,一点猪肺,索性你也带回去吧,不收你钱。”

黎庚群又把两样猪下水塞给潘大章。

“不用了,黎叔,这些猪肉都够吃了。”

再说这些猪下水你拿回去自家吃不好吗?

干嘛要送给我。

“拿去吧,我家已经有了。反正这些东西卖也不值钱。”

猪肉佬此时听了不乐意了。

本来他去帮村民家杀猪,每次顺手牵羊都要拿一些猪下水回家。

现在见仅有的两样东西都给黎庚群送人了,心里不禁有些不爽。

潘大章本来并没想要他这些东西,现在见猪肉佬神情,也知道他内心不爽。

于是对黎庚群说:“黎叔,这些猪小肠要洗得很干净,跟酸菜炒才好吃,我家很少搞这个菜,我怕他们搞得不好吃。还是你自己留着吧。”

二楼办公室的孙燕听见潘大章说话的声音,探头出来,叫他上去拿宅基证。

有了这个证,建房就合理合法了。

谢金华人模狗样地占有了一个办公桌。

潘六月笑呵呵地对潘大章说:“大章,你小子发财的速度也太快了吧?现在十月十八很快到了,要不你捐钱赞助放几天电影吧?”

每年十月十八是月舟村神明鸿旗公生日,每家每户都有亲戚朋友上门,比过春节都热闹。

有专门的主事头人邀请本地有名的采茶戏,蚊帐戏(木偶戏),唱古文,包括播放电影等文艺节目。

期间还会组织抬神像游村,敲锣打鼓,热闹喧天。

整个小村有一个星期时间,都洋溢在喜庆的欢乐中。

所有费用都是由全村村民凑钱解决。

按男丁计算。

每个男丁出多少钱。

女性是不用出钱的,这是千百年留下来的传统。

当然每年都有家境较好,生活比较富裕,月舟村比较有钱的人,主动捐款比其他村民多得多的数目。

或者捐多少天放电影的钱,或者捐几天唱采茶戏的钱。

谁捐了多少钱,都会用红榜公布在寺庙的门口。

祭拜神明的人都可以看得见。

潘大章现在开始建钢筋水泥房了,在村里算是排名第一了,若是在这样公共节日的时刻,不捐点钱,是会被全村居民所指责的。

潘六月怕他年轻,不懂这些,所以善意地提醒他。

“伯伯,今年谁是主事的头人?”他问。

“每一年都是各族族长主事的,我们潘屋,你去找晨光公就行。”

月舟村有三大姓,潘、黎、孙,当然还有几个小姓。

三个大姓因为人口比例差不多大,所以每年都是由三大姓的相当于族长的老者商量如何举办十月十八的祭神活动。

同时三姓人也在暗中较劲,哪一姓人谁捐的款项多,村里捐款最多的又是哪一姓的人。

潘六月是村支书,但他不能用强逼的手段去催促族人去捐钱。

大家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谁都没有多余的钱拿来打肿脸充胖子。

“行,我去找晨光公。”潘大章起身就要离开。

“不用你找我,我来找你了,我们潘家最有能耐的后生崽。”

一个瘦小的老头走了进来。

发白的头发,说话低沉的嗓音。

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人看,让你头皮发麻。

潘六月都主动站起来,拿了一张竹椅给他坐。

“晨光叔,这么巧,我正要叫大章去找你呢。”

潘晨光:“我来找你当书记的,帮我按排一个电工,去把寺庙的电线接进来,以前村里没电是另外一回事,现在村里有电了,就是寺庙和庵堂两个地方没电,就说不过去了吧?”

潘六月无奈说:“电工我可以帮你安排,但是那些电线、灯泡、开关之类的,你们要想办法购买回来吧?现在村里没有闲余的资金了。再说我挪用资金去买这些材料,上级知道了也会处分我的。”

“唉,又不是为我家私人做的,都是为村集体的。”

他们几个商量了,决定借这次祭神明生日活动,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只是目前筹款来看,还差一大截。

“晨光叔,庵堂那里有石福婶去看。但是角头庙一直没人看,现在找到驻庙的人没有?”

村里的小庙想有和尚去住是不可能有了,但是也要请一个孤身的老头去打理才行。

一早一晚添添香,给鸿旗公和庙里供奉的其他菩萨祭拜祭拜。

清扫卫生,接待香客。

特别是给神明庆生这段时间,庙里都少不得要人看顾。

“我们潘屋那个潘海生他说愿意去,明天就去。”

听到说潘海生,潘大章也很有印象。

今年有差不多六十岁的年纪了。

养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二是女儿,嫁人得到一些礼金。

老大是退伍兵,用二妹的礼金和微小的退伍转员费,说了一头亲,成了家。

分田到户时分家单过。

老三和老四也是二十大几,因为家贫娶不上亲,也要求分家单过。

小儿子跟他老婆也不愿跟他过日子。

所以一家人分成了五个家。

一栋四间房的土坯房,各自占了一间房。

潘海生只能在客厅门背后安了一个床位栖身。

连煮饭的地方都没有。

潘大章:“晨光公,装线拉电甚至包括牛岭庵堂一起,总共要多少钱?”

“我们估算二百多块钱,包括竖电线杆都够。但具体多少还要电工去计算才知道。”潘晨光眼晴一亮。

这潘大章在村里做的几件大事来看,绝对是个有气魄的人。

能够花几万块建一栋钢筋水泥房的主,几百块钱还不是小件一桩。

“晨光公,我想问一下,请唱一天采茶戏要多少钱,一场蚊帐戏要多少钱,一场电影要多少钱?”

潘大章感兴趣地问道。

潘晨光:“请木偶戏(蚊帐戏)每天要十五块钱,请个瞎子唱古文都要十二块钱一天,请人放一晚电影要四十块,请采茶剧团来唱一天戏,因为他们人多,一天要一百二十块。”

潘大章:“晨光公,这样行不行,我捐一千块钱,你先让电工把角头庙和牛岭庵堂的电接通,剩下的钱你就请人唱采茶戏和请人放电影。”

潘大章要捐一千块。

办公室几人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果然是月舟村最有钱的人,出手就是一千块。

“行,行,这样最好了。神明会保佑你越来越富裕的,大章不愧是我们潘族人的骄傲。”

潘大章这样大手笔的捐钱,他们黎屋人和孙屋人只能目瞪口呆,干瞪眼了。

打死他们也找不出象大章这样的豪富之人出来。

潘大章掏出钱包,数了一千块钱给潘晨光。

他要求说:“晨光公,红榜上不要写我名字,写我爸的名字。”

潘六月听了都竖起了大拇指:“难怪大章能够赚大钱,又有孝心,做事又面面俱到。”

潘晨光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好后生,好后生。潘家祖上积了大德,才有你这样人品出众的好后生。”

他在功德簿上写下:潘柴久捐款1000块。

史无前例最大的一笔捐款。

黎庚群和猪肉佬听得办公室热闹,也走进来看见了这一幕,都暗自佩服。

“到时采茶戏台和电影放映地,是搭在碾米房这里,还是放在角头庙?”

人家潘大章出的钱,当然要征求他的意见。

有人家里娶媳妇,请乡电影队放电影,就要求把屏幕拉在自家门口。

让其他村民想看,也没地方挤得下。

“这边碾米房地方小,还是搭在角头庙那里好,那样也显得热闹。”

主要是为了方便全村人庆祝。

再说家里也购买了电视机,估计老爸、老妈和弟弟,对于露天电影的兴趣也不会那么大。

“好,好,都听大章的。到时候我请一对唢呐来,专门在你起房子这里,吹奏几首欢快的乐曲,以示庆祝。”

潘晨光纵横交错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欢笑。

晚上吃晚饭时,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亲。

“啊,你捐了一千块?”

潘柴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也太大方了吧,开口就是一千块。

你钱是大水冲来的。

同时他内心里也马上回味过来。

儿子的钱确实比大水冲都来得快,几个月时间竟然有几十万巨款。

似乎捐一千块也不算多。

他是个木呐的人,有想法也会在心里思衬半天,不会当场说出来。

潘小章就不一样。

“哥,你捐了一千块,我的天。我记得去年捐钱最多的是沙厂那个孙涛,他也才捐了二百。那几天,他最得瑟,走到那里都仰着个头,目中无人的样子。”

邹秀花却是毫不考虑地支持儿子。

“我家大章有钱了,捐多少都是我们家的骄傲。以后全村人都夸奖大章,值得!”

潘大章:“我让晨光公红榜上的名字,写我爸的名字。”

潘柴久:“你捐的钱,怎么要落我的名字?”

“因为你是我爸,家里还是你当家长。”

“好,大章真是一个大孝子,你就偷着乐吧。”

温小芹:“叔,你就别跟大章计较这个了。大章的名气在学校,甚至在全县,以后在冈州地区都会越来越大。”

她把大章在《诗刊》上和在省报上发表作品,并且拿到几百块稿费的事告诉了他们。

“大章现在是县宣传部都认可的大才子,大诗人,县宣传部叫大章明天去开座谈会呢。”

“那就好,那就好,大章出息了。”邹秀花听得热泪盈眶,激动非常。

温小章好奇问:“哥,写一组诗要多长时间?”

潘大章:“那组《棋说新语》我是在参加围棋比赛的间隙写的,也没有花多少时间,包括晚上睡觉时修改,最多一个小时吧。”

潘小章:“一个小时就赚到稿费三百多,哥,你这个赚钱的方法真的不错哦。”

他心想:我磨木珠,一个小时赚得到一块钱就算不错了。

潘大章:“那当然,我这个是脑力劳动挣的钱,你那是体力劳动挣的钱。以前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有高深的文化,要赚钱就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

他跟他讲名画家画一幅画,就值几万,几十年后值百万千万。

诗人出名了,一本诗集就可以赚几万,几十万。

一部长篇小说,出版成书,可赚十几万,甚至百万。

潘小章:“我明白了,我看的那些小人书,也是人家编写的,一本都几毛钱。”

潘大章检查了他的作业完成情况。

他平时除做作业之外,就是跟着录音机学英语。

发现他初中第一册的英语都掌握得差不多了。

磨的手串也有一百多付。

“干得不错,我以前初中读过的课本都在,若是有空的话,也可以试着去自学。下次去新华书店,其他几门课的磁带,或者练习题都可以买些回来做。你主动学到前面去,到了初中,让别人在后面追你,这样你就一步先,步步先。保证可以一直成为年级的尖子生。”

温小章连连点头。

一家人正在吃饭,听得围墙外有人叫大章的名字。

“是卫国爸在叫你。”潘小章耳尖。

庭院内有大狼狗,还有一只即将分娩的黑母狗。

所以他肯定不敢靠近,只是站庄几十米开外叫唤。

潘大章起身走到外面,拉开院门。

“黎叔,进来坐坐,喝口汤?”

果然是黎庚群。

他摇摇手说:“不了,你家狼狗太利害了。我就不上去了。我油炸一些排骨,还搞了一些其他菜,想让你带去给卫国。”

潘大章走到他面前。

“我们住的地方就在农贸市场隔壁,卫国他们想吃的话会自己去买的。”

同时又想到,不管子女生活得再好,能够吃上多好的美食,也总是会认为不如自家父母搞的好吃。

他用胶袋装了许多炸排骨,还有米粉肉,糖醋排骨等食物。

他把一付猪肝和猪肺交到潘大章的手里。

“这付猪肝和猪肺送给你家,千万别客气。你不接的话就浪费了,我家也没有冰箱,连放几天,吃不完会变质的。”

潘大章只好接过来。

他拉回家,才意识到同样一个问题。

他家里同样也还没买冰箱,也一样放不得久。

邹秀花:“我有办法,搞点米粉,切成片,然后用油去炸。你们带点去吃,明天我再端一盘去那些建房的工人吃。”

潘大章:“我总说去买一个冰箱带回来,却总是会忘记。下次,回家我一定带一个冰箱回家。”

邹秀花不提反对意见,儿子有钱了,有条件改善生活了,买个冰箱回来用,没什么不可以的。

他拿着猪肝和猪肺去厨房。

“阿姨,我去帮你。”温小芹也主动去了厨房,洗干净后把两样猪下水切片。

拌些米粉,将油烧热,然后放入锅中热炸。

几十分钟后,炸了一大盆。

用胶袋装了一些。

带着黎庚群给儿子的美食回到五金店。

黎卫国一个人在电器维修店忙碌。

五金店温小蓉也是刚刚想收摊,温小芹盘点了当天的营业收入,抱着小石头去了三楼。

潘大章走进维修店,笑着对黎卫国说:“你家今天宰了一头肥猪,所以你妈搞了一些美食,你爸让我带一些过来让你品尝。”

黎卫国拿来碗,倒出来,让大章也跟他一起品尝。

潘大章也吃了几个,感觉味道不错。

“庆生,今晚跑去谈对象了?”他好奇地问。

“咦,你怎么知道他去谈对象了?”

黎卫国也很惊奇。

“哟,真的去谈对象了。不错哦,他有二十岁了吧?”

“今年二十一了,现在有底气去谈对象了。他姨妈今天给他介绍一个在齿轮箱厂当钳工的女工,大概这时候在电影院牵手看电影呢。”

“二十一了,是应该找对象,不然到了二十三四,人家就嫌年龄大了。”

“我怕他连谈对象都不会,平时一紧张,说话都结巴。怕女方看不上他,加上女方又是有工作单位的女工,他是个体户,估计有点悬。”

黎卫国担忧的说。

潘大章笑着说:“你怕庆生不会谈对象,有空的话,你就好好教教他,给他传授一点经验。呵呵……”

“你小子,是想说让庆生跟你学经验吧,小小年纪,就谈了几年了。经验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黎卫国记起另外一件事。

“大章现在是大名人了,学校那些宣传栏都成了介绍你的专栏。那组诗写得确实有水平,你以后不用去追女孩子,都有大把的女孩倒追你了。”

“我才懒得去追人家,也不会接纳别的女孩,有一个温小芹就够了。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神仙眷侣,令人羡慕嫉妒恨!”

这时黄庆生回来了。

见两人在吃炸排骨,也不客气地伸手就抓食。

“庆生,你这样跟女孩子约会,难道不舍得带她去吃夜霄?”

潘大章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断定他可能连女生的小手都没牵上。

“谁说我是去跟女孩约会的,是我姨妈叫我去她家吃饭的。”黄庆生竟不承认。

潘大章两人也不点穿他。

“大章从十二岁开始就跟小妹妹谈对象了,所以有丰富的经验,想谈对象成功,就好好跟他取取经。”黎卫国含沙射影的说。

(sdingdiannn/ddk270478/19747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