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年 > 299章 参加游神活动

重生1983年 299章 参加游神活动

作者:爱喝葡萄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11-10 08:03:02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外面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角头庙开始游神了,我去看看。”潘小章第一个冲出了庭院,朝庙方向跑去。

“我也去看看。”三舅邹建国也紧随其后。

庭院内一些女客也相约去观看。

远处走来一个瘦小的老头,发白的头发。

是潘晨光。

气喘吁吁来到庭院门口。

“晨光叔,怎么还辛苦你跑过来?来,进来坐坐,喝杯茶。”

邹秀花把老人迎进门。

“侄媳妇呀,你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潘屋全族人都为他而骄傲。又会赚钱,读书还那么厉害。现在我老头子想过来求他一件事。”

他一时还没看清潘大章就站在他旁边。

“晨光公,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这老头估计有六十大几了,为了村里的事还在劳碌着,他有事让自己帮忙,会忍心拒绝么?

“现在几十个村里后生崽,要抬神像去游村,他们都提出来,说你吹唢呐的水平高,比那两个岭背师傅强多了,叫我来请你去吹唢呐。”

原来是这么回事。

“你看,他们在角头庙门口不走,等着我邀请你过去。”

从庭院门口可以看见角头庙门口一大堆人,闹哄哄的,听见唢呐声不成调的声音。

“大章,这样吧,你去吹一场,游村回去,我就封十块钱红包给你。”

邹秀花也劝说:“庙里的事是全村人的事,去帮帮忙也是一件好事。”

“鸿旗公会保佑的,平时烧香祭拜神明都要,能帮忙就尽量帮吧。”

潘东玲也劝说。

温小芹:“去吧,村里游一圈,至多二个小时,回来就可吃饭了。”

潘大章从房内找出唢呐。

对潘晨光说:“晨光公,走吧,我去帮忙。我免费帮忙,不收你红包。”

潘晨光:“鸿旗公会保佑你发大财,高考时高中状元,红包应该要拿的。”

他跟潘大章朝角头庙走去。

担心他在窄小的田垄上行走,会滑到稻田里,潘大章跟在他后面小心提防。

走了一段路才发现,这小老头虽然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走起路来一点都不含糊。

在窄小的田垄路上也是健步如飞,以至于潘大章也要小跑着才跟得上他。

开始他连话都不敢跟他多说,现在见他如此精神旺盛,知道边走边跟他聊天也不碍事。

“晨光公,你随便叫个年轻人来叫我也行呀,何必亲自跑一趟?”

潘晨光笑呵呵说:“那些年轻人办事不老成,我怕他们说话毛躁,不会说话,叫不动你,所以我还是自己来才比较放心。”

“没事,在家也没事,村里的公事,只要有空我都会参加的。”

“所以你事业才会那么顺利,气量大的人,一辈子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成功的。”

几分钟后到了角头庙,只见庙前小广场人头簇拥,热闹非凡。

几十个年轻人用竹杠绑着三付木轿子,轿子里各安放着一尊木雕的菩萨。

看见潘晨光后面跟着的潘大章。

都舒缓了一口气。

“来了,我说过,晨光公去叫,他肯定会来的。”

“大章来了,两个唢呐师傅就没什么事了。”

“我听过大章吹的唢呐,那才是真正的高水平,象电视上那些人吹的一样。”

两个唢呐师傅也见过了潘大章的手艺,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现在见他来了,也是自动退到后面。

“两位师傅,要么你们就留在庙里吹唢呐吧。”

潘晨光想了想说:“庙里菩萨神明都出行了,再在庙里吹唢呐会显得对神明不恭,还是一起出行吧。就算是配合大章也好。”

除了两个吹唢呐的师傅之外,还有几个敲小锣小鼓小钹乐器。

潘大章吹奏唢呐的时候若是能够配上另外几样乐器的拌奏,效果会更好。

另外几名师傅说:“虽然配奏的水平不会那么高,但是许多唢呐曲我们都听过,基本上可以勉强拌奏。”

潘大章:“那我们就试试吧。”

他又对两个吹唢呐师傅说:“师傅,我们轮着吹奏吧,你们两个吹一段,我一个人吹一段,轮换着来。”

虽然你们吹的唢呐曲调含混不清,但最其码也是喜庆的气氛吧。

两位师傅表示没异议。

潘晨光大声说:“大章也请来了,大家可以开始抬起来游神了吧?”

他示意大章可以吹奏了。

潘大章想了想对另外几位乐器师傅说:“我吹一个叫《粮满仓》的乐曲,寓示全村父老乡亲,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百谷丰登。”

跟他们简单说了乐曲吹奏过程中的配乐问题。

几位乐器师傅似懂非懂的点头。

潘大章也暂时不顾其他的了,他开始吹奏。

声音嘹亮,欢快喜庆。

几个拌奏的也算是勉强可以跟上节奏。

抬神像的年轻人抬起神像朝堤坝路走去。

传统游神路线都是沿着堤坝路到坝上组,然后在村子巷子闻,走一遍。

其间沿路有人燃放鞭炮。

各个路上都有村民摆满各种祭祀用品,燃着香烛。

游神人群走过,诚心跪拜。

沿途都有人群加入。

潘大章吹奏完一曲后,另外两个唢呐师傅就会接着补上。

相互间还是配合默契。

他尽量挑选一些适合这个场合下,喜庆又欢乐的曲调。

他又吹奏了一首《社庆》独奏曲。

《抬花桥》。

《山村来了售货员》。

《东方红》,《谁不说咱家乡好》。

甚至前世90年影视剧上的《沧海一声笑》也被他吹奏了出来。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

潘大章情不自禁吹奏了出来,恍然才发现此歌此时还没出现。

整首吹奏完,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大章吹的这个曲从来没有听过,特别好听,比电视上的都更好听。”

许多村民认识游神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是潘大章吹的唢呐才值得一路追随着欣赏。

许多人一直跟随着返回到了角头庙。

潘大章看见时间上已经是十二点半。

庙里也请人煮了饭菜,参加活动的人可以在庙里吃饭。

因为记挂着家里还有其他客人,潘大章跟随游神队伍回到角头庙,便想转身离开了。

潘晨光把他叫住了,把一个红包塞到他手里。

潘大章不肯收:“晨光公,算我免费来参加活动吧,不用给我红包的。”

潘晨光:“大章,一定要收下。我知道你不会计较这十块钱,但这是替公家办事,每个参加的人都要领一个红包,钱不多,但是也是一份心意。”

潘大章只好收了他的红包。

回到家,正好开始入席吃饭。

三张餐桌的人足有三十多客人,并不宽敞的客厅肯定摆不下三张餐桌的,只好将餐桌摆在庭院内。

“大章回来了,正好吃饭了。”

“大章刚才吹的唢呐真的特别好听,想不到大章还有这个技艺。”

“现在全村人都认识大章了,大章成为月舟村名人了。”

几个舅妈看见大章都赞叹地说。

邹雪花也跟她们坐在一桌,虽然说话困难,但还是用欣赏的眼光望着他。

另外一桌坐的都是男人。

温小芹把厨房炒熟的菜端上桌,拿出酒,饮料。

潘大章在男人桌上找到一个位置,坐下热情招呼大家吃饭菜。

席间杯盏交错,气氛融洽,热闹非凡,一团和气。

吃完饭,水南村来的亲戚都说要回去。

“要么住一晚再回去吧?”

其实这也是一句客气话,真正住的话,也住不了这么多人。

“不了,我们跟坝上组那人约好了,再坐他拖拉机回去。”

“吃过晚饭再回去也可以呀。”

“不用了,晚上回去路不好走。”

邹秀花见他们执意说要回,也只好去厨房捡了四份菜,用包装袋装好,放入菜篮中。

又跟潘大章进入房间商量回礼红包的事情。

“他们每户人都封了一个红包来,还有买了猪肉,其他的礼物。按照规距,礼物可以收下,但红包要退回。”

邹秀花跟他商量。

潘大章掂量那些红包,至多也是一块六毛八,或者一块八毛八。

现在做客封红包基本都是这个数。

“这些红包都返回给他们,再每人包一个红包给他们。家里买有红包没有,没有的话叫小章去对面杂货店买。”

邹秀花笑着说:“我们家小芹早把这些事情想得周到,昨天她在县城买好带回家的。”

潘大章把温小芹叫了进来。

“小芹芹,封红包,每个红包塞10块钱,每人一个,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所有来做客的人都一视同仁。”

温小芹:“封红包不是要出点头,讨个吉利么?”

“那你就封个9.68元,久久一路发也好听,问题是我怕你没准备那么多的零钱。”

“你小看我了,是不是?”她从携带的包里拿出一大包的零钱,除十元五元二元一元外,角币和分币也很多。

“还是小芹芹想得周到。”连潘大章都对她夸赞有加。

“那当然了,以后有小芹帮你,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邹秀花也肯定地说。

前世?

前世我跟她曾错过一次。

几个人几分钟时间,封好了十几个红包。

把装好菜的篮子和红包分别递到各人手里。

送他们到对面机耕道。

回到家,其他几人也说回去,都一样回礼,送红包。

温玉庆也说要回去。

给邹秀花拦住了:“妹夫你们就在家里住一晚,明天再回去。家里也住得下。”

潘大章也说:“温叔,你跟阿姨就住一晚明天再回吧。我跟小芹明早要上课,所以吃了晚饭我们要回县城。”

潘东玲也劝说:“走,我带你们去角头庙看采茶戏,还有瞎子唱古文的。”

温小芹交待说:“去吧,路上不好走,走慢点,差不多五点钟就回来吃饭。”

她忙着收拾碗筷。

“大章把借来的餐桌凳子去还回人家,我们这里有两套餐桌凳子也足够用了。”

餐桌凳是借黎卫国四叔黎龙生的。

他跟姐夫把餐桌凳还回他家去。

只见黎卫国家也是热闹非凡。

他们村里两兄弟,还有县城的黎庚林一家,以及在铁珊笼矿当干部的黎庚荣一家人。

黎庚群看见潘大章,不由分说把他拉进家。

“黎叔,我吃过饭了。”

“吃过饭,就进来聊聊天,喝杯酒也行。”

黎庚林看见他,也是高兴地说:“小潘呀,你是月舟村的能人了,刚才你吹的唢呐,我们几个都去听了,有特别高的水平。来,喝杯酒。”

潘大章歉意说:“黎叔,我是学生,怎么敢喝酒?而且我也不会。”

旁边的黎庚荣好奇问:“这年轻崽就是柴久的儿子?”

黎庚群:“就住我们后面的,比卫国大一岁,本事比所有人都大,会赚钱会读书,这年轻人前途无量。在县城开了录像厅,又开了间五金店。碾米房、榨油房全部给他出钱买下来了,现在建钢筋水泥房,月舟村第一人。”

黎庚荣惊讶万分。

“潘柴久那么木呐老实的一个人,想不到养了一个这么聪明的儿子,行呀。小潘,我跟你爸一起在铁珊笼矿待了几十年,是老相识了。你爸在家么?我要去问问他是怎样教育小孩的?”

潘大章笑着说:“我爸在家看电视,去我家坐坐,喝杯酒吧。”

黎庚荣:“是要去拜访拜访他。”

起身就朝后院走去。

“老二做事就是这么急。”

黎庚林却把潘大章拉住了:“等下再去你家,我们先聊聊天。听说你又在老农贸市场那里开了一间五金店。”

这时黎卫国和黄庆生从房间走了出来。

潘大章指着黄庆生说:“是呀,店铺还是庆生家的,他们两表兄弟还开了一间电器修理店呢。”

黄庆生父母和黎卫国菜院坝的姑妈孙淑芬一家四口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黎娟看见潘大章高兴地说:“大章哥,刚才看见你吹唢呐,我们几个一直跟在你后面,特别特别崇拜你,你好厉害啊!”

黎庚林皱了皱眉头,暗想:这妮子说话怎么学得嗲声嗲气了。

黎卫国:“刚才我们都追着你的唢呐声追了一路,我看以后我也要买个唢呐来跟你学徒才行。在关键的时刻,可以出风头!”

潘大章:“在这里我还可以教你,但是在县城那地方,你去学吹唢呐,保证当场就有人报警,说扰民。”

他想了想说:“你去学吉它吧,吉它我也可以教你,学会弹吉它,又时尚,对女孩子吸引力也大。”

他有意识看了黄庆生一眼。

黎卫国:“大章又在忽悠人了,从来没有看过你弹吉它,你会弹?”

“我吹唢呐你也没见过,我下围棋,你以前也没见过,我不是一样会玩。”

在前世,吕全东会弹吉它,并且拉着他一起学。

虽然水平不算高,但是能够弹奏出完整的曲子。

潘大章起身,邀请众人:“去我家坐坐?”

黎娟感兴趣地问:“小芹姐姐在你家么?”

“在呀。”

“我去找小芹姐姐玩。”黎娟说完一阵风地跑出去了。

黎庚林以前眼里有点瞧不起潘柴久,又没有文化,嘴巴又不会说,脑子还不好用。

一辈子当个工人就算到头了。

他对于没有多大出息的人,一般是不屑于去交往的。

所以他只是微笑点头:“好呀,好呀。”

在围墙外就听见老爸跟黎庚荣的说话声。

“老潘,你以后就享福了,有个这么能干的儿子。”

“你儿子也不错呀。你现在还在工会上班?还是调动岗位了?”

“上个月开始,把我调到车队去负责了。唉,再干二年,也干脆退休算了。”

老妈的声音:“是呀,到年龄了可以退就一定要退,想当初我老潘矿里批准退休了,都还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被我骂了一顿。”

“你儿子是个奇迹呀,是怎样培养的,现在变得这样厉害了?”

“我们也没什么文化,那里懂什么培养孩子,都是他自己聪明的。”

说到儿子大章,她一肚子的自豪。

此时围墙外的大章,听见黎庚荣说调到了车队负责,他心里冒出一个主意。

这事正好可以求他帮忙。

(sdingdiannn/ddk270478/198588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