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年 > 365章 排场

重生1983年 365章 排场

作者:爱喝葡萄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1-24 12:56:5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因为要赶去潘六月家参加婚礼,潘大章很早就被温小芹叫起来了。

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正做美梦呢。

一双小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脸。

“小表哥,要起床了。”

“大懒虫,太阳晒屁股了。”

睁开眼,是温小芹娇美的面庞。

他不禁把她搂在怀里。

“别闹,你要起床去吹喇叭了。”

她捏了捏他鼻子。

“起床,我帮你煮好面条了。再不起来吃,等下冷了。”

她把他从被窝里拉了出来。

洗刷后,热气腾腾的一碗面条,里面搁了两个荷包蛋。

温玉庆和邹雪花也起床了。

用纸箱装了许多腊肉和鸡蛋,还有几袋花生,豆子和芋头。

“叔,这些不用,我家也有。”

“带去冈州的爷爷、奶奶吃,这些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在城市想吃就要买了。”

他又对温小芹说:“丫头,别偷懒,去冈州可以做点豆腐,搞点鱼丸、肉丸,炸些排骨,蒸些米粉肉什么的,这些你都会搞。”

温小芹:“不用你说,这些我都会做的。”

才早上六点钟,外面还是冷风嗖嗖。

潘大章拿摇柄摇了几次,才把吉普车发动。

好在坐车上暖和许多。

回到碾米房才不到七点钟。

把车停到院内,潘大章也不想去得太早,跟温小芹提了点腊制品回家。

在门口恰好碰见一家三口正准备出门。

老爸挑着一担泡软的黄豆。

“我们正要去黎卫国他们院内磨豆腐,你们吃过早餐没有?”

老妈问。

小章看见两人回家,高兴地说:“哥、嫂,你们正好回来了,去磨豆子。我跟人约好了去岭背果园摘脐橙的。”

邹秀花瞪了他一眼:“偷懒就偷懒,一个小时就把豆子磨好了。磨好豆子再去也不迟。”

温小芹主动说:“阿姨我去磨豆子就行,让小章去吧。”

这年代还没有电动磨豆浆机,都挑去用石磨磨豆子。

石磨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

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邹秀花只所以选择一大早去,主要也是想早点去磨,不用排队。

老头子说要去碾米,小儿子又说要去摘果。

现在见了温小芹,就对潘柴久说:“你把豆子挑到下面就行,我跟小芹来磨豆子就行。”

潘大章把东西提进家里,拿了小唢呐,也去到黎卫国家。

黎卫国和他父母都在,他家也泡好了黄豆,也准备磨豆子,见邹秀花家挑来了豆,就主动让他们先磨。

看见潘大章,黎庚群还热情招呼他进屋坐,端来各种果品。

“黎叔不用客气,我现在要去潘六月家吹唢呐,没空喝茶。”

黎卫国呵呵笑道:“大章就真的有本事,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黎庚群对儿子说:“卫国要么你也跟大章去支书家贺喜吧,包个红包去,见见世面也好。今天村里面有很多人会包红包去贺喜,听说准备了一百多桌。他不仅是嫁女,还给他老母亲做八十岁大寿。”

“一百多桌,一千多人去喝酒,有那么多么?”

全村四千多人,四分之一的都去他家喝喜酒。

一个村支书竟然有这么大的面子。

记得堂哥潘德东结婚的时候,好象也有几十桌客人,当时没留意。

“一百桌可能都不止,听说潘有财养的猪,潘六月都订了十头,两个杀猪佬天没亮就开始宰猪了,现宰现吃。厨师都请了七八个,黎荣昆天没亮就去了。”

“农村青年男女结婚,一般只有男方家才请一对唢呐的,但人家潘支书另外请了一对吹鼓手,在家里吹奏。”

潘大章听他这样说,也劝黎卫国:“走吧,反正你也不差那几块红包钱,凑凑热闹也好。支书嫁女是月舟村难得的盛事哦,再说你还可以欣赏欣赏我的唢呐演奏,我这么高水平的演奏可是免费的哦。一般人出钱请我,我还不一定去。”

黎卫国:“去就去,我去看看月舟村的土皇帝是怎样嫁公主的?”

黎庚群骂道:“不要胡说八道,潘支书在村里还是很有威信的,很少有人说他坏话。年轻人嘴上门要封紧一点,不要什么话都往外说。”

黎卫国:“潘支书确实有威信,我才开了一句玩笑,我爸就吓出一身冷汗了。”

“那去喝喜酒,红包要包多少钱?”

他知道农村喝喜酒,红包一般包一块六毛八钱。

很亲近的朋友也不会超过六七块钱的。

“书记家嫁女,肯定不好意思包一块多钱了,象我们这种普通人包个六块六毛六就可以了。”

黎庚群从家里拿出红纸,黎卫国给了他六块六毛六,他封好,用毛笔在上面写上字。

温小芹在推磨,邹秀花用条勺往磨盘里放料。

邹秀花:“大章,你去做客,你准备红包没有?”

温小芹:“我给他准备了一个,放他衣兜里了。”

潘大章用手指捏了捏,觉得里面肯定有几张大团结纸币。

他也不说破,只觉得这小妮子特别懂得人情世故,做事情做得面面俱到,漏水不漏。

自己生意做得大了,去喝酒跟其他人包一样数量的红包,肯定不合时宜。

“不是普通人,又是包多少钱?”黎卫国又问道。

“看各人了,有求于支书的,包个几十元,上百的都正常。村干部受他恩惠的十元八元,甚至几十元都不一定。我们也不用跟别人比。”

黎卫国摁着手指算了算。

“啧啧,平均一人十元钱,支书嫁个女儿就可以成为万元户了。发家致富,这也是一条路子。”

“这饭桶又来胡说了。”

潘大章跟黎卫国朝榨糖坊方向走去。

路上还遇到不少挑着果盒礼品,三五人朝潘家走去的客人。

走过那棵大榕树,就听见两把唢呐在呜哩呜哩,不成调的吹奏着。

虽然不成调,但似乎也洋溢着某种喜气。

潘大章两人看见诺大的榨糖坊前面空旷的广场上,开始有人在摆餐桌,一排十张桌,足足十排都不止。

黎卫国低声问他:“你说他就这么有把握,一定有一千多人过来喝喜酒?”

“人家是支书,心里有底。自信,懂不懂?”

说话间已经看见潘六家院门了。

院门口排了一长溜的人群。

最前面摆了一张桌子,两个中年人,面前摊开一本红纸装订的本子,一个人收礼,一个人在本子上记录。

送礼的记礼物名称,送红包的记录送红包的客人姓名和数额。

谷 不会当场拆封红包,但是会在红包上面写清是谁所送的。

正在后面循规蹈矩排队的潘大章被走出院门的潘六月一眼看见了。

“大章,我还说你不来了?快点进来,你在这里排什么队。”

潘大章从口袋掏出温小芹替他包好的红包递到潘六月手里。

“大伯,恭喜你,小小意思!”

潘六月一愣,随即哈哈一笑:“你这小子,你是我请过来吹唢呐的,你用包什么红包?”

“大伯,我也是来喝酒的,还是代表我家里来的,所以这红包还是要的。”

潘六月见他这样说,就不客气收了。

黎卫国迟疑着也走前来,把手中红包递给他。

“恭喜支书,小小意思。”

他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潘六月却不认得他。

潘大章解释说:“他是我邻居黎庚群的儿子,我们一起来的。”

潘六月忙堆笑着说:“好,好,谢谢呀,欢迎,你也跟大章先进去吧。”

黎卫国递过去的红包明显薄了许多。

进入客厅,看见两个吹唢呐的在卖力吹奏。

没有一点节奏感,听不出一点乐调。

终于吹完一曲,两师傅开始喝茶聊天。

做主薄先生的是潘晨光。

老头满头白发,但精神健硕,看见潘大章,满脸皱纹都舒开了花。

“刚才我还问六月,怎么不叫大章那个年轻崽过来吹唢呐,其他人哪里你不去没问题,但六月这里你要来的。”

“晨光公,六月伯不叫我也会来的。”

潘六月:“大章现在越来越出息了,听说县宣传部都有专门一间办公室了,人家是县级干部了,本来我们是没权利麻烦他的……”

潘晨光:“大章是我们潘族人的骄傲,说出去都是我们族人脸上有光。大章是在县宣传部当什么职位的干部?”

潘大章:“晨光公,我不是什么干部,是一个宣传干事,闲职的,没有什么职权的。”

创作型干部,为的是鞭策自己,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但是这些跟他们说,他们也听不懂。

“那太好了,明天我要去角头庙贴一个红榜,恭喜我们潘家子弟入编县委干部编制。可惜我们潘家祠堂拆掉了,在古代这就是光宗耀祖的一件大好事,是要在祠堂悬挂一块牌匾的。”

潘晨光懊悔地说。

这时潘六月要忙其他事,便匆匆离开了。

客厅两个吹唢呐师傅,看见潘大章手上也拿着一只小唢呐,心内正疑惑:莫非主家嫌自己两人手艺不好,另外又请了他人来吹。

潘晨光见他两人神情,忙解释说:“两位师傅不用计较,这位大章是我们潘家的骄傲,他现在是县委宣传干事,写文章是一把好手,还能用小唢呐吹奏优美完整的曲调。你们吹的是大唢呐,他吹的是小唢呐,互不冲突。”

潘六月有两栋房子,这边布置的是替老母亲做八十大寿的场面,另一栋是嫁女的布置。

潘大章看见二婶刘地女和堂婶孙元珊也出现在庭院门口。

看见大章也走过来问:“大章,你这么早就过来了?”

“是呀,六月叫我过来吹吹唢呐。婶,你们也这么早过来?”

一般喝酒的中午十二点才会过来。

当然也有人提前送红包过来,登记后取个餐桌号,十二点再过来找到对应桌位。

潘大章和黎卫国刚才也拿了一个餐桌位。

“我们来给新娘子绞绞脸,为她开容。”刘地女说。

“哟,还有这个礼俗?”

“你不懂了吧,以后小芹嫁给你,也请二婶去帮她绞脸开容才行。”

“怎么铰?”

“用两根丝线铰去新娘脸部汗毛。”

潘大章此时听得另外一栋楼里面传来了新娘子嘤嘤的哭声。

男方迎新的应该还有几个钟才到,现在新娘子就开始哭嫁了?

“大章,你吃早餐没有?没有就去吃早餐。”

“吃过了。”

“那吃过了,你就吹奏一首欢快一点的唢呐曲,活跃活跃气氛吧。”

潘大章想了想:“今天不仅是翠蓉姐的大喜日子,也是奶奶的大寿,我就先吹一首《百凤朝阳》吧。”

两唢呐师傅撇了撇嘴,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心想:嘿嘿,你年纪轻轻,能够吹奏出了这么高难度的乐曲。

岭背唢呐张都只能勉强吹奏出。

不过他们也不宜表露出来。

“要么我们来跟你拌奏吧。”

他们带了小鼓,钹和锣,甚至还有芦笙。

黎卫国上次也听过一次,觉得不错。现在大章又来吹这名曲,不禁专注来欣赏。

潘大章开始吹奏。

重生以来这是第三次吹奏这首曲调,感觉是越发舒畅,熟练。

整首吹下来没有一点破隙。

两个吹唢呐的也配合默契。

外面参加酒席的都纷纷跑进院子,看是谁吹奏的。

潘六月老母亲颤颤巍巍地拿了一个红包,说要送给大章。

他肯定不肯接。

“奶奶,不用给我钱,我是专门来给你拜寿贺喜的,是自己人不用收钱的。”

潘育财听得唢呐声,笑呵呵走了过来。

“这么好听的唢呐就只有你大章才吹得出来。不过老人家给的红包,你还是要收的,不收不礼貌哦。不过,你可以再吹一首好听的乐曲做为回报的。”

潘大章只好接过老人给的红包。

“奶奶,我再给你吹一首贺寿的唢呐,《八仙祝寿》吧。”

两位吹唢呐师傅也主动配合。

他根据记忆中的印象,把一首《八仙祝寿》曲完整地吹奏了出来。

老太太听得乐呵呵地连连夸赞:“后告崽吹的好听。”

厨房正在忙碌的黎荣昆都跑了过来。

“我猜也只有你潘大章才能够吹得这么好听。”

他看见堂弟卫国也在,于是笑着对他说:“卫国,有空你也跟大章去学吹唢呐,要是有这个手艺,不愁赚不到钱。”

黎卫国想:我要靠这个手艺赚钱么。

潘大章又吹奏了几首流行音乐曲。

(sdingdiannn/ddk270478/66308549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