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年 > 595章 元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图罐

重生1983年 595章 元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图罐

作者:爱喝葡萄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09 13:07:4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潘大章本来打算跟麻魏禾聊聊琉璃厂那些旧瓷器的事,可是想到他本来就是一个收藏家,只要是有价值的藏品肯定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想从他专家的眼皮底下捡漏,无异于痴人说梦。

于是只跟他聊收藏中的陶瓷、玉器、古籍善本、珠宝、邮品等几项的内容。

“麻大哥,你说的古籍善本是包括哪几方面的书籍。”

因为他在冈州从方老头手里,花三百块淘到了一本元版的《三字经》手抄赵体本,他只是仅凭前世的记忆,看见后就花三百元才把它买了下来。

但是一直到现在,他也不明白这种善本古籍的具体价值。

麻魏禾是收藏大家,借此机会向他讨教,他肯定懂的。

“古籍善本其实按照清代张之洞的诠释为:一是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少;三是旧本旧刻、旧抄。”

麻魏禾解释说:“特别是其中的精一本,精校精注和旧抄,又要看是谁备注,谁抄写的,名家的自然价高。小潘难道你也收藏过这些古籍善本?”

他在其他藏家手中见过宋版善本,藏家朋友告诉他,收藏界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

他知道收藏这种孤本还要看个人造化,不是想收藏就能碰到的。

这小潘现在提起这话题,难道他手上有这玩意不成?

“不瞒麻哥,我真的花三百块钱收购了一本元版素履先生手抄的《三字经》,我也不知道是否收价过高了,有没有亏本?”潘大章坦率地跟他说。

麻魏禾惊讶地说:“三百块收藏了元版素履先生的手抄善本,你算是捡了巨漏。素履先生是元代三大书法家之一,另外二人是松雪道人和寄直老人。收藏者假如能够收到这些大家的手抄善本,完全可以当作镇宅之宝,不会轻易出手的。”

潘大章当然现在也没打算把那本古籍书出手,同时他也见过老董的书架上有一本宋版古籍善本。

但他也没有仔细去翻阅。

现在听麻魏禾这样说,他也好奇。

“保守估计那本元版素履先生的手抄善本可以值多少钱?”

麻魏禾心神为之动容:“小潘,你不是想出手吧?你三百块收来的,现在出手一万块肯定值。”

潘大章想只是值一万块,看来也不算是最有价值的,他在河中捞了几尊菩萨雕像都是几万元。

“先收藏着吧,以后看情况再说。”

一本古籍书体积也不大,随意塞在保险柜都没问题。

他又跟他聊集邮的事情。

“说实话,集邮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单凭一时兴趣。”

麻魏禾说:“去年在工人体育馆举行的全国性集邮展览,当时可以说万人空巷,整个体育馆挤满了人。当时发行了《中华全国集邮展览1983.BJ》纪念邮票一套,当天,很多人为了购买这套邮票从一大早就开始排队,真是盛况空前。”

潘大章感兴趣问:“你认为邮票收藏未来升值空间大么?”

麻魏禾真诚地说:“说实话我也在思考这么问题,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去集邮了。邮票收藏真正的价值在于它的稀少性,越稀少越珍贵,你说同样一款邮票,收藏的人越多,它升值的空间就有限吧?”

潘大章也知道八十年代初掀起的集邮热,几乎向全国民众普及了集邮的知识。

集邮后来成了一项社会性的文化活动,许多邮市自发地应运而生。

京城的东华门、六部口、三里河、礼土路、黄庄等繁华地段,每天都云集了数以百计的集邮爱好者,也有直接买卖的。

“其实很多人都是跟风的,隔几年风头过后就坚持不下去了。”

一种爱好能够坚持几十年不变的其实又能有多少人。

麻魏禾说:“不管收藏什么都要有专业的知识,有一双慧眼,发现的眼光,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价值你就赢了。”

汪朝说:“我们麻哥有空就去钻胡同,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麻哥是胡同自有黄金屋,胡同自有淘金窟。”

麻魏禾赞同地说:“这年代是收藏的黄金年代,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说实话,我现在手头上有上千件文物收藏,大部分都是我走街串巷淘来的,有些还根本没有花一分钱。”

他跟大家说了一件事:“我去一个胡同闲逛,看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和老大婆,老头踩着一辆三轮车上坡,他老伴在后面推。由于三轮车上堆煤球过重,两人力气不够上不去,三轮车后溜,即将要车倒人翻之际,我及时帮忙。他们感谢我,邀请我去他们家喝米酒。

老人说他老两口无儿无女,以前成分不好,祖上是宫里当差的,没有正式的工作。平时干一些送煤球工作,靠祖上留传下来的一些金银细软,日子也过得不错。

老头用一个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碗盛米酒给我,当时我的眼光就离不开那只碗了。

老头当时说:“年轻人,你很喜欢这只碗?”我连连点头。他说:“你喜欢的话就送给你,这些破碗也值不了几个钱,我家里还有很多。”

让我当时欣喜若狂。

我跟他说我这个人有怀旧情结,对于旧东西有一种特别的收藏热情。

那天我恰好五块钱收了一只青花瓷瓶。

我告诉老头这个瓶我收了五块钱。

老头说他家里有很多这种东西。

当天我在他家收了一百多件瓶瓶罐罐,告诉你们那些全都是值钱的瓷器。”

麻魏禾一脸得意的表情。

吕振云当场指责他:“老麻你这种做法不地道,是变相地拐骗人家。本来值一万的好东西,你才给人家一百块,甚至才几块钱,你的良心不会痛?”

麻魏禾说:“被我碰见了,还能够得到一百块钱,或者几十块钱,要是没有碰见我,或许他就把好东西当垃圾扔了。我经常在垃圾场或者胡同口捡到值钱的东西,搞得我现在养成了去翻垃圾桶,或者翻垃圾堆的习惯。特别是看见胡同内有人搬家,我会耽误几天时间,守在人家家门口,说不定他家就丢出一二件值钱的玩意出来了。”

几个人都听得兴致勃勃。

潘大章叹息着说:“可惜我没有空闲的时间,不然我就天天跟你去逛胡同巷子,跟你捡漏去。”

汪朝白了麻魏禾一眼说:“我曾说过跟他去逛胡同,可是这老小子都不愿带我去,说我脾气不好,痞子气太重,会影响他哄骗人家。”

吕振云说:“搞收藏还就麻哥这种性格才行,麻哥我在一位区干部的家里见过一个鬼谷子下山图罐,上面描述的是孙膑的师傅在齐国使节苏代的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麻魏禾说:“我曾经听过这个故事,元代青花瓷器瓶上是有这种主体纹饰。这个罐瓶现代存世稀少,以后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能不能介绍我去找找他,看他多少钱肯出手?”

吕振云:“我可以告诉你他的家庭地址和名字,你自己想办法去跟他接触和了解,千万不能说是我透露给你的。不然他会很反感我的。”

他把那个老干部的家住地址和名字告诉了麻魏禾。

此时潘大章听他说出元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图罐,内心也是震惊不已。

前世他开建材店,平时没事都是守着一台电脑,看新闻了解时事。

偶尔在网上跟人下下棋。

对于青花瓷他搜索过最值钱的几样神品。

排在首位的就是这款元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图罐。

该器物于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万英镑,折合IMB2.3亿,创下当时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20年后可以创下2.3亿记录的宝物摆在面前,谁不心动。

潘大章两人跟他们闲聊,一起吃过晚饭。

聊收藏聊写作上的事情时间上也过得很快。

回去的路上,他跟温小芹提到元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图罐这个器物,二十以后价格会超出天价,有可能值几个亿。

“一个青花瓷罐会值几个亿?”

温小芹疑惑不己。

会是真的吗?

可是一年多来,大章的表现又让她不得不相信。

每件事他都看得很准,就像其他人暗中议论的一样。

“大章肯定是神明附体了,不然他不可能每件事都像看到了结果一样。”

“而且他的能耐比谁都强,几个壮汉都不一定有他那么大力气,还有他的速度象闪电一样,就如有神助一样。”

温小芹赞许地说:“既然你看准了这个元青花瓷罐会升到几亿的天价,那不如想办法先把它弄到手。”

她分柝说:“就算它现在要几十万,或者一百万又怎样,有什么东西二十年时间会升值几百倍的?况且我们现在也不缺钱。”

跟大章在一起,她也懂得了钱如活水的道理,只有让它流动起来,才能越发的显得清甜和甘美。

“我家小芹芹现在脑袋也开窍了。”

大章赞许地摸了摸她的头。

他从前世的记忆中了解到20年后在外国拍卖会上拍出上亿天价的,还有很多种。

当然这一世能不能有缘听见或碰见,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人家麻哥有意去收藏,我们再从中去插一脚,会不会不太好?”温小芹担忧地说。

“各谈各的,谁能收藏到手,靠各自的本事。瓷瓶即使到了麻哥手里,我们也可以从他手里淘过来吧。况且我们又不面对面跟他一起去竞价。”

第二天去到学校,前天星期六的考试成绩也出来了。

潘大章依旧是排在第一位,温小芹说她还是保持在三十多位。

温小芹给自己设了一个目标。

“这个星期的考试我争取闯进前二十名内,最后一个星期考试进入前十名,那样的话我的总成绩就可以获一等奖。”

潘大章都佩服她的毅力,这妮子有一股狠劲,设定了目标,会想方设法去实现。

“我只有这次拿到一等奖,高考时才有希望跟你考到同一所学校,即使不同班也行。”

“支持你,加油!”

中午放学,开车到阳光社区,找到龙须沟胡同口开的那间百货商店。

一样的柜台,柜台里面神情傲慢的服务员。

顾客买东西问价,爱理不理的样子。

“同志,白砂糖多少钱一斤?”

“上面有标价,自己看。”

一个高个子中年人从对面办公室走出来,商店内服务员瞬时紧张起来。

“莫经理出来了,注意一点,听说百货商店要给个人承包了,那样的话,我们就要失业了。”

“不用担心,我们都是有编制的,即使分流,组织上也会做出妥善安排的。”

莫经理朝门口一个中年人走去。

“表哥,账单我拟好了,你看看。”

中年人低声念出声:“婚房:老家腾出房间。电器三大件:冰箱、洗衣机、电视机1900元;衣物、被褥500元;家具(包括自己做的)500元;婚车(租)2辆60元;照相50元;婚宴10桌600元;礼金100元。总共3000元。”

莫经理说:“表哥,这账单我是按最省钱的来拟的。到时要多准备一些钱。”

中年人为难说:“我拿回去跟你表嫂商量商量,钱都是她保管,也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钱?”

莫经理:“我说了,钱实在不够就来跟我借,娶亲建房有哪一家不借点债的?让庆崽过来找我,他自己的事让他自己承担,借的钱让他小两口以后自己还给我就行。”

中年人唉声叹气地说:“就是没有一点出息,这样谈对象说结婚了,自己身上一点钱没有,什么都靠父母拿。”

两人在门口嘀咕了半天。

这个莫经理就是大章两个今天要找的人。

他也不会打搅他们交谈事情。

等他们把事说完,中年人转身走了,才走前去对他说:“莫经理,想跟你谈笔生意,打搅你几分钟,可以么?”

(sdingdiannn/ddk270478/70413131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