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113章 西北新的政治中心(第三更)

听闻赵官家允许回鹘人在城中自由贸易,最先兴奋起来的是兴州的贵族们。

因为贵族们对那些西域来的商品非常感兴趣,并且有钱买。

傍晚的时候,庞特以做买卖的理由,拜见了前枢密副使罔常。

他进城打听到,罔常之前是掌握兴州军权的实权人物之一,也是前夏主的老丈人。

罔常看见面前摆的如此多的从西域过来的商品,眼睛都看直了。

“这位上官,这些是我们送给您的。”

“送给我?”罔常脸上的笑容合不拢嘴了。

“是的,久仰上官大名,我们对上官十分敬佩。”

罔常用手摸了摸翡翠,脸上的笑容毫不掩饰。

不过,等他回过神来,收起笑容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们给我送这些,肯定不是白送,有什么要求呢?”

“也没有什么要求,就是想知道宋国与夏国之间的一些事。”

“没什么事,夏国已经没了。”罔常说道。

“既然上官还在,复国是有希望的。”

“你可不要乱说!”罔常立刻看了看四周,“现在宋军精锐尽数驻扎在兴庆府,我可没有能力复国。”

“若是将来我高昌出兵帮助您呢?”

罔常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们打得过宋军吗?”

“你知道耶律大石吗?”

“有听闻,当初辽国被金国所灭,耶律大石给李乾顺写过信,我们还商议过是否与耶律大石联盟,不过后来耶律大石似乎没有音信。”

“耶律大石现在在西域,重建大辽,兵马强盛,西域各国无不拜服,若是他愿意出兵,必然能助你们复国。”

罔常说道:“你们离兴州太远了。”

“若是从河西开始呢?”庞特又说道。

“原来你们是要打河西的主意。”

“我们帮你们复国,你们将河西给我们,双方合作,各取所需。”庞特又说道。

“现在宋军精锐全部云集兴州,想要复国比登天还难。”

“宋国皇帝不可能一直在这里,这里以后会有宋军驻扎,但是如果你愿意配合我们,让我们随时了解兴州宋军的实力,我们的胜算会更大一些。”

罔常犹豫起来。

庞特说道:“若是复国,您可就是夏国说一不二的人了。”

“这件事会不会对我有危险?”

“能有什么危险呢?我定期派人,以经商的名义过来,联络您,就可以了。”

罔常想了想,说道:“我暂时答应你。”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盟友,我会回去禀报我们的大汗。”

“好。”

刚吃完晚饭,赵宁便接到了送来的密报。

“这个庞特去了罔常那里?”赵宁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是的,陛下,不过这些西域商人拜访了不少西夏旧贵。”

“但是这个庞特亲自去的罔常那里。”赵宁说道。

“要不要拿人?”刘锜问道,“这些人明显来者不善。”

“不!拿下他们什么都得不到,也会让其他西域商人以后不敢来东方,得不偿失。”

“那任由他们乱来?”孙傅说道。

“这种小事,诸位卿就不要操心了,朕吃饱了,你们随意。”赵宁站起来,回了自己的寝宫。

第二日一大早起来,赵宁刚吃完第一杯茶,刘锜就跑来了。

“官家,右厢朝顺军司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李良辅的那些部将很配合,来兴州的来兴州,配合调兵的配合调兵,一切进展顺利。”

“看来西夏人也厌恶了战争。”赵宁感慨说道,“没有必要,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打仗。”

西夏贵族们都投降了,李察哥也死了,那些从平民中强行抽调的士兵,他们凭什么继续坚持下去呢?

可能有翻倍之心的是一些中层军官,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也很配合了,看来他们也不想打了。

这对于赵宁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西夏主战场的战争,基本上结束,河西的战况,就等折彦质的通报了。

这一点赵宁倒是不急,哪怕折彦质进展不顺利也没有关系,把兴庆府拿回来了,以后图谋西域就有了后勤之地。

到此,赵宁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在兴州逗留。

十二月初六下午,赵宁开始准备御驾南下。

在回去之前,他单独见了张浚。

“卿已经离开东京十年有余了吧?”

“官家,臣是靖康二年到的陕西。”

“有十年了,西夏已灭,但还有诸多问题,官员任命和军政调整,都需要有人在此主持大局,卿再辛苦一年?”

“只要是官家的吩咐,臣都会去做。”

看见张浚头上的白发,赵宁感慨道:“这些年辛苦你了,等稳定了这里,回东京,入枢府主政。”

“有诸位相公,臣倒是入不入都无妨了。”

张浚才是真正的枢密使,只是他这个枢密使这十年一直在忙着西北的事。

“朕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官家请明示。”

“现在朝堂上下都有人在议论国朝军政问题,有人说国朝军队多分布边疆,致使京畿空虚,有前唐天宝之危,你怎么看?”

赵宁还是很信任张浚的。

张浚是一个忠臣,而且是一个极其有责任感的人。

此次灭夏之后,张浚回朝,威望不输张叔夜,此后在大宋朝的影响力自然更大。

“有人担忧,也无不道理,边疆多事,外重内轻,不过与前唐不同在于,本朝对边疆的文臣和武官的任命,皆来自中枢,仅此一点,就大大限制了边帅对军队的影响。”

赵宁点了点头,他突然想到,当年唐玄宗为了提高边疆军事效率,将中下层武官选任的制度改了,把原本属于中枢的权力,下放到了节度使。

这才使得节度使能在地方利用人事权,笼络更多人。

就例如,你进了一个公司,你与面试你进去的上司肯定是最亲的,因为他是你的伯乐。

所以,人事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力。

明朝的吏部尚书掌握官员人事权,号称天官,连首辅的面子都可以不给。

“臣倒是认为,合理地控制西北,需要做进一步调整。”张浚继续说道,“汴京距离西北太过遥远,在长安添加数座军事学院,是最好的选择,所有武官皆出自军事学院,以确保朝廷对军政的掌控。”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32806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