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130章 资本之争(第三更)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130章 资本之争(第三更)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10-12 08:4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很显然,有些人看到赚钱,看傻眼了。

谁都没有想到,这玩意儿,这么赚钱,来钱这么快!

经济学中有一个词语叫做:路径依赖。

意思是,你用一种方法尝到了甜头,以后就想着一直下去,并对此产生依赖。

大宋朝的官员们,必然是尝到了甜头的。

以前每年辛辛苦苦收税,绞尽脑汁,收到三千多万贯,已经喜大普奔了。

现在,派人把地测量好,再挂牌开卖,民间立刻一大堆的商人击破脑袋排队来买地。

赚富人的这些钱,比去搜刮穷鬼的税,不爽的多吗?

再说了,四京最终的总人口在一千万左右,能来四京买房的,基本上算得上有钱的,至少有稳定收入的。

这并不波及到那些乡下的农民。

说到底,只要房地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是杀富的游戏。

至于现在朝廷有官员想要扩大这种模式,躺着把钱吸上来,对于赵宁来说,那是万万不能的。

原因无他,他是穿越过来的。

“这件事先压着,其他地方想找银行贷款建房,不准!”

王宗濋说道:“官家,这扬州、杭州、成都,有钱人倒不算少,其实也可以……”

“不准!有钱也不行!”赵宁肯定地说道,“不是每一笔钱都要赚的,局面一旦扩大,你控制不住,朝廷也很难控制得住,最后承受的还是老百姓。”

“是,臣明白了。”

“把银行盯紧一些,银行的利息,坏账,都要牢牢把控,如此巨额的钱财,必然有人挖空心思想要分一点,若出了问题,朕第一个拿你是问!”

“官家放心,臣已经派人去各地监察银行了!”

“下去吧。”

“臣告退。”

中午的时候,赵宁带着一群人去城南狩猎。

随行的便有几位宰相,还有多位尚书。

其中官职最小的是中书舍人虞允文。

打完猎之后,在汴河之畔的凉亭下休息起来。

赵宁问秦桧:“南方的甘蔗种得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的甘蔗种植,比五年前增加了二十倍,民间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出海,去麻逸种植甘蔗,海运回来,仅仅汴京的甘蔗数量就明显增多,糖的价格也降了三成。”

赵宁点了点头,对秦桧的回答,显然很满意。

南方的新农政是秦桧一手在主管,甘蔗的种植必然也是列入到南方的农业政绩考核里的。

整体来看,秦桧对南方的主政效果很明显。

“冶铁呢?”

吕颐浩说道:“福建和广南东路发现了五处铁矿,荆湖北路的铁矿也已经开采出来,去年的铁矿比前年增加了五成,今年应该是能翻倍增加的,民间对铁的需求快速增加,铁价在满足军政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再降。”

再细节的,赵宁并不多问了。

沉默了片刻,他才说道:“关于京兆府的青衣社案,诸位怎么看?”

“五天前,开封府有查过,查处两处民间私人借贷,牵涉的前额高达一万贯。”赵鼎说道。

“两处只是查到的,开封府都有这样的借贷,朕相信绝不止两处,其他地方更甚。”赵宁说道,“这件事诸位认为该如何处置?”

“臣以为,民间既然大量存在,便说明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秦桧接过话来,“只是需要规范,需要对这些私人借贷进行管控,堵不如疏。”

赵宁沉默不说话。

倒不是他反对秦桧所言。

秦桧说的不算错。

只要有商业,必然有借贷。

交钞的便捷,银行模式的成功,更是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先例。

“臣觉得不妥。”吕颐浩说道,“民间借贷,堵不如疏,如何疏?能否疏?”

秦桧继续说道:“只要公布私人借贷合法,但需要服从朝廷管理,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合法化经营。”

“如何监控这些所谓的合法化的私人借贷商社的利息呢?”吕颐浩问道。

“任何事,都存在着监管漏洞,不能因为存在漏洞,就否认这件事。”秦桧反驳道,“若是民间能有私人借贷,是能够帮助一些需要钱的人,快速借到钱,做一些买卖,甚至做到发家致富的,这对民众来说,是好事。”

“若是没有这些,民间做买卖的,可以去银行借钱。”

“银行借钱的条件太苛刻。”

“那他们自己私下想办法,只要朝廷定义私营借贷违法,便会使人对私营借贷有警惕,减少负债风险,如若鼓励,则民众必然趋之若鹜,这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吕颐浩继续严肃地说道:“这个漏洞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民间多数人隐瞒,出现私人借贷商社,这些商社必然私下从各方招募钱财,兑现返利,正如此次京兆府青衣社案一般,许多钱是从老百姓那里诈骗过来的,再者,有心之人蛊惑民心,以此控制民众,祸乱地方,又改如何?”

秦桧说道:“吕相公所言极是,倒是我疏漏了。”

但秦桧心中却是不服气的,他认为这件事不是吕颐浩说的这么严重。

秦桧推行过“交钞下乡”,他知道乡下的人,其实也需要钱。

乡下不少人想要做些买卖。

秦桧服了软之后,又说道:“不过现在朝廷上下,有不少官员认为,朝廷应该理顺此事,而不是彻底堵死,他们认为堵是堵不住的,我们还是有必要考虑到他们的想法,否则上下不一致,朝廷内部生出间隙,不是好事。”

“那这件事,便拿出来辩一辩,就像当年盐铁论一样。”虞允文突然提议道,“陛下,臣认为,此事牵涉过大,既然如此多人关心,不如择日而辩,讲清楚其中利弊,也好做到上传下达。”

“有道理。”赵官家说道,“若是可以适当合法化,该如何管控呢?”

“那各地指派固定名额,进行开放,让私人借贷自负盈亏,自己承担负债。”

“若是朕不同意开放呢?”

“那请允许臣,带着人各路审查,追责到各路政官,一视同仁,绝不姑息!”

虞允文说这话,多多少少有军人做事的风格,干净利索。

这也是他的行事原则。

“不如新城新政之争,也一并说了。”秦桧提议道。

赵宁没有表态,只是说道:“一起辩!”

赵鼎说道:“官家,这金人的使者已经来汴京许久,一直在等待您的召见。”

“是锡林赫鲁吗?”

“是他!”

“不见,让他回去。”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32263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