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137章 康王要完?(第二更)

大殿内更是忍不住热议起来。

这民间借贷一事,说到底,是民生问题。

民生出了问题,是有补救的余地的。

但范致虚却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军政之上。

军政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灾难。

更别说到了靖康十二年,大宋朝的兵力部署乍一看,确实和大唐天宝年间十分相似。

内轻外重,已经证明了有人会谋反。

而且不是安禄山一人有反意,是好几个群体有反意,并付诸了实际行动。

导致当年那个威震天下的盛唐,顷刻间瓦解。

根据《资治通鉴》里的数据推断,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三千多万人死亡。

作为穿越者,当然希望华夏能拳打罗马,脚踩欧罗巴,干翻一切外敌,凡是企图内守的都是懦夫、无能、卖国贼!

毕竟21世纪的人不必担心战争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

但真正身处外重内轻的古代人,可就极其恐慌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绝不是要继续教蛮夷做人,而是先确保自己明天能活下去。

安史之乱,影响了华夏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后的宋明,对地方和边军的掣肘,都是想天方设地法。

至于大宋嘛,距离大唐近,对安史之乱的阴影更大。

眼下范致虚所言,直击众人心中痛点。

林一飞心中大喜,他前几日还与秦桧商议,从军政入手,先找张浚的麻烦。

正苦于如何不着痕迹,没想到范致虚先提出来了。

这下可以说是帮了他林一飞大大的帮。

说到现在的军政,大家立刻都跳了出来,显然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但不待众人说,赵鼎却开口说道:“今日只议论是否放开民间借贷一事,军政之事,暂且不议。”

林一飞立刻说道:“范相公说的有理,军政问题与此借贷问题已经密不可分,必须放在一起议论。”

“要议论也轮不到你来议论!”一边沉默不言的吕颐浩说话了,“纵然对军政有影响,也只是一方面,今日重点是民间借贷!”

吕颐浩言简意赅,且切中重点。

如果他否认这件事与军政有关联,必然引起大多数人的群情激奋,反倒将眼下的局面玩得更加失控。

大多数能控场的人,都知道驾驭群体,不能一味地打压。

吕颐浩接着说道:“谁想议论军政,先进军政院了再说!”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范致虚继续说道:“诸位,军政之事其一,按照我刚才与汪侍郎讨论,汪侍郎的意思是,只要严惩青衣社之流,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是吗?”

汪博彦说道:“是的。”

“那我请问康王殿下一个问题!”

人群中的康王走出来,康王神色淡然,气质深沉,他很礼貌地说道:“范相公有什么问题,小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据说康王最初也是对民间做了规定的,利息不能超过十一?”

“小王确实有这样说过。”

赵构也避讳,青衣社案已经闹到这个程度,赵构是没有办法完全撇清责任的,具体在于青衣社与赵构是否有直接关联。

若有直接关联,恐怕赵构的后果更严重。

范致虚的目光重新落到汪博彦身上,他说道:“康王规定了利息不能超过十一,京兆府的官员最初也满口答应,甚至青衣社最初的利息很低,但为何后来局面变了,汪侍郎,这个问题我不太明白,麻烦你帮我解答一番。”

汪博彦的理论可以说到此处,已经被范致虚摁死了。

汪博彦满头大汗,无话可说。

范致虚说道:“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最初的时候,都想做点好事,可是很快,这些人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逐利,逐利本是人之常情,但合法的逐利实在太慢,损人的逐利显然来得更快,诸位赞成放开民间私营借贷的,你们如何保证,这些人最初都在做好事,却如青衣社一般,逐渐变得面目狰狞,吸人骨髓?”

周围一片死静,众人都看着这个刚从陕西回来的家伙。

这家伙回来,显然不是回汴京养老的。

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敢接范致虚的话。

想要放开民间借贷的,朝堂上下大有人在。

四京之地、地方官员,都有一百个理由阐述放开的好处。

但此时,却没有一个人能反驳范致虚的话。

赵宁回到龙椅上,说道:“诸位还有要说的么?”

沉默,过了好一会儿,赵宁才说道:“今日到此为止。”

说完,他便站起来,离开了大庆殿。

赵官家离去之后,大庆殿才又热闹起来。

“范相公说得真好啊!”王宗濋立刻过来,满脸堆着笑容。

周围也有不少人来向范致虚作揖,称赞他。

之后,关于要放开民间私营商社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

两天后,便有谏院的人,正式提及民间私营商社之事。

按照正规流程,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开始以青衣社案弹劾康王。

流程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已经定调,要弄康王了。

不过具体怎么弄,最终决定权在赵官家手中,康王党现在只能尽全力保康王。

二月初一,气候明显回暖,汴京两岸有了一丝丝绿意,河面的波浪都柔和了许多。

赵官家的御驾一路行至张叔夜府邸门口,随后进了张叔夜家中。

“臣参见陛下。”

“怎么从床上起来了,快快搀扶张相公回床歇息。”

“是。”

张叔夜老了,已经七十三岁,这些年的操劳,让他老得更快。

“张相公身体如何?”

“承蒙陛下垂怜,老臣好多了。”

“好多了就好,朕回来得仓促,国朝事务繁多,现在才来看望你,你心里不要怪朕。”

“陛下能来看望老臣,已经是老臣的毕生荣幸。”

“朕时常想起靖康元年,卿率领勤王之师,奋不顾身到汴京来,是卿在朕最困难的时候,舍身相助,这些年,国朝军政繁忙,事务繁多,也是卿一手处理得当。”

“老臣不敢居功自傲,现在西夏已灭,金人不敢随意南下,老臣心中也颇感欣慰,只是眼下外重内轻格局已然形成,此番皆是老臣之责。”张叔夜眉头凝重,忧愁劳顿。

“听闻陛下没有见金国使者?”

“是的。”

“老臣以为,现在边事该缓一缓了,整顿边军,刻不容缓,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李彦仙皆赤心报国,却难免有其他人手握重兵,图谋不轨。”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32094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