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144章 大势所趋(第三更)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144章 大势所趋(第三更)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10-17 08:27:1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各路军政倒是大体很好,小规模的违反军纪,偶有发生,但都在控制范围内。”

杨沂中已经说得非常客观。

边境陈列百万大军,不可能全部都规规矩矩。

人一多,最容易出现问题。

但基本上在几位手段强硬的经略使那里,都很稳。

“连安南都护府也隔一段时间传来一些汇报,一切都还好,不过安南距离京师太远,那里的士兵,已经轮调了多次。”

张浚问道:“安南的兵在轮调?”

“朝廷对南方的兵一直有轮调,除了海军,实在没有办法,海军不在军政院管理范围内,在钱相公手里,我也很少参与进去。”

张浚造反的风波在东京城持续发酵。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此时的汴京朝堂显然已经有一点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了。

三月十六日,易州。

“殿下,斥候传回消息了。”完颜希尹神色凝重地说道。

“如何说?”

“西夏已经……”完颜希尹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兀术神色阴沉下来,看上去就像戴了一块难看的面具一样。

他坐在那里闭目养神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才短短的几个月,西夏就被灭了,宋军的战力,超出本王的预料。”

“西夏人谋略有余而勇武不足,被灭国也是情理之中。”完颜希尹说道,“殿下不必过于担心。”

这时,外面传来了斥候的声音:“密报!”

密报被送进来,兀术打开一看,居然是汴京送来的。

“张浚要谋反?”兀术愣了愣。

“张俊?”完颜希尹问道,“是那个之前在河北与我们做买卖的张俊?”

“不,是陕西那个张浚,是当年在陕西逼得娄室求援,迫使我们撤军的那个张浚!”

“他谋反了?”

“只是汴京的传言,未必是真。”

完颜希尹立刻说道:“这件事对我们有利,这说明宋廷内部现在是出现了问题的。”

兀术有些感慨:“若是锡林赫鲁能够厚着脸皮在汴京继续待下去,就目前宋廷内部的局势,议和是迟早的事,现在倒是便宜了完颜昌!”

韩企先说道:“殿下不必再纠结这些了,眼下最要紧的是议和之后,速速回上京图谋大事。”

“我一直担心宋廷会假装议和,暗地里准备粮草备战,等待殿下一走,便大军北上。”完颜希尹说道,“如今看来,宋廷内部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赵官家们不信任边将,是前唐武人为祸过甚,不得已而为之。”韩企先说道,“这个问题在过去十年,只是暂时被掩盖,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本王倒是对现在的局势更感兴趣了。”兀术一扫之前的阴霾,脸上出现笑容,“本王想起之前宗望对付宋人的一个策略,也是与宋议和,一旦议和时间长了,宋失去外部压力,内部自己就会出问题,之前本王一直不赞成如此,现在看来,宗望才是大智慧啊!”

“殿下说得无不道理,议和之后,也有对付宋国的办法,就目前出现的苗头,宋廷内部恐怕要有权力之争了,若是真的能保持数年不打仗,宋廷之上的那些文人,必然会认为边境无事,不必再养那么多兵,最好岳飞也被调走。”

三月十七日,东京城街头和往常一样,老百姓们勤勤恳恳地干活,街头人头攒动,商旅不绝。

倒是官场上却风起云涌。

为了那还不能被证实的事情,官员们恨不得彼此撸起袖子来打一架。

不过,就在今天,另一件大事发生了,立刻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注意力。

什么大事,还能让我大宋官员此时先把造反的一事拧到一边?

当然是金国使者快马加鞭抵达了汴京。

宋金关系现在是最复杂的关系,牵涉到无数人生计,不关注不可能。

高俅走进大内的时候,通过禁卫军的层层把守,在福宁宫见到了正在跟三皇子赵瑜讨论问题的赵宁。

赵宁问道:“你认为,靖康三年的宋金之战,金人退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爹爹在上党击败了完颜宗翰。”

“虽然这话你爹我爱听,但你的格局再提大一些。”

“是岳帅在东线击溃了三路金军?”

“是张相公在陕西,拖垮了女真人最能打的完颜娄室,那一战战死了无数人,但为整个大局赢得了最宝贵的战略时间和空间,没有那一战,中线和东线都得陷入女真人强势的兵锋中,以当时我军的战力,是无法抵挡金人的兵锋的。”

赵瑜说道:“可史官在写那一战的时候,说我军英勇无敌。”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得学会从史书中得到更深一层的答案,若是我军当时真的能正面和金人打,张相公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在陕西打那一战?”

赵宁说得很耐心,赵瑜希望兵事,赵宁便和他好好讨论一些问题,教他从另一个层面去看待问题。

“爹爹,我好像懂一点了。”

赵宁瞥了一眼外面的高俅,说道:“瑜儿,你先下去,我跟高太尉说点事。”

“是。”

赵瑜出了福宁宫,高俅立刻道:“参见忠王殿下。”

“高太尉,这厢有礼了。”赵瑜行了个礼,便匆匆离去。

高俅迈步进入福宁宫,说道:“官家,金使来了。”

“来的是谁?”

“是金国鲁国公完颜昌之子完颜乌达补。”高俅说道,“现在群臣都在热议。”

“如何热议?”

“都希望官家您能尽快召见金使,以达成两国和平。”

“群臣都愿意议和?”

“说是尽快议和对我大宋也有好处。”

赵宁心里寻思着,看来张浚这个谣言,确实让许多人心中恐慌,深怕现在如日中天的大宋,变成了天宝年间的大唐。

而与金国议和,无疑能省去外部压力,让朝廷集中精力调整军政问题。

这其实符合赵宁内心的想法。

只要他赵官家不真的糊涂去动张浚,从某种程度上,那个造谣者,其实是帮了赵宁。

他对边军没有任何担心,是不可能的。

聪明如李隆基,当年把各种掣肘、平衡安排得妥妥的,还不是玩崩了。

有些事,还是要有敬畏心的,不要躺在功劳上,得意忘形了。

只是边军接下来的调整方式,就看赵宁的操作水平了。

既不能打击边军,也不能让边军真的形成尾大不掉。

赵宁说道:“宣金使觐见。”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31874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