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142章 奸臣常有,忠臣亦然(第一更)

这个女人叫陆婉清,她第一时间被带回布政司衙门,由胡铨亲自做了审问。

是不是刘子羽的小妾,很简单问出来。

因为刘子羽的家就在长安城。

只不过刘子羽此时跟随张浚,尚在兴州处理军务而已。

经过核实,这个女人确实是刘子羽的小妾陆婉清。

事关重大,胡铨不敢懈怠,但是现在又是陆婉清一面之词。

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先暂时把人押下来,立刻给赵官家写一份密奏。

密奏仅仅三天时间,就送到了汴京皇宫大内的赵宁面前。

他看完之后,眉头拧起来。

张浚谋反?

张浚谋反!

张浚不可能谋反!

赵宁非常了解张浚,张浚是一个直臣,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心怀天下的直臣!

他如果都能谋反,那岳飞必然也可能谋反了。

赵宁陷入沉思中。

说起来,张浚在正史上,还真的被人诬告过要谋反。

被谁诬告呢?

秦桧!

赵宁怔了怔,突然意识过来。

莫非此次也是秦桧?

这并不代表赵宁掌握了证据,而是一种惯性思维。

正史上秦桧诬告张浚谋反,赵构抄了张浚的家,发现张浚家里那些木箱子里,要么是一些打补丁的衣服,要么是一些破旧的书。

这下连赵构都不相信张浚会谋反了。

不过赵宁又疑惑起来,秦桧这个时候,诬陷张浚的目的是什么?

对他秦桧有什么好处呢?

还是说,不是秦桧,是另有人在从中作梗?

赵宁陷入沉思中,张浚被诬告谋反,其结果要么是息事宁人,要么是闹大。

闹大,张浚被提拿、抄家,西北军政空缺,现在谁最能顶替张浚的位置呢?

张叔夜认为是李彦仙可以提拔,但更多人认为刘锜可以委以重任,剩下的一批人,则认为刘锜和李彦仙分别主西北军政,并从朝廷委派一位文官前去节制。

据赵宁掌握的内政情报,李彦仙和刘锜都没有与朝中文官来往过于密切。

张浚如果倒台,对谁的好处最大?

另一种情况是息事宁人,张浚回朝廷任职军政使,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真的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吗?

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是张浚?

想到这里,赵宁已经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从西夏被灭开始,朝中就不断有声音要调张浚回来。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兴州等地行政安排的进展,调张浚回来已经是朝堂上下的共识。

恢复更戍法,也成了上下一致的共识。

毕竟既要发挥军队的战斗力,也要牢牢控制,否则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在如此敏感的时期,突然就传来了张浚谋反的消息?

即便是息事宁人了,恐怕接下来朝廷与边疆的关系也会进入一种微妙的状态。

无论是真是假,这个消息都对整个朝堂起到了极大的刺激。

诱导他这个皇帝对各大边帅产生怀疑。

也许,这才是幕后主使真实的目的。

胡铨倒是处理得很周到,没有将这件事声张,不过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恐怕很快就会传开了。

赵宁立刻寻找杨沂中入宫。

“官家。”

“朕问你一件事。”

“官家请明示。”

“这陕西诸军的军督司,去年的汇报,是不是说过一切如常,诸军军纪严明?”

“是的。”杨沂中心中疑惑,赵官家为何突然问及这件事来?

往日看完军督府对各路边军的汇报,都不会再多提及,像现在这般,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再问及的情况,还是第一次。

“张浚张相公,您怎么看?”

“张相公为人光明磊落,尽忠职守,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现在有人却说他有谋反之意。”

杨沂中大吃了一惊,立刻说道:“官家明察,张相公却绝不可能谋反,臣一直派人在西北军政中严查结党营私,从未听闻张浚有不臣之心。”

“你相信他?”

“西北军督司每年、每季度的汇报证明了这一点,并非臣信任他。”

“此事你先不必外传,你日夜兼程,亲自去一趟兴州,以最快的速度让张浚回汴京,就说张叔夜已经请辞,现在朝廷军政需要他来主持。”

“是!”

杨沂中这人素以铁面无私闻名,他与张浚并无矛盾,派他去,又是军督使的身份,最合适不过。

眼下最重要的倒不是什么驻守和问罪或者查证,而是赶紧召张浚回京。

只要张浚愿意回来,就不可能是谋反了,不言而喻。

杨沂中收拾了一番,当天便出了京,一路快速赶往兴州。

但果然如赵宁所料,这世间哪有不透风的墙?

当日胡铨在视察春耕的时候,可是有许多官员在场。

虽然张充已经刻意控制住那个叫陆婉清的女人,却绝对有官员私下查问过。

果然,三月初五这一天,消息就开始在汴京城的官场上传开。

这一下子就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虽说毫无实证,可毕竟极其敏感,许多人当场就坐立不住了。

连当时在银行查各路坏账的王宗濋听闻后都吓得跳了起来。

当天,政事堂、枢密院和军政院,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有一副西北战云忽来,大宋要上演“安史之乱”的架势。

话说当年安史之乱初期,无数人说安禄山反了,唐玄宗听闻后大笑,并不相信。

直到第七天,唐玄宗才恍然大悟,但依然镇定自若,毕竟大唐当时处在巅峰状态,没有人会相信东北和河北那群人,会跟随安禄山造反。

杨国忠甚至说过不了几日,安禄山的部下就会献上安禄山的人头。

可后来,一切都完全失控了。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帝国之一的大唐,威加海内、四方臣服,却真的被安禄山卷起的风吹塌了大厦。

有这样的历史在前朝,大宋的官员和士大夫们,就算现在一窝蜂跑去找赵官家大喊“张浚反了”也不为过。

下午的时候,还真就有大臣们纷纷进宫,跑去要陛见皇帝。

倒是赵官家不在文德殿,而是在格物院和一群老学究算几何题。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3187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