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289章 新的货币(第一更)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289章 新的货币(第一更)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12-06 18:55:02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宁放下这些奏疏。

这些奏疏有的说的很直接,阐述清楚了为什么要复立赵谌太子,以及恢复赵谌太子位后的好处。

其措辞也颇有几分夸张。

就差说只要恢复赵谌太子位,东京皇城墙角的狗都会手舞足蹈、拍手欢呼、歌功颂德了。

有一些说的比较委婉,例如储君位关乎国本,陛下您是爱民如子的,应当为大宋江山社稷做长远考虑。

对于这些奏疏,赵宁却也只是一笑了之。

他知道是谁在下面吹风,又是哪些人上这些奏疏,其目的是什么。

从官员的大小品级、官职,也能推断出一二。

不过既然赵谌这些年在边境立了那么多功劳,朝堂上又有人吹风,若是他这个皇帝一点态度都不表露出来,多多少少也是不行的。

毕竟赵谌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少年,他肯定也有自己的心思,甚至时时刻刻关注着朝堂的动向,关注着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看法。

简单来说,赵宁和赵谌,已经不是单纯的父子关系了。

太子确立之前,每一个长大成人的皇子,与皇帝之间,都不是单纯的父子关系。

这是一个残酷,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第二天,褒奖并赏赐赵谌的圣旨,到了辽王府。

赏赐的无非是一些钱财、宝器,它本身的价值对于赵谌来说不大,甚至圣旨里褒奖的内容也是老生常谈。

圣旨到辽王府这个举措,所蕴含的政治意义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按照规矩,皇帝还亲自赏赐了韩世忠这个级别的边帅,对其战功进行了肯定。

不仅如此,赵宁还下诏,召辽王回京陛见。

原本召辽王回京陛见这件事也很普通,在过往的那些年,赵宁不止一次将这位大皇子从边疆召回,但这一次不一样。

所有的政治事件都不能鼓励看待。

众所周知,当初让赵谌丢失太子位的是秦桧,秦桧去年被暴出私通金人以后,朝堂上下就隐约有人开始为赵谌鸣不平了。

此时赵谌又再立军功,风声更大的情况下,赵官家快速召大皇子回来。

如此综合一来,透露出什么味道呢?

第二天傍晚,蔡恒急匆匆回了蔡府,脱下官袍,便去了蔡懋的书房。

吏部尚书右选、端明殿学士程振也在。

“程公安好。”

“蔡郎君,何事如此匆忙?”程振笑道。

“陛下要召辽王回京了。”蔡恒惊喜地说道。

“此事我们已经知晓。”程振说道。

“这是好事啊,自从秦桧倒台后,殿下的阻力终于减少了许多。”

程振点了点头,说道:“各地都有官员奏报,这半年多,四京也有不少官员对辽王称赞不已。”

“那我们还等什么,等辽王回京后,立刻联合多名官员,上奏大内,请陛下复辽王太子位,此乃人心所向,天下大德。”

“人心所向?”蔡懋当即一盆冷水倒了过来,“哪个人心所向?是赵鼎还是吕颐浩,还是钱喻清?”

蔡恒说道:“陛下立太子,难道还需要他们同意?”

“陛下立太子,也不是现在有些官员吹吹风就能立的。”蔡懋放下手里的笔,神色平静,一副好像要睡着了的样子。

“陛下推行新政已有十三载,辽王当年名义上是秦桧扳倒的,实际上是太子与陛下政见相左。”

蔡懋语气缓慢,思路却格外清晰。

“此次陛下召辽王回京,绝不是立刻就复辽王太子位。”

“那是……”

“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大统不是军功这么简单,开疆拓土,只是其一。”

“祖翁说的是治国之策吗?”

“难道不应该吗?”

“有祖翁的支持,辽王必然……”

不等蔡恒把话说完,蔡懋打断了他,他说道:“陛下岂是那般好糊弄的,辽王若是自己没有治世之才,绝无机会。”

“蔡相公也不必悲观。”程振说道,“辽王这些年一直在边境待着,他很快就能适应战场,若是他回京,参与朝政,也很快能适应朝堂。”

“但愿如此。”蔡懋感慨道,“那边境的敌人,是明刀明枪,可这朝堂的敌人,可是杀人不见血的。”

“总之,现在四京之地,天下各路,我们的人也慢慢多了许多。”蔡恒目光中闪烁着豪情,“只要有人在任,辽王回来,陛下考验他,我们能随时帮助辽王执行政务,确保他的功劳。”

沉默片刻,蔡懋才说道:“三皇子这个人也不能小巧了,他为人沉稳,之前与秦桧颇有交谈,陛下处理了秦桧派,却对三皇子半分怪罪都没有。”

“还有虞允文,他刚上任执政半年,他的态度非常重要,之前他在安北府的时候,我给他写过信,希望他能站在我们这一边。”

五月初一一大早,赵宁便召开了御前听政。

御前听政的人不多,只有几位宰执,以及一个特殊的人,陈规。

陈规手中拿着几枚原型的钱币。

“陛下请过目,这些分别是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一贯的银币。”

赵宁接过来,仔细看起来。

做工精巧,花纹细腻,手感也很好。

他示意给诸位宰执也过目一遍。

看完后,众人都连连点头。

虞允文问道:“不知这银币铸造的成本几何?”

“十文银币的银含量很少很少,如果算成本,其面值比本身要多两文钱。”

“若是如此,民间则会有人仿造。”钱喻清说道。

“钱相公说的有理,不过就目前这银币的做工,民间若是要仿造,可能需要花费更多。”

“为何?”

“铸造银币需要的物件价值不菲,花纹雕刻难度极大,若是有人百分百还原,至少花费十万贯,若是他铸造十文钱的银币,每一个赚两文钱,要收回投入的十万贯成本,至少要铸造50万贯出来,其后才会慢慢赚钱。”

“若是一个地方铸造50万贯的假币,尚未被发现,恐怕是地方官员的责任了。”

钱喻清和虞允文不由得同时点头,陈规的这个测算很合理。

要从铸造货币中赚钱,必须走量,量无法做起来,恐怕不但赚不到钱,还会亏本。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2821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