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304章 论道(第一更)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304章 论道(第一更)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12-10 16:05:59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谌沉默不言。

蔡懋说道:“利出一孔,则天下必被官员盘剥,当年荆国公变法便失败于此,当今官家圣明烛照,可朝中有人却想重蹈王安石覆辙。”

“老师说的是赵鼎?”

“新政把持十三年,除了他还有谁?”

“赵相公向来以公心著称,断不至于此。”赵谌摇了摇头说道。

“在官场上,不要听别人说了什么,要看对方是如何做的。”蔡懋说道。

“赵鼎他……”赵谌沉思下来。

“地方债务越来越多。”不等赵谌说话,蔡懋继续问道,“这是谁之祸?”

赵谌犹豫了一下,说道:“赵相公?”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说的话来掩饰自己真实的目的,话说的越漂亮,迷惑性越强。”

“那我们该怎么办?”

“殿下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

“取消地方官员商业考核,还利于民间?”赵谌疑惑道,“可老师又说这也无法保证官员和商人勾结,那些商人实在可恨,我在辽东之时,他们便无孔不入,与金人做买卖,我的士兵抛头颅洒热血,家破人亡,他们却赚得盆满钵满。”

说到这里,赵谌眼中露出了愤怒,以及对商人的厌恶。

“为何会出现官商勾结?”

“因为官员手中有权。”

蔡懋沉默片刻,说道:“殿下回去再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老师不如直接告诉学生。”

“殿下在边疆待久了,不知道朝堂上的规则,统帅大军的元帅,要直接告诉将军他要争夺哪一块城池,占领哪一些高地,若是目标不清楚,就容易出现混乱,但这朝堂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

“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真实的政治意图,包括在陛下面前,说话留七分。”

赵谌起身告辞,他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思考蔡懋的那些话。

八月十三日,文德殿。

赵宁正在查看赵谌提报上来的一批官员名单。

“这些官员的年龄似乎偏大?”赵宁问道。

“是的,臣想的是,年龄稍微大一些,办事稳沉,能确保一方施政之平安。”赵谌说道。

赵宁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这些你以后可以多去和赵鼎商议,毕竟吏部是他管的,国策的制定也是他亲手处理的。”

“赵鼎这个人平时话不多。”赵宁又说道,“但他心中对诸多事情都有一杆秤,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大胆地跟他说便是。”

“是。”赵谌应了一声,本来想跟赵宁提及银行和地方建设的问题,但忽然想起蔡懋的话,却沉默下来。

“在吏部感觉如何?”赵宁看着赵谌,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看得出来,他很想让赵谌尽快成长起来。

从吏部开始学对官吏的认识,是入门最快的。

吏部的许多文书还牵涉到地方官员往年的政绩汇报,朝廷是如何制定总体目标,然后拆解到各路,再转交各路布政使的。

甚至在布政使的往期汇报中,还有明确的州府任务拆解。

更详细的就是官员们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超额完成与未达标的原因也都注解得非常详细。

这对于赵谌,有巨大的帮助。

“文书如海,臣还在一步步梳理中。”

“吏部是最繁琐的地方,因为牵涉到全国官员的政绩考核、升迁、俸禄,你要在吏部好好看看。”

“是。”

“怎么,你有话跟我说?”赵宁一眼就看出正在犹犹豫豫的赵谌了。

“父亲,孩儿有一事不明。”

“何事?”

“孩儿在看两浙路往年官吏考核的时候,发现有些州府的财税收入是负的,地方官府拖欠了银行钱,这些钱用作去修桥、铺路,以及开通水利,但孩儿仔细看过,有一些桥根本就不需要修建,还有一些路也不需要,可官员们以促进地方商业发展为名,大肆铺设,实则从里面中饱私囊,以隐蔽的手段,夺取国家钱财。”

赵宁顿时有些欣喜,他说道:“你能看到这些,我感到很开心。”

“父亲知道这些问题?”

“我知道。”

“那为何还要以商业作为官员的考核呢?”

“那用哪种方式考核呢?”

“主要考核农业,取消商业考核,官员便不会揠苗助长,银行也不会平白无故要借贷出如此多的钱。”

赵宁说道:“可是铺设的路,对地方商业,甚至农业,以及百姓收入,是真的有帮助的。”

“但地方官府的债务累计越来越多了。”

“那怎么办呢?”赵宁又问道,“难道一件对国朝有好处的事,就因为它有弊端,所以就要取缔?”

赵谌被这句话问得哑口无言。

赵宁继续问道:“你告诉我,这世间哪有不存在弊端的方法?”

赵谌依然沉默不言。

“你现在看到了局部的问题,这是好事,我不会因为你提出这些与目前政策相反的疑惑,就否定你,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永恒的,适应局势的策略,还是最优策略。”

赵宁非常的耐心,看得出来,他对赵谌寄予厚望。

“如果你跳出局部,去看一个整体,看看整个大宋目前所处的环境,便知道为何如此。”

“就在今年,格物院研制出了水力纺纱机,这种纺纱机的效率是靖康元年纺纱机效率的三十倍,你算一算,接下来十年,老百姓身上穿的一件衣服会跌到多少钱?”

“靖康元年,京畿路一个普通百姓家,一件衣服,要穿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一年或者两年就能买一件新衣服,他们的钱从何而来?仅仅靠种地?”

“孩儿知道父亲的意思,银行贷款修路,给工人发放俸禄,工人有钱,就能购买衣服,不仅如此,水利纺纱机制造坊也需要这样的工人,商业就这样繁荣了。”

“没错。”

“可是地方官府大量负债也是实事,钱无法凭空变出来,也无法凭空消失。”

赵谌能说出这句话,赵宁感到诧异,但也更是感到欣慰。

“负债靠什么填平呢?”赵宁反问道,“自然也是靠创造的价值,地方若是商业兴盛,商税增加,自然能偿还银行贷款,说到底,你是对地方商业发展没有信心。”

“迟早会有停滞的那一天。”

赵宁说道:“那一天还长,在停滞之前,朝廷可以想其他的办法。”

例如海外扩张,海外扩大商业,填补中原负债。

最后,赵宁说道:“经济发展是具备周期性的,必须承认这一点,否则治国之时,你无法客观地判断增长和衰退,以及机会和风险。”

“孩儿是信不过那些商人!”

父子俩说话之际,外面传来王怀吉的声音:“官家,泉州八百里快报。”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2786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