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411章 金军总兵力?(第二更)

大宋还能在战场上战败无数次,但金国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这就相当于利用贸易战,抽空了金国的底子,大大压缩了宋军对峙的时长。

要知道,金国是经历了帝国改制的,汉人快速进入金国朝堂,儒家的意识形态正在影响金国。

儒家的意识形态很有意思。

在帝国时代,一个帝国在早期,利用儒家意识形态,可以快速恢复国家秩序,给生产带来有利的环境,从而推进社会生产。

为什么?

因为帝国早期,刚经历了混乱,最重要的就是恢复秩序。

只要建立了稳定的秩序,农业就能慢慢兴盛,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至于中期出现的土地兼并,恰恰是帝国初期秩序的一种破坏。

讽刺的是,破坏这种秩序的,也是儒家士大夫本身。

或者说,这不过是从一种秩序,转变到了另一种秩序。

初期的秩序,至少能安民,到了中后期的秩序,则会诞生内部诸多矛盾。

金国建国也才二十几年,按照历史推断,这个时代完颜亶本应该还在位,可能需要再等五年,完颜亶才被完颜亮杀死。

而完颜亮继位后,则进一步推动了汉化,这个时期,金国国力开始进入巅峰。

真正开始走弱的,恰恰是完颜亮之后。

按照这一套帝国周期理论,如果不对金国采取贸易货币战,哪怕是这一次金兀术败了,他还有战略撤退的空间。

甚至即便丢了燕云,他撤退到辽东,也能利用一套完整的帝国制度和经济制度,在辽东建立一个帝国和部落合并的国家。

那一样会成为大宋的心头大患,就像当年的高句丽是隋唐的心头大患一样。

但现在,金国除了武力,经济、民生基本被掏空。

赵宁接过话来,他说道:“所以,金兀术的兵力部署,到底如何,谁刺探到了情报?”

众人沉默不言,倒是孙傅说道:“陛下,臣倒是听说,金人在太行山一带集结,臣以为金人的主力会攻打河东!”

众人顿时无语,却也不好当面驳斥孙傅的话。

聚集太行山,打河东?

孙兄,是你脑子坏了,还是金人脑子坏了?

“孙侍郎的意思是,金人要打太原?”

孙傅则很严肃地说道:“不排除这个可能。”

吕颐浩说道:“你知道打太原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当年完颜宗翰围困九个月,太原城才被拿下,你认为此时此刻金人有九个月时间?”

孙傅却说道:“别忘了,金人也有重砲,对哦了,是不是之前有人说金人已经掌握了火炮?”

孙傅此话一出,众人微微一愣。

“金兵是否有出现在太行山,还需要进一步认为,太原也有不少火炮。”吕颐浩说道,“至于金人兵力部署,恐怕是一大难题,我们无法确切知晓金人兵力部署,同样,金人也不知道我方兵力部署。”

张浚点了点头说道:“先吸引金兀术的主力到河间府,金军只有行动了,我方才更容易探查到他们的兵力。”

“都先下去吧,朕有些乏了。”

“臣等告退。”

众人退出去,吕颐浩与张浚一同去巡视军营。

吕颐浩对张知秋说道:“目前粮草有多少?”

“目前够十万人吃五个月,吕相公,张相公,关于粮食一事,不必担忧,东京邮政、大宋邮政、河北总商社、河北粮储司,以及河北两路、京东两路、京畿路、河东路的大小商社,都已经行动起来,无论是朝廷的商社还是民间的商社。”

“价格呢?”

“之前下官查到过有一些官员和部分商人想要抬高价格,就在河间府,已经被下官提交提点刑狱司。”

“你办事,我放心。”吕颐浩没有继续问下去。

中午的时候,赵宁靠在卧榻在午休,外面风雪正盛,忽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从睡梦中醒来。

门口传来王怀吉的声音:“官家,是郑喜郑指挥使。”

“让他进来吧。”赵宁依然半卧在床榻上。

郑喜卸下武器后走进来。

“臣参见陛下。”

“何事?”赵宁这才慢慢坐起来。

“北方有密信。”郑喜的声音压得很低。

听闻至此,赵宁立刻来了精神。

“拿过来。”

郑喜呈递而上。

赵宁拿起一边的匕首,将封印的蜡小心翼翼削开,从筒中取出一封书信。

按照大宋的老传统,这封信的内容是经过加密的。

加密的方式有许多种,例如特殊的古诗词。

但最常见的还是大宋军中特有的通用词汇。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通用密码表的确是在北宋时期出现的。

这封信是潜伏在金国多年的马扩亲笔所写,是关于此时燕云金军兵力情况的。

没有具体的兵力数字,但有一点大概可以确认。

金兀术居然将近九成兵力都部署到析津府及周边一带!

赵宁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那云中府有多少兵力?

辽东又有多少兵力?

莫非金兀术是想要在河北跟朕梭哈?

“去,将这份信速速送到真定府的岳鹏举那里。”赵宁说道。

“是!”

赵宁开始计算宋金双方的兵力布置情况。

他带了三万禁卫旅,都是能上战场的精锐。

另外河间府尚有七万军民,联合起来兵力达到十万。

真定府、中山府,也就是岳飞那里,兵力在十五万左右。

沧州的韩世忠,总兵力五万。

辽东吴璘的总兵力在七万。

河东吴玠总兵力五万。

安北都护府加上草原,投入的宋军兵力在五万。

这样加起来,已经有四十七万了。

如果算上兴州的李世辅、河西四镇兵力,以及西域兵力。

仅仅陆军总兵力,就已经到了六十万。

这只是边军加上禁卫旅,也就是所谓的天子上六军,加上边境的一部分厢军。

大宋内部,还有地方上常备的厢军,维护一方治安。

全国厢军总兵力维持在三十万。

如此算下来,陆军总兵力在90万。

盛唐时期的大唐帝国总兵力也就才60万。

若是将海军也加起来,算上大宋南海商社的各种半军事化人员,总兵力显然到了一百万。

说到这里,立刻就有人跳出来大喊:放屁!你是不是傻!战国时代我大秦就能动员百万之师,怎么到了你大宋,人口多了那么多,就不行了?

相信战国时代各国对外公布的兵力数,就跟相信21世纪的那些公司自称自己公司融了几十个亿,市值几百个亿上千亿是一样的。

一个国家的军队数量是核心机密,一个公司到底到账多少钱,也是机密。

至于估值嘛……

我一个搞生产的企业,最近入股了一个新兴行业刷钱的科技公司,股票暂时涨起来,很合理吧?

本质上来说,百万大军,对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以及管理效率,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甚至随时有失控的风险。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25409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