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583章 大宋朝的海商引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583章 大宋朝的海商引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秦桧说道:“虽然新州(占城王都)被朝廷收回,但占城国尚有大量残余势力,他们随时可能反攻,若是将占城并入安南都护府辖制,朝廷可随时从安南调兵,不需要再额外设立军镇,可为朝廷在南海节省大量军费支出。”

王宗濋忍不住怼道:“新州就在海边,只需由海军驻守即可,根本不需要安南都护府出兵驻扎。”

“王太尉莫要生气。”秦桧心平气和地说道,“某也是考虑到朝廷国库支出。”

王宗濋说道:“秦相公言重了,我没有生气。”

秦桧又说道:“王太尉,格局要打开,朝廷在南海投入了大量军费,在现在一切尚未明朗的时候,不宜再增设额外支出,否则即便是陛下答应了,但户部和谏院的那些人恐怕也会有意见。”

他补充道:“陛下是圣明君主,圣断之时,会兼听多方意见,吾等臣子,当为陛下分忧,而不是给君上添麻烦。”

秦桧说这话,可就诛心了。

王宗濋立刻要发作,却被赵宁打断了:“好了,秦相公说得也有道理,一切未明朗,风险确实很大。”

“臣也只是实话实说。”秦桧立刻顺杆爬,“而且若要对夷人施以王化,还需要在那里置办学校,传播汉字,推行礼制,否则,永无安宁。”

“钱喻清在信中跟朕说,占人与大宋商贸的兴趣极大,可先置办大宋银行,加深商贸往来,让一些当地权贵亲近大宋,等商贸利益稳固后,再置办学校,传播汉字,推行礼制教化。”赵宁说道,“朕觉得可行,至于占城其它地方,朕倒是觉得暂时没有必要特意出兵去讨伐,先就新州做建设,有利于福建、广东商人南下即可。”

秦桧听赵官家这语气,还是打算让钱喻清去经略占城,便想继续给赵官家算一笔军费的账。

但是赵官家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说道:“至于钱喻清在此次征讨占城过程中招募了数千海军,组建一万水师,朕觉得也一并留下来,朕打算让他就用这一万海军好好疏通疏通整个南海。”

“这个……”秦桧终于插上话,“陛下圣明,但若是继续维持,恐怕军费会继续往上涨,仅仅一年的南海军费就要至少100万贯以上,现在朝廷每年从南海收益是200万贯,若是要每年投入100万贯,朝廷从南海的收益增长至少要大于100万贯,否则国库平白无故增加支出,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建设。”

秦桧这说法倒是没有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脑子抽了做赔本买卖。

就算是为了一时的面子,可是能维持多久呢?

王宗濋立刻说道:“据臣了解到的,占城的粮食是一钱每石,卖到大宋来,七钱每石,若是一年运输500万石,可以赚300万贯,出去船、人员俸禄,朝廷要在占城再赚100万石是没有问题,更不必说还有其他商品。”

“王太尉这算的是朝廷的商社南下运输粮食,但是其中也有民间诸多商人,朝廷一年运不回来500万石粮食吧?”

“那更简单,设立海商税,所有在占城停靠的船只,一律要收取海商税,仅仅占城一年的海商税50万贯以上没有问题,加上朝廷商社在占城的获利,足够一百万贯了。”

“其他人呢?”赵宁看着赵鼎、何栗、蔡懋和赵构。

“臣也估算了经略南海之后朝廷最高可以拿到的收入,每年大概在1000万贯,这足以灭夏之用,且经略河西,开通西域的经费也足够了。”赵鼎说道:“说明南海有巨利可图,臣觉得钱少卿既然如此了解南海,便交给他一手去操办,朝廷还是不要过多干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蔡懋也说道:“臣也觉得是。”

何栗也赶紧出来表态:“臣附议。”

“既然如此,就先将占城交给钱喻清,至于南海经略一事,便依照王太尉的策论来。”

秦桧也不敢再多说。

赵宁又补充道:“王太尉的海商税管理还是有些粗放,朕倒是觉得,海商可施行海商引管制,配套商社登记制度,在登记之时,是经营粮食,还是大木,香料,皆要登记清楚,市舶司要对商品做分类,在检查海关之时,按照货品售价进行抽税,如此才更加合理。”

王宗濋知道赵官家这一波是在帮助自己,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这是臣没有想到的,臣立刻回去重新草拟。”

王宗濋这策论其实很清晰,但主要还是说了整个南海的大战略:

一、在占城的王都新州设立一个经济商贸点,配套海军和大宋银行,保证交钞和贸易的正常往来。

二、建立海商税新政。

三、在杭州、泉州、广州设立境外夷商居住区,以便更好的贸易。

四、在琼州设立大宋南海商社分社。

五、派使者前往三佛齐,打通整个南海商贸线。

赵宁又补充了一句:“琉求岛可不能落下,这事你也去安排安排。”

“是!”

“康王。”

“臣在。”

“农贷新政现在情况如何?”

“回禀陛下,京畿路所有均田承租的农民都已经贷款出去,京东和京西两路也已经有一百三十万人借贷,至于京西南路,臣专门问过,借贷人数也已经超过十万。”赵构说道,“目前借贷已经覆盖北方诸路,至于南方的淮东和江东,各地农政银行才刚刚开始设点。”

赵宁又问道:“一共贷出去了多少钱?”

“总数额预估在700万贯。”赵构说道。

“王太尉对农政借贷这个数额有何看法?”

“这700万贯借贷的人皆是均田承租的农民,他们用这些钱买种子、农具,还有的是直接买粮食吃,臣觉得,这个数额还将继续扩大,大宋朝有七亿五千万亩田,现在被均田承租新政覆盖的,才仅仅三亿亩而已,当七亿亩良田都在朝廷新政之下,若有一千万户人家种田,每一户拥有的农具,铁器至少得在二十斤以上,才能完成一户耕种70亩的任务。”

王宗濋又开始用他商人的思维算账。

“仅仅农具至少两亿斤铁,按照铁匠打造消耗来算,至少要投入四亿斤,而根据农具的损坏,恐怕每年还要注入至少3000万斤铁到农事生产中。”

“然而,臣是看了去年朝廷对铁的经营数字的,目前的铁量远远不够。”王宗濋似乎说嗨了,他继续说着,“接下来海军将配置大量弩弓,铁器显然无法满足目前大宋朝对外扩充领地的需求。”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18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