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526章 正义是存在的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526章 正义是存在的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1 15:34:0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朱熹微微一怔,感觉自己仿佛被赵官家看透了一样。

他说道:“是的,小民确实有这个疑惑。”

赵宁说道:“我问你,人会做自己否定的事吗?”

朱熹答道:“会。”

“那一群人,在不同的地方,相互不认识,他们会同时做自己否定的事吗?”

朱熹想都没有想,回答道:“不会。”

当然不会!

相互不认识的人群,在不同的地方,不会同时做自己否定的事。

赵宁继续说道:“那这朝堂上下,地方各州府的官员,可都相互认识?”

朱熹道:“经常在一起办公的认识,但大多恐怕没有见过彼此。”

赵宁又道:“国朝二十年前,各州府,皆有官员、贵族,在各个不同的地方,都做了同一件事,兼并良田,是不是?”

“是!”

这是大宋官员都知道的,新政的土地改制,就是针对土地兼并的。

“那这些官员是迫不得已兼并良田呢,还是他们想要兼并良田?”

朱熹说道:“当然是他们想要兼并良田,官家刚才也说了,一群人,在不同的地方,相互不认识,他们会同时做自己否定的事,兼并良田是这些人不约而同的逐利行为。”

赵宁又说道:“那你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善还是恶?”

“恶!”

“为什么?”赵宁说道,“刚才我们说善和恶是群体行为,当一个人做了恶,是对群体的伤害,必须严惩,可现在这些人兼并良田,就是群体行为,是群体达成的共识。”

朱熹似乎明白赵官家想要说什么了,他感觉到那扇门越来越大。

朱熹说道:“因为兼并良田只是一小群人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而不是天下人达成的共识,这是一小群人对天下人的掠夺,如果不遏制,会有更多有权力的人加入进来,那些没有权力的,也会想办法追求权力加入进来,最后荼毒天下!”

“那商会用活人祭祀,是天下人的共识呢,还是一群人的共识?”

如果朱熹说那是天下人的共识,恐怕那些奴隶的冤魂会来找他。

“多谢官家指点,小民明白了。”

且不说天下人,就说一个小的组织,十几二十人,要达成一个共识,都得不断地开会,不停地讨论,最后可能部分人被迫同意。

这个世界充满了争议,不少人嘴巴更是比脑子还快,他们今日不同意,明日可能又同意。

但人类社会中,却有一些东西,是不需要争论的。

例如一个人无缘无故杀了一个路人,是犯罪。

例如一个人无缘无故偷了其他人的财物,也是犯罪。

这些不是一部人贵族的共识,也不是一部分平民的共识,而是全人类的共识,它超越了性别、国家、年龄、地域。

善呢?

善恐怕也是。

一个人帮助了另一个人,这是善举。

它同样超越性别、国家、年龄和地域。

它不需要开会说服所有人这是恶,也不需要开会说服所有人那是善。

那这样的善和恶来自何处呢?

难道凭空生出来的吗?

朱熹显然再次发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只是这样的善与恶,因何而来,是否它们在大道中,若是,它们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人都是大道的载体之一,那是否说明,人性本来有善恶?”

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上。

既然世界上存在着真正的善恶,存在着真正的正义,那它们在何处?

显然,施恶者是人,施善者也是人。

那如此看来,善与恶就在人的体内。

进一步推断,我们摒弃恶,保存善,世间不就变得美好了吗?

所以啊,官家,咱们就“存天理,灭人欲”吧!

赵宁心中感慨,大宋的士大夫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敢正面人性的弱点。

总是想着要消灭人性弱点,而不是接受它。

人性的弱点能被消灭吗?

如果能,为什么人类社会数千年,都在打仗,都在杀戮,都在掠夺,都在欺骗,都在伪装?

周围的大臣们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赵官家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他们都知道,如果赵官家回答是,那朱熹就开始说他之前的道了。

如此说来,最后还是朱熹赢?

“人性本无善恶。”

岂料赵官家如此说了一句。

朱熹道:“既然无善恶,那我们刚才讨论的善与恶,岂不是也不存在了?”

“存在。”

“小民愚钝。”

赵官家道:“如果一个人经常帮助邻居,这是不是善?”

“是。”

赵官家又道:“如果某一天,这个人与邻居争吵,杀了邻居,这是不是恶?”

朱熹回答道:“这是恶。”

“但他以前帮过邻居,他可能是一时失手杀的邻居,这能算恶吗?”

“算!”

“为什么?”

“如果这不算恶,那么其他人都可以以不小心的名义随处去杀人。”

赵宁又道:“但他可能确实是不小心杀的,他之前做了许多善事。”

朱熹沉思片刻,才说道:“陛下之意是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但人之行却有善恶之别?”

“就是这个意思。”

“那善行与恶行又从何而来?”朱熹刨根问底。

这也是诸位大臣的疑惑。

善行和恶行都是人干出来的,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所有人达成共识的,那它们肯定来源于人才对啊!

就这个问题,官员们窃窃私语地讨论起来。

其实赵宁知道这个结论下的有些武断,因为根据21世纪的科学来推断,有极少一部分人的犯罪是有基因倾向的。

不过那只是极少一部分特殊的存在,赵宁现在讨论的是普遍性的,他不打算就此与这些古代人深入讨论特殊人群犯罪,因为那牵涉到生物学和基因学,不可能跟他们解释清楚。

赵宁说道:“人为什么杀人?”

“可能因为贪婪杀人,可能因为愤怒而杀人,可能因为美色而杀人。”朱熹说道,“难道贪婪、愤怒、**,都不是人性的恶?”

“你都说了,可能因为贪婪而杀人,但是否存在有人想要据为己有,但克制住了的情况?”赵宁又问道,“如果是这种情况,那这个人的人性是恶,还是善呢?”

这次终于把朱熹给干沉默了。

赵宁继续说道:“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但有优点和弱点之别,善与恶是天下人的共识,它是人的特质所决定的,假设有一天人不能被杀死,只会老死,那杀人这个恶行,就不存在了。”

“如果有一天,人不能被杀死,只会老死,那杀人这个恶行就不存在了?”朱熹喃喃起来,他开始思考,似乎从赵官家这话里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善行与恶行之所以能被所有人达成共识,是因为人的性质所决定的。

趋利避害,才是人性。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2317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