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524章 主观臆断和事实之辨(第一更)

其实要说张载的气论完全错,也未必。

张载所说的气,不是通常情况下的气,它是一种物资。

它和分子的区别是叫法不同。

当然,气也的确是张载主观推断出来的,而分子则是能用显微镜看到的,是被证实的。

所以根本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已经不必多说。

但是古代的中国人一般讲究悟。

朱熹说道:“若按照阁下的说法,那道又如何证明存在呢?”

是啊!

道又如何证明存在呢?

小赵啊,你要是这么论道,咱就没办法论了!

赵淳说道:“太阳东升西落、物体在空中落下、火将水煮得沸腾、下雪的时候结冰,都是道在人间的痕迹,从尧舜之时,到现在,它们从未变过,它们不以人的想法为转移,它们一直存在,这就是道存在的证明。”

不待朱熹说,赵淳却继续问道:“高太尉。”

“殿下。”

“你觉得是一只成年羊的体型大,还是兔子的体型大?”

“自然是羊的体型大。”高俅立刻说道。

他是被这五皇子的古怪给折服了,五皇子几个简单的问题,问得朱熹都有些懵。

周围的大臣们也议论纷纷起来,五皇子问这个问题,又想干什么?

朱熹微微蹙眉,感觉赵淳问的这个问题,恐怕又不一般。

“王太尉呢?”

王宗濋说道:“当然是羊的体型大,这是众所周知的。”

赵淳又问道:“为什么?”

“这还用问为什么吗?”王宗濋笑道,“五哥儿,你这个问题让我很为难啊,这是千百年来的事实。”

赵淳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是事实,就像我穿的是青色的长衣,大相公的官服是紫色的,它们不会因为高太尉今天喝多了酒,说是黑色的,就变成了黑色的。”

众人觉得五皇子的问题说的实在是……过于直白且无聊。

“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它不会随着我们的想法而改变。”

这下大殿内鸦雀无声了。

倒不是被赵淳震惊到,而是对赵淳有些无语。

这也太无聊了吧!

赵淳又说道:“高太尉,您觉得是羊肉好吃,还是兔肉好吃呢?”

“当然是兔肉!”高俅脱口而出,“兔肉比羊肉好吃多了!”

“那王太尉呢?”赵淳又问道。

如果眼前这少年不是五皇子,王宗濋是绝对不会回答如此幼稚的问题的。

王宗濋说道:“我觉得羊肉好吃。”

赵淳点了点头,又陆陆续续问了其他的人。

有人回答兔肉好吃,有人回答羊肉好吃。

最后赵淳问朱熹:“所以,到底是兔肉好吃还是羊肉好吃呢?”

朱熹一脸懵逼。

我跟你论道,你兔子来兔子去的就算了,怎么羊也参与进来了?

岂料赵淳说道:“所以没有唯一答案对吗?”

“确实没有唯一答案。”钱喻清说道。

赵淳又问道:“但为何太阳东升西落,却是唯一答案呢?”

这下把所有人都干沉默了。

人们也不觉得赵淳问的问题幼稚了,反而变得深刻。

这时,陈规站出来说道:“太阳东升西落,物体从上落下来,这是经历千百年实证的,是无数代人看到的,书上记载的,每一个人都认可的,这叫事实。”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高俅立刻跳出来说道,“羊肉和兔肉,哪一种肉更好吃,只是人的感知,却未必是事实。”

陈规继续说道:“没错,每一个人的感知都存在差异,如果拿自我感知去做事实,就会出现我觉得羊肉比兔肉好吃,所以天下人都应该觉得羊肉比兔肉好吃的错觉,这明显是不对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无疑是在说:朱熹啊,你的天理论和气论,都是没有经过验证的个人感知,是可能存在自我错觉的。

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恍然了,无不用震撼的眼神看着五皇子。

其实在生活中,人们知道自己的感知可能存在错误,但没有人认真去分辨,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主观的观点。

或者更多人,一直都用一种感性的自我去面对这个世界,认为自己的主观认知就是事实。

例如今日他们心情不好,就感觉世界塌下来了,明日他们看到前面有人打架,就觉得这个世界极度不安全了。

后天,他们听到别人说一些事情,就说:这还不简单,我早就知道了。

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很多人知道的道理,只停留在印象层面。

人对事物的认知分为印象、认知、逻辑三层。

例如第一次看到兔子,白色的,就说:哦,原来兔子是白色的。

第一次谈恋爱,被渣男渣女伤害,就说:哦,原来男人或者女人,没一个好东西。

当进入到认知层面,才知道:哦,原来兔子有很多种颜色。

当进入逻辑层面,才知道:哦,原来我看到了白色的兔子,不代表兔子都是白色的。

逻辑逻辑,就是透过表层的印象,击穿日常的认知,分别出特殊性和普遍性,以及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

如果一个人永远停留在对事物的印象层面,他就会感觉自己懂得好多好多耶!

各种宏观叙事,拯救世界!

最后在面试的过程中结结巴巴地回答完了面试官的问题,深怕自己的工资要求太高把面试官吓到了。

到这里,朱熹已经完全听明白赵淳说的话了。

他感到很震惊,赵淳居然能用兔子和羊,把事物描述得如此透彻!

朱熹没有恼怒,也没有准备跟赵淳抬杠。

可能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导致他无法更具象化地思考,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逻辑辩证能力。

听到赵淳的话,朱熹不但没有准备马上反驳,反而觉得仿佛有一扇门被打开了。

尤其是赵淳所说的主观臆断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区别。

但还有一点朱熹想不清楚,他问道:“若是按照你的说法,善恶岂非也是主观臆断,那正义还存在吗?”

朱熹一下子问到了人类社会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这下大殿内立刻安静下来。

善恶都是人在评价,既然人的评价与事实是有区别的,那善恶就有可能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如果这个结论是真的,要在场所有人的价值观都会崩塌。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23209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