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469章 虞允文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469章 虞允文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当虞允文入殿的时候,激动的心情难以自已。

“学生参见陛下,万岁。”

这一年的虞允文二十一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

他穿的是东京大学的衣服,面目清瘦,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身高虽然不高,但身姿却格外挺拔,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赵宁说道:“不必多礼。”

“谢陛下。”

“你是东京大学工学院的学生?”

“是的。”

“为何要选择工学院?”

“学好了可以筑城。”

虞允文这个回答倒是让赵宁颇有些意外。

“你很热衷于筑城?”

“无论是防戎,还是扩边,皆要筑城,复中华之故土,在于筑城,扩边疆域,亦在于筑城。”

“哦,扩边疆域也在于筑城,此话何解?”

“如河西走廊,纵使大宋以武力取回,但若不在河西走廊大范围筑城,很难与中原互通有无,过不了多久,便会被敌人重新占领,所以学生认为,扩边疆域,亦在于筑城。”

他用很清晰直白的话回答着。

然后,他继续强调:“扩边,不在于扩充领土,而在施以王化,施王化者,人也,没有人,哪里能施王化呢?不能施以王化,四方不服,天下何安?”

赵宁顿时对这个人来了兴趣,他才二十一岁,在拓边这个问题上居然看得如此透彻。

“这些是谁教你的?”

虞允文回答道:“是学生自己读书的时候想的。”

“你读了什么书?”

“陛下的书都读过,如《舟民论》、《实事求是》、《战争论》,还有最新的《市场平衡论》,另外,陈侍郎(陈规)的《新城通要》、《炼钢新论》、《城路论》等也都有读。”

赵宁问道:“那儒家经典有读吗?”

“有读,学生自幼开始读儒家经典,也读程子洛学。”

“那为何后来加入东京大学?”

虞允文面色自若回答道:“儒学重礼,礼乃天下之本,礼至则安,可治天下,新学重术道结合,教人思辨、实践,可助个人成才,两者结合,乃是大道。”

赵宁不由得点头。

事实上,儒学到21世纪都没有在中国根除,只不过去了糟粕。

中国人的礼、义、信、克制、责任等等,都来源于儒家。

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出自于儒家。

所以才提出了“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的理念。

只有法,没有德,是一个冷漠的社会,在没有灾难的时候,大体还能相安无事,一旦灾难降临,必迅速土崩瓦解,一盘散沙。

虞允文所说的儒学与新学结合,正是赵宁心中一直想要去做的。

“孔家通敌,你知道吗?”

“学生知道。”

“那你还学儒家?”

“儒学起于周礼,成于孔夫子,与孔家有何关系?”

“那你觉得朕处置孔家,将他们全部发配戍边,是正确的吗?”

“通敌叛国,陛下不杀他们,已经是仁慈。”

看来对于孔府通敌一事,民间看法各自不同。

许多儒生的信仰的确崩塌了,但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拿孔家当一回事。

赵宁对这个年轻人越发的喜欢,他说道:“知道朕为什么召见你吗?”

“学生不知。”

赵宁让人将吴玠的军报递给虞允文,说道:“你看看这个便知道了。”

虞允文接过来,好奇地打开,开始看。

他这一看,微微有些惊讶,赵官家居然将前线军报给自己看。

他激动地开始阅读,阅读得很仔细。

但看了一些内容后,又极度震惊和愤怒。

因为里面有许多金军是如何在太原城鱼肉百姓的描述。

“我军克复太原,金国必然震怒,朕想让你去一趟前线,见金使,问责金人。”

“学生愿往!”

“你可知此去有多危险?”

虞允文顿时激动地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何惧此乎!”

“会九死一生!”

“学生愿往!”

“朕要你怒斥金使,想怎么骂怎么骂,朕给你一个底气,宋金若交战,大宋必以倾国之力北伐!”

虞允文怀着必死之心上路了。

但实际上他想多了,赵宁怎么可能送他去死呢?

宋金自从和谈之后,便在真定府一带分别驻办了使馆,以便于双方灵活交流。

这也是大时代下双方各自意愿的妥协。

事实上,随着宗望到燕京主政,完颜宗磐如勃极烈,主和派的势力在金国朝堂水涨船高,想要与大宋通商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与其说使馆放在真定府是为了双方灵活交流,不如说是为了通商做准备。

虞允文去的既不是燕京,更不可能是上京。

去的是真定而已。

但即便是去真定,对于不少宋人来说,也是需要勇气的。

不信你去问问东京城某一些人,让他去参军戍边,他愿不愿意?

他保证告诉你,他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但如果你立刻为他登记,让他明日就北上,他保证告诉你他昨晚吃坏肚子了,有事先回家一趟。

像虞允文这种你让我北上,我马上收拾东西的人,并不多。

十二月十五日傍晚,太原城。

吴玠的经略使任命书到了。

来的依然是刘韐。

刘韐笑道:“恭喜吴帅。”

“都是宗相公和刘知府支持,还有太原城军民合力,某不敢居功自傲。”

“吴帅,这是陛下圣谕。”

吴玠立刻严肃起来。

“陛下说让你自己看。”

吴玠打开一看,最开始倒是一些场面话,既对他的功勋予以肯定,也慰问了神卫军全体将士,还让他去问候太原百姓。

而最后,希望他妥当将战俘押送南下,着重强调了:路上很危险,如果你把战俘弄丢了可能就找不到了,就算朝廷派人去搜山估计也找不到,所以你一定要注意啊!

“吴帅,你速速组建河东经略司,待一切就绪,得回一趟东京,陛下有要事见你。”

“哦?”

“是关于收复谷府,取回代州的事,我估计,陛下还想通过太原取回云中。”

吴玠沉思起来,他有些担心朝廷见太原收复如此顺利后,会急功近利。

“对了,完颜闍母交给太原百姓来处置吧,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十二月十六日,从平遥、汾州北上的粮食抵达太原,太原开始发放粮食。

民众在大街上排队领取。

秩序慢慢地在恢复,人们将战死者的遗体收拾后,在城外一起安葬,并且还专门去联系人刻碑。

十二月十六日晚上,吴玠宴请了完颜胡甲等投降的金军将领。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29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