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429章 暗流涌动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429章 暗流涌动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蔡懋、许翰、何栗都同意了。

何栗之前犯过错误,重新被提拔上来做门下侍郎,是去东府负责盖章的。

说的不好听就是个工具人,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赵宁用来平衡新旧两派的。

许翰这个人,脾气直了一些,能力有限,但一直以公心著称,绝不会玩党争。

这个逻辑就像苏轼不会玩党争一样。

蔡懋嘛,就不必提了,保守派头子。

三位不同立场的宰执都同意了。

这背后说明的问题就有意思了。

让一个以公心著称的执政同意任命礼部侍郎,说明,至少在公开场合,王守德是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有多数人推荐。

这也是赵鼎没有同意的理由。

赵鼎不同意,明显是认为保守派最近的势头有些过大了,阻碍了新学的推行,如果再将王守德调入京师,放在新学最重要的礼部去做侍郎,这无疑是对新学推行的巨大阻碍。

而新学又关乎到新政人才输送,关乎新政生死存亡。

当年王安石变法最大的短板就是新法人才的极度短缺,才让一大批投机分子占据了变法的主要岗位,导致后期变法几乎难以执行。

所以,新学在赵鼎这种执政者的立场来看,是人才储备的地方。

新学成,则新政成。

这就是政事堂宰执们各自表态背后深层次的逻辑。

而在赵宁看来,这背后的势力的确已经在悄无声息形成一张巨大的舆论网,正悄然影响着朝堂中枢。

这里面,太子参政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赵宁心里琢磨着,看来太子参政,带来的影响力,超出他的想象。

大宋朝的文官们还是普遍吃儒家仁义那一套的。

这就是新学推出来,遇到的第一个最大的阻力,之前国子监和东京大学学生打架那些,都只是小小摩擦。

随着新政推广面扩大,大宋内部的矛盾会更加激烈。

大宋朝官员几个推荐衡量标准,一是个人品德,二是政绩,三是本身的能力。

品德是可以装出来的,政绩是可以刷出来的,至于能力嘛,是需要很久才能考察出来的。

赵宁不动声色问道:“莫俦呢,他怎么说?”

“莫尚书近日身体不适,在家中养病。”

养病?

他是不想得罪洛京儒林吧?

见赵官家些许沉默,李纯佑说道:“王守德在洛京名声颇好,又有政绩,不少人推荐他回京。”

“朕没记错,是他奏札推荐太子参政?”

“是他。”

“既然三位宰执都同意了,那就同意了吧。”

李纯佑心头顿时一喜,但却平静地说道:“是,臣去转告,臣告退。”

看着李纯佑出去的背影,高俅心里发凉,刚才自己还状告了王守德,王守德应该立刻被羁押起来才对,但是赵官家却同意李纯佑的提议将他升到礼部侍郎。

赵官家这是要干什么?

要钓鱼?

高俅偷偷瞄了一眼坐在那里神色平静的赵官家,感觉帝心深不可测。

“官家,王守德还抓吗?”高俅试探性问了一句。

很明显不抓了嘛,人都要升迁到礼部做侍郎了,但高俅这问题问的并不是抓不抓,而是想旁敲侧击赵官家深层次的用意。

“先将证人提审到东京,再去查证这位胡为之与王守德女儿的关系,你要查朕的一个礼部侍郎,总得多方求证吧?”

高俅愣了愣,说道:“陛下说的是,臣这就派人去查证。”

“回来。”

“陛下还有何吩咐?”

“朕问你,嵩阳书院的学生是不是都很热衷于听衍圣公讲学?”

“也不是,臣打探过,有些学生其实是想去洛京大学读书的。”

“为什么?”

高俅说道:“因为只要考进去,出来后就有机会做官,这比科举要容易许多,朝廷现在将恩荫制改成新学考试,许多原本恩荫的名额空缺了出来。”

“想去洛京大学读书的儒生多吗?”

“应该不少。”

“下去吧。”

“臣告退。”

新学是大势所趋,正如高俅所言,许多儒生其实是愿意去洛京大学或者东京大学的。

儒家也不是铁板一块,人的脑袋也不是木疙瘩。

反对者,要么是顽固不化之徒,要么是利益受损者。

便说转恩荫制为新学入学这项举措,朝廷一纸政令,以后官宦人家的子弟不予荫官,需要去大学读书考核,考核通过后按照新学编制。

仅仅这一道举措,就触犯了无数人的利益,那洛京官宦世家林立,都是有恩荫名额的。

他们自然视新学为洪水猛兽。

21世纪的大学,是工业化的产物,是为工业化培养标准人才。

赵宁的新学,是为大宋新政培养人才,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军工业、商业、金融业、航海业等等。

这些产业现在需要大量人才,科举是远远不能满足的,从东京大学卒业后上岗的案例比比皆是。

这就是大势。

那些儒生,不过是守旧集团的反抗罢了。

一件事能否做成,顺势而为才是最重要的。

顺者昌,逆者亡。

王守德新的任命,很快就到洛阳了。

八月底王守德就被调到了京师,直接任命礼部侍郎。

王守德到东京后的第二天,就有早朝。

在早朝上,赵宁还当众表扬了王守德,称赞他是一位贤德的忠臣。

在赵官家表扬王守德的时候,高俅杵在那里脚底发凉:被官家当众称赞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八月二十九日傍晚,王守德拜会了蔡懋,吏部侍郎李纯佑和户部侍郎邵溥皆在。

“蔡相公,这是我托人从西域得到的珍珠,据说是大食国的无价之宝,世所罕见,不成敬意。”

这匣子中躺着一颗珍珠,流光溢彩。

蔡懋笑道:“伯来如此客气。”

下面的人过来,将珍珠好好收起来。

王守德说道:“此次还要多谢蔡相公,李侍郎的帮助、邵侍郎的引荐。”

“皆是王兄贤德,又奏札引荐太子参政,赢得世人尊敬。”李纯佑说道,“对了,太子殿下让我对你表示感谢,他出宫不太方便。”

“殿下言重了,当今朝堂奸邪横行,吾辈读圣贤之书,理当匡扶正道!”

蔡懋说道:“我听闻上个月秦桧被人行刺,凶手还是嵩阳书院的学生,这事伯来你知道吗?”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3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