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422章 下一盘大棋的赵官家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422章 下一盘大棋的赵官家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罗从彦说道:“太子对《帝书》,诸多史书并不是很感兴趣,倒是对四书和五经格外上心,对新学也并无甚兴趣。”

“不愿意投入?”

“不不,是无甚兴趣。”

“何出此言?”

“太子读书勤学好问,为人和善,性格温和,知礼节,明大义,通情达理,喜好圣人之学,尤其喜好伊川先生的理学。”

赵宁愣了愣,没想到赵谌居然还喜欢理学。

二程的理学是儒学的一部分。

程颐认为的理,是宇宙的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的存在。

所谓的“天理”,则是封建时代的道德和等级的总称,也具有事物特性以及发展规律的意义。

程颐还说过一句名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而社会的形成是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的,例如西南大山、江南水乡、草原、辽东各地自然环境不同,形成的社会关系、文化、习俗都不尽相同。

个人又在社会和自然中,个人的思想自然受到自然和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程的理学,说到底,也是在特定的时代下的一种对社会关系的思辨。

至于后来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些话,也是在特定的大环境下说的。

程颐所在的宋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为什么他会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话?

宋代社会与唐代社会已经全然不同。

我们可以理解为,唐代的灭亡,是古典帝国的终结。

唐代社会的几个重要组成:皇室、门阀、寒门、贫民。

寒门是指门第势力低的世家,而不是贫民。

唐代的社会,上升通道基本上是门阀把控,寒门很弱。

贫民就只管生孩子就行了。

到了宋代,社会几个重要组成:皇室、官僚、读书人、贫民。

这个时候,大宋对外扩张不出去,数十年和平,人口空前增长,官僚集团空前膨胀。

而皇帝这个职位,他所掌握的权力,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

因为地方世家全部被干掉了,天下的税、民,那直接成了皇帝的了,再也不会有东汉以来的豪强把民圈在自己的领地里的现象。

而官僚,则是为皇帝打工的,彼此制衡。

从制度和社会结构层面来看,宋朝皇权出现了有史以来的一次高度集中。

在对外扩张的停滞大环境下,皇权和官僚的膨胀,以及社会的繁荣,都带来了内部社会的贪污享乐、醉生梦死。

并且大宋朝还是中国“官本位”形成的朝代,人们以当官为荣。

人们只知道程颐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说女人的,但他们不知道程颐还说了:“大夫以上无再娶礼,凡人为夫妇时,岂有一人先死,一人再娶,一人再嫁之约?只约终身夫妇也。”

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君王和士大夫都只能娶一个,要克己复礼,不要贪图享乐。

程颐是想用自己的思想来约束日益膨胀的君王和士大夫阶层,而不是贫民阶层。

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提出来的这种思想。

他的主要核心是对上位权的一种制衡。

这思想好不好?

好啊!

对公权的制衡绝对是好的。

可问题是,儒生总奢望用道德来制衡人的行为。

这样发展到了明朝,理学极端化,士大夫直接拿道德当武器。

嘴里说的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赵谌蠢不蠢?

不蠢!

他只是轴而已。

新学的思想更加开阔,赵宁在新学里已经指出,制衡官僚**的是以报社为首的舆论权,它代表着百姓。

当然,赵宁并没有否认理学的观点,宋代的理学,尤其是北宋时期的理学,还是很健康的。

赵宁有些恼怒的是,太子只谈道德,不谈权力制度的制衡之术。

权力制度的制衡是阳谋,身为帝王,还要懂得人心、人性。

这些赵宁在赵谌身上都没有看到闪光点。

甚至柔嘉都比赵谌还聪慧许多。

很多时候,教育是一方面,天性是另一方面。

赵宁不可谓不重视赵谌的教育。

“那新学呢,太子似乎读了新学?”

“太子殿下自然是读了新学。”

“为何朕问他新学之事,却一直跟朕说理学?”

“读了新学,背下来了,未必就能领悟。”

人和人确实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吃苹果,有人喜欢吃榴莲。

不是赵谌不能领悟,是他更喜欢理学,而排斥新学。

人与人的思想也大有不同,就像桑弘羊和儒生的辩论,桑弘羊一直在说利用盐铁解决国库问题,而儒生一直在谈道德问题。

双方谁都说服不了对方。

赵宁沉思片刻,才说道:“你以后多多跟太子讲解新学。”

“是。”

“朕知你很辛苦,又要教太子,又要教新官学。”

“臣只是尽绵薄之力。”

“先生退下吧。”

“臣告退。”

罗从彦刚出去,一份从洛京的奏札就递到了赵宁面前。

竟然是河南府知府王守德写的,而且是与太子有关,他以国朝近日事务繁多、任重道远为由,希望陛下能让太子参与政务。

河南府知府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河南府的中心是西京洛阳,河南府只比开封府低一点,河南府知府相当于侍郎,副部级的官员。

理论上与吏部侍郎李纯佑是同级别,只是权力没有李纯佑广。

这要是换做以前的大宋皇帝,倒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大宋畅所欲言,甚至会赞扬王守德直谏。

可如今,赵宁却闻到了一些阴谋的味道。

刚刚发生了两起针对朝廷的事,两个尚书受伤。

一起是嵩阳书院学生所为,一起发生在洛阳。

现在洛阳的官员又上奏疏谈论储君培养一事。

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要结成太子党?

是要从太子入手,跟朕玩迂回战术?

“去,传高俅。”

高俅刚吃完午饭,准备趁着午休的空档去南城找王寡妇谈谈人生,左脚刚踏出去,就接到了赵官家宣召的消息。

狗日的!还让不让人有私生活了!

老子一把年纪了,能快活的时间不多了,这皇帝没事就宣召,没事就宣召!

烦死了!

传话的内侍说道:“高太尉,陛下等得急。”

高俅脸上绽放出笑容来:“好的,我这就去。”

高俅屁颠屁颠又到了文德殿。

“河南府知府王守德,这个人如何?”

高俅愣了一下,说道:“此人倒是在洛京名声显赫,多次在嵩阳书院讲学,被认为是洛京清流派人物。”

“给朕好好查查。”

“是。”

“退下吧。”

高俅一听这么快就结束了,立刻撒腿就往城南跑:王妹妹,我来了!

此时,在文德殿的赵宁拿着王守德的奏札,同意了他的请求:让太子参政!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34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