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399章 开始耍流氓的赵官家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399章 开始耍流氓的赵官家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为什么说第六次宋夏之战大宋战略层面收货颇丰?

就体现在这方面。

只要西夏接受了交钞,赵宁就可以通过金融手段,快速且底层本获得战马和青白盐。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都是抢时间。

尤其是宋金两国,对时间可谓争分夺秒。

金国摆平蒙兀人的威胁和内部的混乱后,必然会再次南下。

而大宋想要灭夏抗金,也必须抓紧时间发展,浪费一分一秒都是在给自己挖坟墓。

尤其是战马的储备。

如果只靠国库的收入去购买战马,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大宋内部整个盘子维持稳定都需要国库里的钱来维持。

太府寺的那些买卖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立竿见影。

所以,这一次的交钞战略,无疑是给了大宋崛起注入了一阵强心剂,使这条沉睡中的巨龙慢慢苏醒。

赵官家如此说,梅执礼也没什么好说的,印钱去西夏高价买战马,不从国库里出,对于户部来说,肯定是好事,毕竟压力也减小了不少。

必要的时候,让西夏境内交钞泛滥也不是不行。

“陛下,若是过分印交钞去与西夏人贸易,届时西夏人拿大量交钞去陕西兑换,臣担心陕西储备的铜钱不够。”

“西夏人拿大量交钞去陕西兑换?”赵宁笑了,“西夏人入境可是有严格管控的,除了有凭证的商人入榷场,谁能随意进出大宋?”

“但若西贼假装边民去兑换,却是可以操办的。”

这就有点纸上谈兵了,或者说站在大宋官员的角度在看问题了。

当交钞分散到西夏民间后,交钞是西夏合法货币,一般的民众出一趟远门的代价是非常大的,更别说到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大宋来。

而兑换钱这种事,更不可能委托别人去做。

会有一部分人跑来兑换,例如李乾顺安排人来兑换,但那只能是一部分,绝大多数西夏人根本无法说来兑换就来兑换。

赵宁也不过多解释,只是说道:“此事不必详议,实践出真理,待交钞推行后,遇到问题再议。”

“是。”

赵宁又问道:“以陕西目前的兵力配置,日后每年的军费开支是多少?”

“陕西六路总兵力配置三十万人,包括了禁军、厢军、蕃兵和土军,一年的军饷是200万贯,一年的粮食消耗,包括运输途中的消耗,一共是360万石,折算费用252万贯,军备预算按照每人50贯核算,使用年限10年,每年平均需要150万贯。”

“如果中途遇到战争,可能需要额外准备300万贯,以备抚恤金和临时所需。”

“综合折算下来,陕西六路一年所消耗军费七百万贯左右。”

梅执礼算账头脑还是很清晰的。

“不过陕西最消耗的却还不是军费,而是城寨修建,以及番邦怀柔所需。”

“宣和年间,熙河路每年所需400万贯,其中有300万贯皆投入到城寨建设和施行王化。”

“如今朝廷重新对西夏用兵,在鄜延路与银州之间建立城寨,又在陇右持续推行王化,打通与回鹘、吐蕃的商贸,仅仅此项,恐怕每年要额外再投入500万贯以上。”

“朝廷每年与西夏人的贸易大约在70万贯左右,其中包括青白盐、少部分买马和生活用品。”

“若是印钱购买青白盐,再返回到大宋以10文钱售卖,大约能有100万贯的收入。”

“若是印钱买战马,可以使军备开支再降,若是5年之内能买10万匹战马过来,可以降近1000万贯,每年降200万贯。”

最后梅执礼给了一个总数:“若是不印钱,陕西六路每年投入1200万贯,若是印钱从西夏购买青白盐和战马,每年投入900万贯,可以为朝廷节省300万贯左右。”

每年陕西六路投入900万贯,每年的官员俸禄还维持在1400万贯左右,每年中央军的总费用维持在100万贯,河北、河东的军费投入不下于800万贯。

仅仅这些算下来就要3200万贯了。

还不算行政支出,内部道路建设、驿站建设等等。

而且接下来推行新政,赵宁打算废除很多劳民伤财的苛捐杂税,那意味着朝廷的收入将减少。

在收入减少的同时,即便太府寺的商业能起来,也差不多就维持在一年收入三千多贯,很难再多。

赵宁说道:“若是建立城寨,给民众发交钞,能节省多少?”

梅执礼愣了一下,神色凝重说道:“陛下是要印钱给建设城寨的军民发俸禄吗?”

“有何不可?”

“这万万不可,若是如此,民间交钞过多,必然引起物价增长。”

“物价增长,参与劳作的民众手中有了钱,这是相对的,朝廷各地有提举常平司,朝廷定期向民间投入粮食、布匹等物资,来稳定物价,这可行否?”

“可是……”

赵宁直言不讳说道:“可是有些人担心手中的交钞贬值?”

“确实如此,那些大户必然担心交钞过多而贬值。”

赵宁这种给建设城寨的民众发交钞的行为,归纳下来就四个字:劫富济贫!

古代可没有投资机构,钱都是放在家里,大户用交钞必然放在银行。

如果朝廷持续向民间放水,交钞到了建设城寨的民众,交钞总体增多,大户手里的钱必然贬值。

“大户担心贬值则会去兑换铜钱。”梅执礼继续说道。

“如果朝廷要用印的钱给城寨建设者发俸禄,整个过程执行完,需要多长时间?”

“整个过程推行完,交钞部分到民间,可能需要三年。”

“那大户担心贬值,想要兑换铜钱,也是三年之后的事?”

梅执礼说道:“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久,毕竟交钞普及到民间,到真正过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那就好。”

“臣愚钝,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是,等到了一定程度,民间都接受交钞,完全可以关闭铜钱兑换。”

梅执礼全身一震,果然啊,赵官家果然已经做好到后期耍流氓的准备了。

“这……”

“这对普通民众有影响吗?”

“万一交钞越来越多……”

“朕都说了,有银行和地方提举常平司做物价管控和交钞定期回流。”

“陛下……”

“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不想再多解释,这事是机密,不可对外宣传,朕不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

梅执礼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是。”

“若是如此,陕西每年可以再节省多少钱?”

“可以再节省300万贯。”

“如此说来,以后陕西每年定期从国库投入600万贯,可行?”

“可行。”

“那就这么定了。”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36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