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387章 西夏的致歉国书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387章 西夏的致歉国书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宋军想要拖延时间,夏军想要激怒宋军开战。

这就是目前双方各自的想法。

被刘锜这么一安慰,西夏使者的怒气消了一点点,他说道:“宋军何时退兵?”

刘锐还想说点什么,被刘锜拦住,刘锜说道:“此次是你们先对我们发兵,天子震怒,为了不影响两国后期的和平,本帅倒是有个提议。”

西夏使者说道:“还明示。”

“不如夏主呈递一份国书,向天子致歉,天子怒气若消,必然退兵。”

西夏使者说道:“宋军若是真心想要退兵,为何现在又在修建银州城?”

刘锜说道:“这是正常的军事防御,若是你们不愿意国书致歉,我们只能继续打。”

“刘帅的提议我会回去转告我主。”西夏使者也不再多言,再多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等使者回去,将去银州城的所见所闻,以及刘锜说的全部告知了李乾顺。

李乾顺还没有说话,嵬名安惠便开口了:“陛下,宋人狡诈,这必然是宋人的缓兵之计!”

舒王李仁礼却说道:“未必。”

李乾顺看着李仁礼说道:“舒王此话怎讲?”

李仁礼说道:“宋国恐怕也不想与我们长期作战。”

“为何?”

李仁礼说道:“他们和我们一样忌惮金国,不愿意在西北徒耗军力。”

嵬名安惠却反驳道:“那为何宋国皇帝动员陕西所有兵力要与我们决战?”

李仁礼说道:“那不过是故意给我们看的,使我们有所顾虑。”

嵬名安惠说道:“如此说来,宋军不愿意打,那我们就更应该与宋军决战!”

“如果我们真的要打,宋国又的确会调动所有兵力跟我们打。”李仁礼继续说道,“这就是宋国皇帝高明之处,使我们放不开手脚。”

李乾顺沉思片刻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很显然,李乾顺也不愿意压上全部兵力去打。

压上全部兵力,就只有一次机会,输了就等着亡国。

即便大宋短时间吞不下他,金国也会趁机吞掉它。

这是必然。

蹲在东北的金国做梦都想干掉西夏。

西夏的腹地位于后套,那里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如果金国拿到手,将会彻底改变西北局势。

兴庆府就会成为金国对宋战争的物资补给点,可以将战略直接压缩到陕西边境。

如果一定要说更恐怖的就是金国可能得到河西走廊,拿到世界上最大的养马场,使国内战马数量暴增。

这对于擅长用骑兵的金军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李乾顺相信,此时此刻的金国,一定在密切地关注着宋夏之战。

它安静地躲在旁边,在等待最关键的时机,一旦时机成熟,金国必然出手。

所以李乾顺现在手里虽说有大批精锐之师,却不愿意冒这个险。

这也是为什么昨日他派了一小支队伍去试探的原因。

李仁礼说道:“如果写一封致歉的国书能让宋军退兵,臣倒是觉得完全没问题。”

小国就是这样,没有偶像包袱,一切务实。

西夏便是如此,道歉?

我西夏在历史上可不止道歉,称臣、诈降,什么都玩过。

道歉对于西夏人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这种国家本身就在夹缝中生存,夏军在战场上打不赢就跑,跑不掉就诈降,你跟他说不能道歉、不能丢了面子?

那是不存在的!

嵬名安惠却说道:“陛下,不能上当!这是宋军的缓兵之计,一旦我们写国书致东京,必然要半月有余,宋帝回函也要半月有余,一个月时间,宋军足以调动更多资源。”

李乾顺没好气地问道:“那你说现在怎么办?”

“大军围困银州!”

“围困银州?何时能攻下来?宋军不断增援,又该如何?”

“围城打援?”

“能打多久?”李乾顺黑着一张脸问道。

他现在已经对嵬名安惠失去了耐心,他心里认为这件事都是嵬名安惠煽动起来的,如果不对宋用兵,他现在还躺在兴庆府赚宋朝的大钱。

现在钱也赚不到了,还面临着最痛苦的抉择。

能打多久?

这个问题嵬名安惠也没法回应,因为大宋已经在调动陕西所有兵源。

如果局势继续发展下去,这将是一场双方空前投入的大战,后果谁都不敢想象。

即便是围困银州,短时间内攻不下来,也必将是一场消耗战了。

在三国威慑的局面下,消耗战是西夏打不起的。

“臣已经致信金国,金国也答应臣会兴师南下,对宋朝用兵!”

李乾顺压低声音怒道:“刘豫在河北兵败,你不要以为朕不知道这件事,金国和宋有停战协议,金国朝堂正在忙着西征,你也不要以为朕不知道这些事。”

“依朕看宋金之间以后可能会向宋辽之间一样长期和平相处。”

“陛下,金国已经答应臣要出兵了!”

李乾顺冷笑起来,显然不相信嵬名安惠的话。

金国答应?

是头猪都知道,等宋夏先咬,咬完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是最好的。

等待金国出兵?

“不必再说了,朕可以写一封致歉国书给东京。”

李乾顺开始写信。

“陛下!这是宋军的缓兵之计!陛下一定不能中计啊!”嵬名安惠急得拉着李乾顺的衣袖。

李乾顺一手将嵬名安惠甩开:“宰相,注意你的身份!”

说完,李仁礼赶紧去给李乾顺准备笔墨。

如此看来,史书上许多人在关键时刻,看似很愚蠢的决定,其实不然。

那些决定背后必然有着权衡利弊之后的无可奈何。

历史的底色不是爽,而是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

任何一个人在历史的浩瀚和时代格局的桎梏下,都会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做出让人看似贻笑大方的决策。

后人笑之,后人亦在迷局之中效之,使后后人笑之。

李乾顺可能心中也知道宋军可能有拖延时间的嫌疑,但权衡之后,他又能怎样呢?

和宋军拼了?

旁边的那个国家早已不是温和的辽国,而是如狼似虎的金国。

五月初一,李乾顺的致歉国书摆在了赵宁的桌上。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3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