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385章 对战银州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385章 对战银州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一旦西夏人的货币被替代,西夏国内没有商业银行做外汇转换,更没有央行做总控,就不存在限制大宋印钱。

这怎么解释?

例如鹰酱想要印十亿到兔子买东西,但鹰酱的钱不能直接在兔子内部消费,必须兑换成兔子币,而这个兑换就是由商业银行完成的。

商业银行再拿外汇去央行做等额兑换,由央行对外汇做总体管控。

但问题来了,鹰酱是不是想印多少印多少?

不是!

鹰酱的钱必须投资到兔子那里去,兔子说我只接受一亿的投资,鹰酱其他九亿就进不来。

这就是外汇管制的基本模型。

实际上,兔子的开放就是开放的就是外资入内。

只不过外资不能肆无忌惮入内,有一个大总管在那里根据国情做调控。

如果鹰酱投资了十亿,哪天它赚了一千亿,要全部撤走这一千亿,就要兑换成鹰酱币再撤走,它就去银行那里兑换。

银行兑换后,手里多了一千亿兔子币,市场上少了一千亿兔子币,银行就必须想办法将这一千亿慢慢重新释放到市场,否则会影响经济。

鹰酱下次又来,而且胃口更大,等赚了又走,兔子又补。

这就是鹰酱利用投资做大泡沫,最后逼得对手贬值,然后再出手低价扫货,等涨后再卖,最终兑换走人,把对方经济搞垮,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体量小的国家很容易被玩死。

而12世纪的大宋和西夏,却没有这么复杂的国际贸易和中间机构。

所以,简单点来说,大宋要搞西夏,比鹰酱要搞其他国,要简单很多。

除非西夏自己设立央行发行自己货币,然后对大宋交钞做外汇管控,并且西夏有强大的产业结构做调整。

那也是有可能的,等哪天西夏从货币战争中意识到货币的神奇魔力后,说不定会设立,但那时候西夏还存在吗?

赵鼎又疑惑起来:“那如何控制朝廷收上来两万五千贯,只用五千贯呢?”

赵宁笑道:“这不就需要银行了?”

赵鼎猛然一震,霍然起身,拜道:“听官家一言,臣醍醐灌顶!”

古代自然是有金融概念的,尤其是大宋。

但古代却没有这么玩的。

“臣倒是还有一个问题。”

“还有什么问题?”

“如果西夏人用交钞来我大宋兑换铜钱怎么办?”

赵官家说道:“给他们。”

“给他们?”

“西夏弹丸小国,即便全国都来兑换铜钱,能兑换多少走?他们兑换过去了,无非是在西夏国内使用,西夏国内的商贸需求又有多大呢?需要多少铜钱呢?”赵宁摇了摇头笑道,“只要大宋能提供更便宜的茶叶、丝绸、陶瓷,且与大宋贸易必须用交钞,西夏人为什么要换那么多铜钱走呢?”

赵宁这下真的说的赵鼎哑口无言了。

任何东西都是有供需决定的,西夏人换一大堆铜钱回去,又重又不安全,展览?

实际上,在世界大战之前,国际通用货币是“英镑”。

为什么?

难道英镑也与黄金或者石油挂钩?

不!

因为英国的产能足够强大,经济实力足够雄厚。

在所谓的布雷顿体系和石油体系出来之前,影响货币地位的是军事自保的提前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例如12世纪的东方大陆。

为什么大家都用宋铜钱,除了制造精良,还有一个原因:大宋商业发达。

你不信你让日本铸造同样质量的铜钱,你看金国想不想用日本的铜钱?

毕竟金国也有从大宋购买茶叶的需求,他用日本的铜钱,大宋不收。

赵鼎顿了顿,又说道:“那银行以后岂不是……”

“没错,银行以后是个至关重要的衙门,它的角色丝毫不亚于枢密院或者军政院。”

赵鼎感慨道:“如此说来,要监控西夏流入的交钞数额?”

“没错,是要监控,宋夏交易在榷场进行,相关官员有账目记录,会备份给银行一份,地方银行根据互市流入的交钞数量,做地域交钞数量管控。”

“那会不会出现官员做假账,贪污?”

“会,但那不是银行该担心的,那是肃省院、审计院和刑部衙门该管的事。”

听这么说下来,赵鼎终于完全明白银行目前存在的真正价值了。

它绝不是发行交钞这么简单。

赵鼎心中感慨着,看来咱们这位官家要做的事,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若是对西夏的交钞战略能成功,对金国岂不是也可以用?

赵鼎最后疑惑道:“西夏人愿意用交钞吗?”

“那就要看咱们这一仗能不能打赢了。”

赵鼎说道:“臣明白了。”

“一旦银州之战结束,若是大宋胜了,朕要你亲自见西夏使者,与西夏谈判此事,此事关乎到榷场和青白盐交易,还与银行密切相关,需要你在太府寺和银行之间做中间协调,确保银行与商贸衔接,对交钞做及时管控。”

“臣领旨。”

赵宁心中叹了口气,就看这一次的银州之战了。

若是银州之战胜了,就在西夏身上来测试他在这个时代根据这个时代构建的金融架构。

如果可行,就可以再想办法用的金国那里。

不过金国与西夏不一样,体量和实力都不一样,可能还要使用不同的办法。

四月十五日,李乾顺抵达夏州。

他在夏州巡视了西夏王牌骑兵和步兵铁鹞子、步跋子,当天西夏的精锐东进石州。

二十五万夏军汇聚石州,对外号称四十万大军。

而银州方面,截止到四月十五日,鄜延路后续总共调三万民众到了银州,粮食总量已经到两万石。

四月十六日,定边军总管李永奇的一万五千人马已经先抵达银州。

大宋开始在银州疯狂筑造新城。

不仅银州,在银州以南,米脂寨方圆百里之内,也先后开始筑造城寨,贯通绥德,联通延安府。

大宋有一个西夏和金国都没有的优势:精细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建设能力。

所以有当年十三天筑造一座永乐城的局面。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3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