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333章 对西北动刀子!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333章 对西北动刀子!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历史上有著名的淮西军变,就发生在南宋初年。

那时南宋对伪齐的攻势一片大好,宋军从靖康耻的铁幕中挣脱出来,各路宋军气势上涨。

但刘光世这货畏首畏尾,不愿意打仗,张浚就跟赵构说,把刘光世罢免了。

于是赵构就把刘光世罢免了,再于是刘光世的部将们就闹情绪了:我们跟着刘光世吃香喝辣也不用真正玩命,凭什么把刘光世赶走?

这就是典型的将军带着士兵一起偷懒,士兵被惯坏,导致的整体军政问题。

整顿刘光世是正确的,但没有充足的理由,直接罢免刘光世这种粗暴的做法,就引起了大部分人的不满。

加上本来准备让岳飞接手刘光世的五万人马,却临时因为政治原因而反悔。

而且对刘光世原部将的升迁安排也出了致命问题,导致这场重大的军区换防陷入僵局,最后淮西军一不做二不休,全部投降伪齐刘豫。

这就是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淮西军变,它是对南宋打击最大的一次军变。

有人说,如果没有淮西军变,可能历史会被改写。

而读过这段历史的都应该知道,军防区的人事变动,不是小儿科。

和平时代操作空间自然是非常大的,但外敌当前,操作就要讲究极高的技巧。

张叔夜说道:“陛下,要不要调一批西北禁军去河东支援吴玠,锁住太原城?这样一来将西北禁军中一部分悍将调离,减轻了调查阻力,二来可以腾出空间补充新兵源进去。”

“不可。”赵鼎直接否认了这个决定,“调兵本身是好办法,但一旦被西夏察觉,难保他们不会采取行动。”

赵宁点了点头。

这让他想起了前世看的一本叫《三体》的小说。

目前大宋和西夏的确是和平相处,但这个和平是建立在威慑平衡上的。

所谓的威慑平衡是指军事武力的威慑,经济贸易的联系双重平衡。

如果一旦三体人发现地球撤出了发射器,或者短暂的调离了发射器,他们会干什么?

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好不容易形成的三国新平衡,若是在武力上出现致命的空缺,后果不堪设想。

张叔夜又说道:“那就轮调,以讲武堂的名义,抽调一批上层将领来京交流,中层将领则相互调换军防,再从讲武堂抽过去一大批新的军督官任职。”

“如此,再不激起西北禁军反抗情绪的情况下,将各层新编制落到军中,等一切安排妥当后,再让军督府做严查!”

军督官就是新军政中的一种新的编制,他的责任不是带兵打仗,而是在军中宣传朝廷的思想。

这是将军队的思想工作从指挥将领那里剥离出来,单独且重点抓起来,是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掌控的一种手段,避免在更戍法被废后,地方将领军阀化。

目前京畿路的中央禁卫旅的各个层级,基本上都已经配置了这种军督官。

西北禁军中,也有一部分已经配置。

赵鼎补充道:“这是个好办法,不过还需要再留一手。”

张叔夜疑惑道:“留一手?”

赵官家说道:“就是让一部分将领不做论调,保持原来的编制,做好随时应对反叛的准备和抵御外敌的准备。”

反叛这个词一说出口,气氛就更加凝重。

军防牵涉到国防安全,生死存亡大计,绝不可儿戏,更不可不防。

凡是都要有保底之策,不能让局势突破红线。

一旦突破红线,局面失控,谁都无法短时间内力挽狂澜了。

其实大宋以前有更戍法,就是不同军州的将领要定期论调,以防止将领做大。

但这样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大大减弱了军队战斗力。

到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宋神宗废除了更戍法。

张叔夜疑惑道:“那如何辨别该调谁,不该调谁?”

这就是个大难题,因为到目前为止,还分不清楚谁在西北贪了那些钱,谁没有贪。

万一把贪钱的不论调,把没贪的论调了,一旦局面有乱的趋势,没贪的因为论调,一时间无法和新下属很好的配合,出现战斗力减弱的趋势,那特么就完犊子了。

两人看着赵官家,这西军高级统帅的人事任命,虽说是经过经略使和制置使,但最终都是要皇帝陛下亲自盖章的。

赵宁说道:“朕来挑选留任人员。”

如此便这般安排起来。

接下来,赵宁宣见了杨沂中,将目前发生的事情,以及如何应对,与他说了一遍。

原本整顿西北军政就已经在赵宁的计划中了,如今发生了这件事,只能说加速了赵官家整顿西北禁军的进程。

这件事到目前为止,决策得非常低调,并没有立刻宣扬出去。

当天,赵官家一封密信从京师发出,送往京兆府。

这封密信是给张浚的,张浚是个急性子,做事如同雷火一般烈。

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在靖康二年,强迫西北各路人马集结数十万大军与金军决一死战。

这种性子能办事,但有时候也能把事情办砸。

赵宁在密信中着重强调了一点:一切当做好准备才可行事!

当然,给张浚这封密信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让他安排好留职将领。

例如刘锜,例如吴麟。

他提到了李彦仙这样暂时没有冒头的将领,以及正在陇右都护府猥琐发育的折彦质。

其实这两年,待在陕西的张浚是提拔了一批新人将领起来的。

吴氏兄弟就是他提拔的,刘锜也是他提拔的。

这些西北禁军中新的中坚力量,在这个时候,就是支撑西北大局的关键栋梁了。

十月初六,军政院突然下令调集一部分讲武堂卒业的军官到河北、河东禁军中任职各级军督。

这被看中是正常的军政操作,并未引起什么热议,毕竟京畿路的禁卫旅也都安排了这样的一个官职。

十月初七,军政院又下令调集了一部分讲武堂卒业的军官到东线任职各级军督。

十月初八,军政院又自然而然下令调集了一部分讲武堂卒业的军官到西北任职。

这个时候,淮西新政引发的地方上的匪徒动乱,基本上平息,十月初十,身在淮西的岳飞回到了东京复命。

在这两天,赵宁对禁卫旅做了比较大的人事安排,其中就包括了对岳飞的安排。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4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