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685章 清者自清?那就查咯!

赵官家因何要推出《商社法》,重建商社制度?

在过去的时代,是没有后世严格意义上的公司的。

第一个公司是荷兰人玩出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它是社会分工化的开始。

后来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健全了社会分工体系的理论基础。

技术突破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提高,而分工体系化则是让没有思想的技术得到广泛的利用。

分工体系化里最重要的组织载体就是公司。

也就是赵宁推出的新商社模式,目前大宋粮储、东京邮政都是属于新商社模式,分工化、体系化、自负盈亏、登记、财务标准化。

站在商社本身来看,分工化是可以提高效率。

站在国家层面看来,对原有的衙门进行商社改制,做自负盈亏,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并且还可以相对透明化税收。

民间所有商社都要实行登记,就是为了更标准化地管理,包括税收。

而胡玉忠的商社有商社凭证,在商社局却无登记记录,这意味着税务部门在收税的时候,是不可能知道有这么一家商社的。

但它却赚的盆满钵满。

在过去的时代,地主老爷们想着利用瞒报田产来偷税。

现在这年头,商业红利来了,权贵们利用手里的职权来瞒报。

这就不仅仅只是与金国建立利益链这么简单了。

如果说刚才一直说的什么停战,为两国民众民生一类的话还停留在宏观叙事层面,那么现在的走私茶叶、偷税,就直接把这件事拉扯到具体事物层面了。

制度和律法是约束具体事物的,对于宏观叙事无法做到合理的约束。

例如,权贵阶层损害民众利益,这是宏观叙事,你无法在任何一部分法律和制度里找到如何去将这里面的“权贵阶层”绳之以法的文献。

但是,当权贵阶层里某一个权贵老爷的商社偷税、走私,这就回到了具体事物里,那就有法可依了。

治理庞大的国家,是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的。

显然,今日朝堂这场辩论,从刚开始的宏大叙事,被高俅拉扯到具体事物里来。

这就闻到了要搞事情的味道。

高俅这问题太过辛辣,詹大方一时间被问得有些心惊胆颤。

搞得好像不愿意开战的人,都是在这里面赚了大钱似的。

可偏偏这可能是真的。

“胡玉忠偷税、走私,那是他个人胡作非为,与我何干?”詹大方说道。

“那为何胡玉忠说是您詹御史指使他去皇宫的呢?”

“他无凭无据……”詹大方表面依然淡定自若。

高俅继续说道:“陛下,现在看来,胡玉忠昨天傍晚上言之事,并非真心为国,而是于私……”

他这么一说,就等于堵住了这些人的嘴。

“而且……”

“而且什么?”赵宁问道。

“而且既然是于私,又牵涉到詹御史,有没有可能有更多的同党呢?”

“高俅!你血口喷人!”詹大方大怒。

高俅瞥了一眼詹大方,说道:“詹御史不要急,我就说可能与你有关,没说一定有关,这不是还要有后续的查证吗?若确实与您无关,您也没有私下与金国有贸易,更没有虚假登记商社、偷税,那自然是清白的!陛下是圣明天子,怎会随意出发清白之人?”

“这……”

高俅这一连串操作真是高层会议教科书级别的话术。

一时间让刘望先、王迁等人都哑口无言。

谏院的人立刻就跳出来了。

“陛下!高太尉所言极是!”说话的是谏院的李擢。

之前因为洛阳案,李擢站出来帮李纯佑他们说话,被抓住了把柄,赵宁赦免了他。

其实从那个时候,赵宁就开始设防秦桧了。

他既要用秦桧,也要防秦桧。

李擢继续说道:“陛下,商社牵涉到商社新法,亦牵涉到国库税政,眼下朝廷用度尤甚,若不严惩偷税者,上行下效,岂非有崩坏之危?”

“李卿可否将话说得再明白一些?”赵宁一脸疑惑的样子。

李擢说道:“此事牵涉甚大,詹御史当配合朝廷调查!”

“陛下!臣是冤枉的……”

“詹卿莫慌,朕相信你是清白的,只是协助朝廷做调查,没问题吧?”

“这……”

“该不会是詹御史真的有什么吧?”高俅嘿嘿笑道。

赵宁赶紧说道:“清者自清,詹卿不怕你们查。”

“是……”

接下来,就是一些陈词滥调的事情了。

早朝结束后,詹大方、王迁、刘望先这三人,还没有来得及回自己衙门,就被皇城司请过去喝茶。

这件事立刻在官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这件事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

甚至可能牵涉到朝廷的派系斗争。

且不说大宋朝廷的派系斗争正在复杂化,便说宋金夏的局势,显然也在往更加复杂的方向走。

吴玠拿下府州后,大军做了短暂的休整,他给郭浩留了一万人马,让郭浩负责渡过黄河去接管对面的府州。

而他自己则率领剩余的一万多兵马开始往太原府折返。

到了五月初八的时候,吴玠接到了从太原传来的急报:金军到了太原城。

接到这个消息后,吴玠不但不着急,反而改变了行军方向。

他往哪里走?

他打算去代州去一趟!

没错,既然完颜撒离喝跑到太原了,那他就去代州。

完颜撒离喝不知道折可求这么快就完犊子了,自然不可能知道吴玠能从府州脱身出来去打他的代州。

倒是五月初十,吴玠收复府州的捷报快马加鞭放到了赵官家的桌案上。

得知这个消息后,赵宁兴奋地在文德殿来回走了好半天。

他脑瓜子飞快转动起来。

“虞允文回来了吗?”

“虞允文应该已经南下,很快会到河北。”

“让他速速先走一趟府谷,去做考察,考察完回京师,朕要关于长城外榷场一事跟他详谈。”

“陛下,现在金军围困太原一事呢?”张叔夜问道。

“吴玠都已经把府州拿下来了,还担心金军能在太原府做什么呢?”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0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