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274章 货币战争开始了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274章 货币战争开始了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殿下,六百文是不是太便宜了?”刘彦宗大惊道,“下官去打听过,宋国境内现在一斤羊肉已经到九百文,且宋人对羊肉格外欢喜。”

宗望说道:“我朝羊多,我朝更需要铜钱,先卖六百文一斤,宋人肯定也有牧羊,价格按照市面实际情况来定。”

其实六百文的羊肉价也已经是天价了。

几十年前,大宋朝的羊肉家大概在130文每斤。

然而,这几年大涨,持续向大宋朝输入羊的辽国又灭亡,宋北边民生凋敝,羊肉自然上涨。

眼下这种价格,只有有钱人吃得起。

但也不妨碍宗望吸入铜钱。

他继续说道:“再者,安排一批老弱病残的马卖到宋境。”

“马匹下官已经全然安排好,目前找来了三千匹瘦弱的马,每一匹可以卖到一百贯。”

这种价格在以往肯定别想卖,然而经历了好几年宋金之战,本来就缺马的宋朝,被掠夺走了大量战马。

就说第一次东京城保卫战,宗望在东京城附近就夺走了20000匹皇家马厩的上等好马。

河北、河东、陕西之地,被掠夺走的战马不计其数,民间马夫养的马,也几乎全部被掠夺走。

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一匹马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百贯,甚至更多。

宗望说道:“五十贯给他们,必须收铜钱。”

“殿下,宋人缺马,我们完全可以一百贯给他们。”

宗望说道:“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大量吸取宋边境的铜钱,兵法有云,兵贵神速。”

“我们要给那些商人留下足够赚钱的余地,他们才更愿意帮我们快速转卖。”

一万只羊当然不是一口气全部卖到宋朝。

一步步卖下去。

宗望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将河北北部的州府铜钱全部吸收过来。

每一只成年羊大约100斤,剃掉骨头,只算羊肉,大概60斤,每一斤600文,一只羊卖肉可以卖36000文。

骨头卖200文一斤,一只羊卖骨头可以卖8000文。

一整只羊可以卖44000文,也就是44贯。

一万只羊可以卖44万贯。

3000匹马可以卖15万贯。

加起来差不多59万贯了。

这是什么概念?

宣和二年,也就是八年前,大宋朝一年铸造300万贯铜钱。

澶渊之盟后,大宋给辽国的岁币,一年也就10万贯。

一般家产超过万贯,就是富翁。

所以说腰缠万贯。

而一般在河北一些县城里,就按5万人算,一人一天平均流通100文钱,也就是5000贯钱。

一个县城里有5000贯货币,就已经可以确保这个县城正常的贸易往来。

稍微大一点的县城,市面上流通的所有铜钱加起来,可能也不超过一万贯。

当然,这是算流通的货币,加上没有流通的,就远远不止了。

古代的钱,大多数是地主老爷们藏起来了,要么藏在自己家里,要么埋在地下。

若是宗望把这些羊和马都卖下来,还真可能会造成河北、河东诸多地方铜钱大量外流。

不过,市场是波动的。

羊肉价格可能会下降,这是后话。

宗望又强调了一遍:“记住了,那些普通百姓不会买的,没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而且他们也没铜钱。”

“下官明白,有专门的人在边境运货,殿下放心,下官可以保证,有些羊甚至能卖到东京去。”

“哦?”

“这种价格的羊肉,河北、河东的财主和官员会买,但是那些商人可能更愿意贩卖到东京。”

“你说得有道理,此事交给你去办。”

“是。”

当然,还有不少金国的货品,都在南下的名单里。

这种贸易,在宋金正式议和之前,是上不得台面的。

但民间却有大量的人在做。

无论是宋夏,还是宋辽,百年来都存在着大量边境走私。

那些走私的商人买通边境官吏、军士。

甚至有军队也参与走私。

就历史上,宋夏边境就有大量士兵悄悄做走私买卖。

南宋初年,张俊就是做边境走私买卖的大头,他甚至将国有资产运到边境去卖。

以古代的官僚体系去严查走私,想要彻底杜绝是不现实的。

任何组织,人数一旦增多,内部必然效率低下,且伴随着**、不干活等臭毛病。

历史上的大宋朝廷多次因为铜钱外流,明令禁止走私,却屡禁不止。

甚至在南宋初年,民间也有大量走私。

要知道,商业买卖是永远都会存在的,只要人们有需求,就会有买卖。

只要有钱赚,就会有商人。

甚至许多普通老百姓,也会参与进来。

例如编制的鞋子、帽子,也会卖出去赚点糊口的钱。

宋金两国确实有灭国之仇,可小到个人,个人没有饭吃的时候,是不会想着国家的灭亡的。

个人生如蝼蚁,只想吃一口饭,仅此而已。

所以利用民族大义去号召边境不要买金国的东西,或者卖给金国东西,不现实。

再说了,商人或者老百姓在买的时候,大概率是不知道那是金国的东西的。

就像你买隔壁村或者县的东西,不打商标,你也不知道那里产的,你也不会关心它是哪里产的!

如果赵宁在边境投入大量反走私人员,这批反走私人员可能不但产出甚微,甚至还参与到走私里面。

所以,堵不如疏。

时间在飞速流淌。

转眼已经到了四月十五日,太阳照在人身上,已有些发烫。

淮西造反的事情,本来是小事,结果传到京师,那就变成了大事。

毕竟这件事的性质被定义为“造反”,甚至有官员觉得可能会演变成当年方腊造反的规模。

若是真的成了当年方腊的规模,大宋朝怕是直接完蛋了。

那时候,金国还派个屁的使者,直接大军南下。

不过赵宁却不担心,淮西肯定是吵不起来的。

权贵阶层,有他们的软弱性。

现在是追缴税款,又不是推行新政。

推行新政,那是要他们的老命,他们要造反也说得过去,但现在追缴税款只是让他们把之前漏的补齐。

哪个地主老爷脑子抽了,因为不愿意不交税而造反?

是个人都做不出这种操作来。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48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