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252章 大宋的火器?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252章 大宋的火器?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提炼硝不难,只要不断加热、冷却,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硝。

难就难在配比。

对于21世纪实验室里的人来说,配比当然简单,毕竟化学体系成熟,还有各种设备,以及人类工业时代几百年的知识积累。

但是,古人没有化学体系知识,更没有那些设备,从基层认知上就不具备用几种化学物质配比的概念。

大宋朝的火药配比,可不叫硝、硫、碳的配比。

硝石磨成粉提炼后,叫火硝,没有硝酸钾这个概念。

硫更不可能喊出硫元素来,叫硫磺,硫磺是一种矿物质,它是有杂质的。

碳就好说了。

可火硝和硫磺的精纯度检测缺标准,你怎么知道它里面的杂质比或者说纯度含量?

所以,挡在穿越者面前的,不是方法论,而是人类工业时代积累了几百年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更加精准的度量衡,以及工业体系。

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实验,不断记录,最后获得成功。

实验嘛,很正常,而且这个实践过程,在赵宁的把控下,还是塑造出记录、总结、分析的科学技巧。

当然,这需要时间。

就算威力强大的火药造出来了,也不可能立刻量产,毕竟整套供应链很单薄,支撑不起大规模生产。

即便是之前的大宋朝,也没能大量制造火药。

而且,就算能量产了,也不能立刻投入战争。

因为要训练使用?

不不,因为这东西如果现在大规模投入使用,很容易被金国获得技术。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再弄出这种东西,不是在杀敌,而是在给自己挖坟墓。

试想想,金国若是仿造出来了,还会用人爬云梯去攻城吗?

把火药计量加大,直接放在东京城下,不断轰炸,是什么后果?

难道大宋就不能把火药放在上京城下面轰炸吗?

可以啊!

但宋军目前能主动北伐吗?

连野战都不是对手,还只能守。

所以,宋金之间的战争不是你搞出威力大的火药来了就赢了,综合军备实力不行,只是为被人做嫁衣。

赵宁给陈规的配方可不是按照贝特罗的配方给的,他只是让陈规加大火硝的配比,大概加到65%左右,看看威力。

要提升火药的威力,在大宋整体军备实力提起来之前,也不能搞得太猛,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赵宁又说道:“火硝的计量还可以再加大一点。”

陈规说道:“官家,臣倒是认为,关键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在火硝上。”

“哦?”

陈规说道:“可能硫磺中含有太多杂物。”

赵宁略有惊讶地看着陈规。

这家伙不愧是发明了突火枪的大牛,他说得的确有道理。

陈规又补充道:“臣还在继续炼制硫磺,可能还需要多次的尝试。”

“嗯,此事到不着急,朕主要想看看你跟朕提的火枪。”

“官家这边请。”

陈规说的火枪,可不是后世的那种火枪,更不是火绳枪和燧发枪。

宋史最先出现的陈规火枪和后来的火绳枪区别还是很大的。

陈规带着赵宁到了另一个地方。

又有人取出大约六根长长的竹子。

每一根长约二丈(六米左右)有余。

有三人持着竹子,竹子上有洞孔,在里面填充了火药,加上引线。

然后加了一根火绳引线。

等点燃引线,那竹中顿时发出轻微的爆破声,一团火焰从竹口喷了出来。

火焰一出来,三人便提着竹竿相互配合摆动,仿佛在守城一样。

这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

很原始,但是比震天雷的效率要高太多了。

试想想震天雷扔下去,爆破一声,有时候说不定还炸不到人。

而这种“火枪”可以在敌人还在云梯上的时候使用,虽然一次使用时间不长,但只要有火焰喷出来,瞬间能让一个攻城士兵倒栽下去。

那种场景,就像用火药在烤蚂蚁爬墙的一样。

人怕火,这是本能。

不多时,那火焰燃烧完。

赵宁满意地点了点头,接下来陈规又开始安排。

这一次依然是竹筒,只不过明显比刚才的竹筒要粗,要短。

长度无所谓,主要是够粗。

够粗才能有充足的东西在里面,再将东西射出来。

巨竹中间有一处孔洞,那几个人往孔洞里填充了一些子窠(ke),将子窠压到前面,然后开始加火药。

最后放了一个引火绳。

将引火绳点燃后,发出一声爆破,里面的子窠顿时倾泻而出,竟然全部射在对面的墙上,留下了大一片印记。

这下把赵宁惊喜得忍不住拍手叫好了。

这就是突火枪啊!

见赵官家满意,陈规也舒了一口气。

别看它简陋,这东西绝对是划时代的!

人类第一次开始用管状发射子弹,是后世火枪的雏形。

赵宁很满意,他说道:“此物守城可还行?”

陈规说道:“此物守城可行,可以远程对敌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干扰,只是竹子的使用次数可能不多。”

“那就用铁,如何?”

“用铁?”陈规有些惊讶。

听说之前赵官家给了军器监一些图纸,说是什么火炮,也是用铁,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造出来。

赵宁问道:“能否用铁?”

陈规想了想,说道:“倒是能够造出空心的铁棍来,臣可以再试试。”

“一定可以!”

赵宁也不求立刻造出什么火绳枪、燧发枪之类的,那不现实,但至少可以造出铁质的管状武器用来守城。

“哦,对了,官家,这些是我们在这段时间制作的时候的过程记录,请过目。”

赵宁接过来仔仔细细看完,他虽然不是个工科生,但这种原始的制造原理他还是能看懂的。

看来格物院在制造火枪和突火枪的时候,积累了不少心得。

赵宁这种理科弱鸡一眼就看出来问题来了。

并不是说陈规的逻辑有问题。

问题出现在度量衡上。

例如火药的配比,火药的填充,计量都不大。

古代最小的记重单位是铢,一两等于二十四铢。

可问题是,怎么称重一铢?

或者十铢?

例如要放入十五铢火药进去,怎么放?

这些都没有标准化。

没有标准化,就无法精准的记录实验结果。

无法精准记录的实验结果,就等于白做了。

人类科学是一代一代人积累出来的知识。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51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