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248章 三国之间的博弈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248章 三国之间的博弈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孙傅身上。

孙傅扬起眉毛,挑起眼角,嘴边露出一抹上扬四十五度的微笑,像一个即将归来的龙王。

“诸位!你们有什么资格发兵南下!”孙傅忽然用力大声说道。

他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怒视着他。

嵬名安惠铿锵有力说道:“凭我大夏有数十万大军!”

孙傅哈哈笑道:“可有出师之名?”

“你宋国先陈兵于我边境,我们这是护我疆土!”

孙傅说道:“那我问诸位,我们之前可有结盟?”

众人说道:“是有结盟不假……”

“既然宋夏有结盟,我大宋与金国有大仇,为何夏主忽然背弃宋夏联盟,而与金结盟?”孙傅气势很足,语气也很快,目光盯着李乾顺,质问道,“莫非夏主就是那种毫无信义之人?”

他此话一出,西夏朝堂的大臣们顿时跳脚了,一边的武将们都忍不住了。

无数双眼睛如同刀剑一样刺在孙傅身上。

但孙傅却话不停,继续说道:“夏主若是背信弃义之人,如何使臣下信服?”

完全无视周围那杀人一样的眼神,孙傅说道:“夏主不会真的以为,他们对你的行为没有想法吧?”

李乾顺心头一震,孙傅说到他心中最忌惮的地方。

作为人主,最重要的是竖立赏罚分明、言出必行的形象。

否则,以后谁还会相信你的话?

如果使君臣没有信任,如何治理国家?

李乾顺在西夏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这种人是很注重信誉的。

他之所以迎娶金国公主,其实也是为了使局面平衡。

李察哥依托宋朝,在短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财富和政治威望,又握有相当部分兵权,嵬名安惠被压着打。

娶金国公主,不仅仅是三国平衡,也是为了朝堂平衡。

嵬名安惠大怒道:“宋使,你敢挑拨我们君臣关系,来人,将此人拖下去斩了,为我大军伐宋祭旗!”

“慢!”

说话的是李察哥,他看着嵬名安惠:“宰相这么迫不及待想要跟宋朝决裂,是因为想跟金国一个投名状吗?”

“他在挑唆我大夏内部君臣关系!”

李察哥说道:“我看挑唆关系的是你嵬名安惠吧,陛下圣明,与宋朝建立互市,使得朝廷财政日丰,百姓安居乐业,而你嵬名安惠,却怂恿陛下迎娶金国公主,使陛下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以至于朝堂诸公心中升起对陛下的怀疑!”

嵬名安惠微微一怔,这帽子怎么突然就扣到自己头上来了?

孙傅见状,立刻插进话题,说道:“我大宋本准备扩大双方的贸易,并且仁慈、圣德的皇帝陛下已经着手加大两边互市。”

说着,孙傅掏出一个精美的盒子,那正是王宗濋的“清玉阁”所售卖的香皂。

他说道:“此物名为香皂,我大宋上自皇亲贵胄,下至达官显贵,人人热爱,陛下想以此互市,然则诸位却背信弃义!”

众人目光聚集到孙傅手中,但却不信孙傅所说。

嵬名安惠还想在喷,李乾顺终于开口了:“宋使,你说的有道理,是朕违背了两国之约。”

周围的臣子神色陡变:“陛下,他……”

李乾顺却打断了众人的话,说道:“诸位,我大夏也是礼仪之邦,朕御极以来,幸得诸位良臣辅佐,才使天下长治久安,诸位对朕忠心耿耿,朕亦对诸位赤诚不疑,此事是朕孟浪,让诸位卿看了笑话。”

诸位臣子立刻出列说道:“臣等不敢,陛下信任臣等,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这里面也包括了李察哥。

李乾顺是一个手段也非常了得的君主,他三岁就继位了,当时是太后和外戚专政。

正是李乾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干掉了外戚,提拔了一批有作为的大臣,而且极力推行“汉化治国”,又在辽国、宋国之间左右逢源。

后来辽国被灭,又以外交手段与金国示好。

可以算得上一个中兴之主。

李乾顺说道:“宋使,请代表朕,向宋国皇帝陛下,表示歉意,朕会与金国重新商议联姻之事。”

孙傅说道:“夏主仁德!”

孙傅退下去后,立刻给赵宁写奏疏。

其实,赵宁并不指望能破坏金夏联姻。

李乾顺娶金国公主已经是定局。

而赵宁的目的,却是让李乾顺迎娶得没有那么顺利。

说简单一点,就是恶心金国,使金国朝堂一部分人对西夏产生芥蒂,让两国相互加深裂痕。

而李乾顺其实是借机向金国叫苦,表示自己压力是很大的,他不是真的不娶金国公主,他也想以眼下的情形,与金国讨价还价。

同时,也让自己的臣子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也是被逼无奈。

十二月二十二日,东京,皇宫。

赵宁桌上堆满了奏疏,那些都是从淮西送过来的。

是关于户部去查田、查税,以及肃省院去反贪的奏疏。

不要误会,不是户部和肃省院官员的奏疏,而是淮西官员们的奏疏。

弹劾的对象正是户部和肃省院。

弹劾的理由是这些朝廷派过去的官员在当地横行霸道,激起众怒。

在金兀术南下的时候,京畿路周边的各路就趁机对新政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击,赵宁在皇宫前砍了六个官员,发配了数十名官员这事,经过这段时间,已经在各地传开。

后续的发酵终于出来了。

就眼下淮西的奏疏就说明了许多,也说明了淮西此时斗争之激烈。

这些奏疏赵宁都看完了,他放在一遍,暂时没有去处理。

现在赵宁手里还压着好一些大事没有处理。

例如第三次宋金之战的好几个战犯。

长安会战中导致大军崩溃的席贡,邢州之战中私自逃跑的刘光世,岳飞俘虏的河北东路阜城守将孔彦舟。

他们都关押着,都还没有处理。

为什么一直不处理,这事与之前的时局,以及大宋内部军政格局有很大的关系。

只能说,宋金如果真的停战了,这些事要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还不是立刻处决席贡他们,而是另外一件事要开始布局了。

什么事?

扩大报纸在黄河以北主要州府的布局。

报纸的作用现在越来越明显,它对舆论的引导、掌控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接下来新政走出京畿路,以及扩大军政改革,舆论的掌控都显得更加重要。

此时,在赵宁眼前的人,叫胡寅,他是秘书省校书郎。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5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