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678章 朕就是一个喜欢拨乱反正的明君

四月二十五日,代州金军开始集结。

代州距离太原只有300里,并且从代州下太原,并非全是山路,以金军的行军速度,六天完全可以抵达。

完颜撒离喝对吴玠一直怀恨在心,靖康三年,他在太原与吴玠打了一场,被当场打哭了。

从此有“啼哭郎君”的称号,这让他一直蒙羞。

击败吴玠,是他人生目前唯一的目标。

这一天,金军从代州发兵了。

巳时上一刻(上午九点),东京城,皇宫。

张九成从东府的宰相仆射厅出来后,与赵鼎一起,向文德殿走去。

赵鼎说道:“在河东与河北修建大型官道这件事,本身从治国策略层面来看,是合理的,但是最近户部和谏院那边闹得很凶,国库刚刚有了余钱,恐怕经不起这样折腾。”

张九成没有说话,他洗耳恭听着。

进入官场一年,张九成快速成长。

有赵鼎这个宰相的提拔,他的官位自然是节节高升。

赵鼎叹了口气,说道:“我也让解潜试探性提了银行借贷修路一事,引起了很大的反应,不少人反对,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下官明白,多谢大相公提醒。”

“你最好是真的明白,这件事由你来主政,接下来攻击弹劾你的人会很多,甚至让你彻夜难眠。”

张九成心头一沉。

官场就是这样,位置越高,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无数人都在盯着你,只要你稍微有一点点错误,就会有人站出来兴风作浪。

人是自然属性的动物,但人也是社会化的。

人的本质或者人性是由社会关系塑造的。

人很难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能做到这一点的,数千年来就那么几个而已。

当反对的声音过大的时候,人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中,任何一个人都会如此。

连王安石那种意志坚定的人也会这样。

所以,宰相的角色的必不可少的。

宰相是皇帝与百官的缓冲桥梁。

帝王在施政的时候,会由宰相做执行,如果有反对者,反对的声音和压力基本上就会去宰相那里。

这会在心理层面保护帝王的平衡和宁静。

等到明朝,废除宰相,失去了缓冲,所有的压力直接到皇帝本人,朱家的那些皇帝奇葩行为多多少少与这种压力过大有关。

对于赵宁来说,缓和诸多压力的关键人物就是赵鼎。

而每一个新政也有具体的主政人,这个主政人就是承担巨大压力的中心点。

陈东是,李光也是,杨沂中是,赵构、秦桧都是。

现在轮到张九成了。

此时,张邦昌正在文德殿内。

“你的意思是,大理国君臣关系和睦?”

“是的,陛下,大理国君臣关系和睦。”

“对我大宋也尊重有加?”赵宁继续问道。

“是的,陛下,年年上供,年年派使臣前来问候天子圣安,这些陛下您应该清楚。”张邦昌继续说道。

“那战马呢,你在买战马的时候有遇到什么问题吗?”

“大理国非常配合。”

“茶叶呢?”

“也非常配合!”

赵宁扫了一眼一边的王宗濋,王宗濋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张子能,大理国君臣关系只是表面的和睦,高氏一直对段氏图谋不轨,这一点是你的疏忽。”

“这……”张邦昌感觉赵官家今天的话有些异样,王宗濋又出来这么一说,张邦昌更觉得可疑。

王宗濋继续说道:“当年高升泰废大理国主而自立,后来被迫还政段氏,但高氏贼心不死,朝廷早有察觉!”

张邦昌不说话了,他感觉到赵官家今日和王太尉是要做局了。

要说这一任的大理国相国高顺贞有异心,他是不信的,但最终解释权显然在赵官家手里。

“张卿,有斥候频繁向朕汇报,高氏正在密谋新一轮的反叛!”赵官家说道,“朕准备出兵大理,你意下如何?”

“陛下,朝廷现在在高丽投入兵力,若是再在西南投入,恐有……”

“你不是你该担心的,朕会安排好人马。”

“若是陛下想要助段氏匡扶社稷,那自然是大理国臣民三生修来的福气。”

“好,你先退下,此事朕不希望有其他人知晓。”

“臣先告退。”

张邦昌刚到门口,就遇到了赵鼎。

“大相公。”

赵鼎点了点头,带着张九成进了文德殿。

“臣参见陛下。”

“免礼。”

张九成双手托着一份文书,说道:“陛下,这是从东京到河东官道一份详细的策论。”

赵宁接过来,他仔仔细细看完,说道:“大相公以为呢?”

“臣以为这仅仅只是开始。”

“哦,怎么说?”

“若是以交钞发俸禄给民工,此计可行,以后可以再多方面推行,重点是控制地域,以及民间物价。”

“你说的地域是指?”

“臣以为,这些主要是解决朝廷对北方的管控问题,主要在黄河以北推行即可,不必蔓延到南方,否则交钞发行范围过大,容易失控。”

赵宁点了点头。

赵宁站起来,走到地图前,他看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说道:“道路修建到雁门关,若是吴玠能拿回府谷,朕想在府谷开一个榷场。”

“榷场?”赵鼎疑惑道。

“与塞外满足的榷场。”赵宁指着漠南说道,“朕听斥候说,这里是有不少蒙兀部族的,当年他们依附辽国,辽国灭亡后,他们在草原自立,朕想用榷场拉拢他们。”

“陛下想用什么商品呢?”赵鼎说道,“蛮族对丝绸和陶瓷的需求很少。”

“茶叶。”

在这个年代,谁能拒绝茶叶呢?

无论是西北的羌人,还是漠南漠北的蒙兀各部,他们的饮食习惯都是以肉类为主。

他们需要茶叶润肠。

当他们发现世界上有茶叶这种好东西后,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的。

“我朝茶叶的供给量有限,一部分在西北换马。”赵鼎继续说道。

“朕刚问了张邦昌,大理高氏对段氏图谋不轨!”赵官家风轻云淡地说着,“阻断了我朝与大理国茶叶买卖,朕决定出兵拨乱反正。”

潜台词就是:朕准备把大理收回来,那里有的是茶叶。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08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