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204章 本质是议价权的争夺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204章 本质是议价权的争夺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维持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是法律?

是制度?

是生产力?

是技术?

还是道德?

是故事!

人类从开始思考那一刻,便学会讲故事。

试想想,最开始的人类靠什么来凝聚群体、治理部落?

靠共同幻想一个神灵,然后部落的核心成员,将这个神灵告之给部落的每一个人。

只要做了坏事,就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至于这个好坏,也是有标准的,对于部落整体稳定是有利,就是好的,对于部落整体有害,就是坏的。

于是,大家相信了这个故事,不相信的,被淘汰出局。

直到文字的出现,故事的传播范围更大。

这个故事有另一个名字,叫做秩序。

如果要更书面一些,叫做制度、信仰、文化。

并且随着人类部落战争的到来,战败者被迫相信战胜者编造出来的故事。

例如战败者必须接受战胜者的制度、信仰、文化。

后来国家出现,国王也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奴隶天生卑贱,贵族应该效忠王,如果敢背叛,将会得到责罚。

并且国王请来了读书人,为这套故事编写了更加完善、系统的理论。

于是,各地的文明,在各自原始的故事基础上,随着生产力和人口的变化,开始不断衍化,形成文化、习性,演变出不同的王国、帝国。

又因为各自信奉的不同的故事,彼此征战。

奴隶时代,上层告诉奴隶是不能背叛主人的。

封建时代,君王告诉大臣是必须效忠君主的。

直到生产力的突破,新的组织出现,打碎了原来故事的基础,于是又有人说: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自由买卖,只有这样,才能繁荣,我们才能赚更多钱。

无论是俗世的律法,还是宗教的条文,本质都是维持稳定的一种秩序,一种大多数人都相信的故事。

试想想,某一天,人们不再听到任何故事,人类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啊,回到赵宁改制的本质上来。

新政,无非是毁灭掉一种旧有的秩序,这种秩序是过去那些贵族们、文人们不断印刻在这片土地上的。

他们告诉老百姓:我们有钱有地位,就能掌握更多的田,享受更好的生活,身份更加高贵,我们即使兼并再多的田,垄断再多的买卖,都是我们应得的。

他们还告诉老百姓:我们提供田给你们种,给你们一口饭吃,你们必须感恩!

他们又聘请了一堆会写字的文人,并且提高文人的地位,那些穿着丝绸的文人不断告诉老百姓,他们是多么的高贵,他们应该享受,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老百姓于是默认了自己一年辛辛苦苦下来,种的地,自己只能拿到极少一部分保证自己不被饿死,其余的似乎应该交给他们。

这叫什么?

这就叫剥削。

剥削靠的从来不是蛮力,是根植入思维里的惯性,这种思维惯性一旦在普罗大众中形成,就会演变成秩序。

就说围攻农政司,杨秉鼓动数十名官员这件事,是发生在颁布《京畿路新农政条则》第二日。

短短一天时间,就有数十名官员敢冒着一定的风险去围攻朝廷新政衙门。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京畿路新农政条则》的颁布,对原有的秩序一种强烈地冲击。

它的出现,仿佛一柄锋利的刀,直接刺向了利益既得集团,使得利益既得集团内部不约而同出现了强烈的抵抗行为。

这件事里面,赵宁敏锐察觉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官员在短时间内,不约而同。

这种行为,是一个缩影。

不约而同,这四个字非同寻常,可以帮作者再水……哦不对,是预示着利益既得集团可能会快速走到同一条战线上。

围攻农政司衙门,还只是这种抵抗行为的开始。

就在东京城杀得人头滚滚的时候,四辅报纸陆续快速刊登出来。

一时间,金人阴谋破坏朝廷新政的声音,在民间传得甚嚣尘上,甚至越传越邪乎。

六月十三日,樊楼,这里如同往日一样宾客满座。

此时的樊楼越发热闹,在说书先生说完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只因为说书先生说的是近日在东京城广泛议论的新农政。

这说书先生结束后,进入下一个环节,有人开始辩论、解析《京畿路新农政条则》的好处。

一个男子站起来,说道:“在下刘常,抛砖引玉,这新农政之利,在于加富人之税,富贵人家交税更多,国库更加充盈,前线的军粮、军饷,自然便有了保证,明面上与农相关,实则为抗金之策!”

他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高呼出来,足见眼下东京城的舆论对新农政的支持。

还有一点更加证明。

这几日,去农政司领租田的人暴增,农政司衙门的吏员直接增加了100人,来应付这些人。

赵宁一身便装,看起来普普通通,隐匿在人群中,正在饮茶。

不亲自出来看,还真不知道这件事的反转引发的舆论效应如此之强。

看来东京城的民众支持新农政已经成了主流。

但这并不意味着《京畿路新农政条则》就成功了。

仅仅开封府就有十六个县,新政已经通知下去,现在也是六月,正是收夏税的时候,不知那里的情况到底如何。

此时,另一个人站了起来,说道:“《京畿路新农政条则》恐怕不仅仅是加税打仗这般简单。”

众人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

却是一个女子,这女子一身红装,模样秀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英气。

“哦,这位姑娘有何高见?”

“新政在于均田,均田在于粮价,粮价关乎民生,这才是新政的真正的利处。”

她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疑惑起来。

刘常问道:“如何关乎粮价?”

那女子说道:“君可曾忘记去年东京城有人恶意囤积粮食,引起城内粮价上涨,以至民不聊生?”

众人都露出惊容。

“那与新农政有何关联?”

“恶意囤积粮食者,皆为田产甚多者,田在他们手中,自然可以屯粮涨价,均田乃民生之要,不可不察,当今官家深感民生多艰,才有了诸位看到的新农政。”

刘常沉思了一下,作揖道:“在下受教了!”

这个女子的这番言论,立刻引起了赵宁的注意。

他没想到,一个女子,居然洞察到新政背后真实的意义。

这就是粮食议价权的争夺。

这女子是何人?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55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